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土地制度

中国土地制度"二元结构"变迁(公元前16世纪-1840年)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永长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423487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变迁的角度,研究中国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从夏朝的建立,“由于夏朝实行帝位世袭制度,自禺至桀十七帝(十四世)世系分明,制度益趋巩固,形成了一个高出众小邦之上的原始政治机构,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到清朝前期(道光二十年,1840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一是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二是王朝土地所有制;三是王朝土地所有制与私人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并存。氏族部落经历过漫长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土地所有制形式为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历史阶段也就是原始公社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土地所有制处在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向王朝土地所有制的过渡时期。秦国的统一标志着王朝土地所有制的诞生。王朝土地所有制的显著特征,就是土地所有权归王朝政府所有,王朝政府是土地资源的垄断者。自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到唐朝以前,土地一直为政府所垄断,私人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但是,唐朝时期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土地买卖行为,确立了土地私人所有制。至此,中国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 王朝土地所有制与私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自此以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都可以买卖,土地经营权可以转让,无地的佃农可以租种地主的土地而享受土地的收益权。这种土地“四权分置”形式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一千多年中国社会小农经济发展的特有模式。
作者简介
王永长  副编审,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多年来公开出版(发表)、撰写二百余万字著作、论文以及课题报告。     论文:在《上海经济研究》《编辑学刊》《上海证券报》等杂志、报纸发表几十篇论文。其中,《核心竞争力: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一文在同类文献检索中名列前茅,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著作: 参与撰写《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撰写“中国商业发展史”,该书获得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上海市第七届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2007-2009上海图书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 参与撰写《中国经济发展史 (1840-1949)》,独立撰写“近代轻工业发展史”编(约17万字),该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上海图书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2017)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 参与撰写《中国经济发展史 (公元前16世纪-1840)》,独立撰写“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史”编(约18万字),该书为“十三五”上海市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参与撰写《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19)》(副主编),参与撰写“综述”部分(约30万字),该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资助、上海市纪念新中国成立70年研究丛书。此外,还撰写投资类著作《B股投资战略》(第一作者)、《操盘手七大必杀技》(第二作者)、《战略投资开放式基金》(参与编写)。     课题报告:参与上海市“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三个课题研究与报告撰写。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综论: 千年帝国土地所有制演化之谜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12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分析 20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37 第二章 氏族部落与夏商西周时期土地所有制 42 第一节 氏族部落的形成 42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 44 第三节 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的经营形式——井田制 49 第三章 王朝土地所有制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变革 58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时代背景 58 第二节 周宣王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60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及其成果 65 第四节 王朝土地所有制雏形 69 第四章 王朝土地所有制确立及田制思想 72 第一节 王朝土地所有制确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72 第二节 “本富”与“末富”——土地兼并溯源及其影响 78 第三节 秦汉至晋王朝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与措施 83 第五章 王朝土地所有制下的均田制政策及其演化 93 第一节 北朝时期北魏均田制:背景、内容与意义 93 第二节 北齐、北周的均田制及其变化 111 第三节 隋朝均田制及其变化 116 第六章 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20 第一节 唐朝均田制及其演化 120 第二节 唐朝土地买卖法律规定 130 第三节 唐朝私人土地所有制的正式确立 133 第四节 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及其特征 139 第七章 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进一步发展(上) 148 第一节 有关宋朝土地政策的文献 148 第二节 宋朝土地官田“买扑制” 153 第三节 私人土地所有制形式进一步发展 164 第四节 多民族融合下的辽、金时期土地制度演化 174 第八章 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进一步发展(下) 181 第一节 元朝初期政治经济措施与土地制度 181 第二节 明朝田制与赋役改革 188 第九章 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下的清朝田制 203 第一节 清初“圈地运动” 204 第二节 旗地制度:形式及其管理 206 第三节 汉族地区土地私有制:“更名田” 218 第十章 中国屯田制度及其演进 220 第一节 屯田概念与屯田起源争议及辨析 220 第二节 秦汉至唐宋时期屯田制度 227 第三节 元朝时期屯田制度 235 第四节 明朝屯田制度 243 第五节 清朝屯田制度 252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土地租赁关系 261 第一节 土地租赁关系概论 261 第二节 山地租赁关系:以盐矿为例 262 第三节 农地租赁关系:以宋朝农地租佃契约为例 276 第十二章 古代自耕农地位与人身依附关系解除 286 第一节 古代自耕农的发展演变 286 第二节 自耕农土地权属问题 290 第三节 “摊丁入亩”与农民土地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 296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