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79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9年7月21日-22日,“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书精选了此次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学术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发言。本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与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数字时代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对金融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商业银行转型、产权市场的发展、资本推动型企业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涵括资本市场开放、金融风险配置、科创板使命、全球金融市场展望等议题;第四部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围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本质、机制体制改革、城市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为“金融科技与资管行业”,对金融科技运行现状、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资管行业、结构转型与广义信贷、信托业转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1~200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金融学、财政学、宏观经济。1992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人事部批准为“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
目录
第一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各类支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助力冲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财经类媒体应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需要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持
商业银行在转型
拓展金融中心的广度、深度和市场承载度
探索产权市场发展需要更多基础研究
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5G场景下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资金推动型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第二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资本市场开放将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紧扣实质补短板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从资源配置到风险配置
冲击、公司转型与稳定政策
寻找有效率的资产风口
科创板的使命和初心
全球金融市场展望
金融强国要如何炼成?
创新“一带一路”投融资方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三部分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市场化
体制机制改革比技术进步更重要
长三角一体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建议成立长三角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可能的风险与必需的防范
长三角经济与金融一体化:基于资金流动与GDP关联的分析
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机制实现投入共担、利益共享
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深度城市化与超级大湾区
第四部分金融科技与资管行业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9)》要点分享
金融供给侧改革中的资管行业
中国经济为何“易冷难热”:结构转型与广义信贷
金融科技与上海机遇
信托业转型:从资产管理到财富管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