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风采录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风采录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吴晶 等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070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穷山僻壤觅商机,绿水青山真英雄,他们用生命书写一个个激荡人心的创富故事。
内容简介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风采录》写了10个典型的扶贫人物,都是我国扶贫优选荣誉——“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扶贫情怀、坚定的事业追求和过人的创业能力,带动了一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将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样本”打磨成“脱贫样本”。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普通农家女13年挖山不止,为山村打通一条出山隧道;成功企业家舍弃外地生意,返乡创业建设美丽乡村;年逾古稀的退休老干部,百余次往返贫困地区热心扶贫;90后高位截瘫姑娘,坐着轮椅带着乡邻奔小康。本书创作团队深入采访、精心成篇,展示出他们的非凡经历、可贵精神和别样风采。
作者简介
吴晶,高级记者,新华社内部央采中心政文采访室副主任,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目录
不畏苦寒迎香来——邓迎香01
誓用青春绘锦绣——刘锦秀19
白首不渝赤子心——陈开枝36
花开不败暖苗乡——杨淑亭55
勇做扶贫探路人——潘健章72
敢教穷人变富人——李振生87
绿水青山真英雄——闻彬军104
携手奋进致富路——葛剑锋123
一心换得万心安——刘启芳141
心系故土一方泥——李士强157
摘要
     不畏苦寒迎香来——邓迎香 贵州南部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山村叫麻怀村。“九山半水半分田,一山之隔两重天”,说的就是麻怀村恶劣的自然环境。 一条小径,是麻怀村祖祖辈辈出山的必经之路。山路崎岖难行,很多人放牛放马,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崖。 村民要出趟门,必须翻山越岭,走上三个钟头。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有的人还没翻过山就死了。 就是在这里,就是在这个大山罩住的“天坑”里,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的农村妇女,认准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理,硬是带领村民在大山腹部“啃”出一条汽车隧道,改变了麻怀村出山无路的历史。 大山啊!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漆黑的夜,一片死寂。 一束微弱的光晃动着,茫然无措地闯入这片黑暗。慌乱而急促的脚步声,淹没在望不到尽头的山路上。一对年轻的夫妇,要为高烧不退的孩子寻求生的希望。 夜越来越深,山越来越陡,丈夫的喘息声越来越重,孩子的呼吸声渐渐弱下去。 没等翻过大山,幼小的生命便没了气息。呼啸而过的风,无情地吞噬着他们绝望的恸哭。 那是1993年5月16日的深夜,邓迎香失去了刚刚3个月大的儿子。 大山啊!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面对女人的哀嚎,山谷依旧沉默。 这横亘在眼前的大山,埋葬了她这一生最深的痛。 那永远也踏不平的山路,成了她这辈子优选的敌人。 千百年来,千百个漆黑的夜,有多少麻怀村的村民,想要越过这高大的山,从死神手中抢回亲人的生命。 可是,他们只能认命。 窝在天坑里,就是他们的命!向大山低头,就是他们的命! 麻怀村所处的地方,自古被称为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亿年间的水溶与冲刷,造成岩石大量沉积、塌陷,在绵延的大山中形成一个个特大的漏斗,牢牢地把村庄锁在了坑谷。 村里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的村民想外出,必须手脚并用、翻越两座大山。为了赶场子卖点儿农产品,4点就得起来赶路。起晚了,蔬菜打了薦儿,只能咬咬牙、贱卖了。漫山的果子熟了,也只能烂在泥里。 上学的孩子最苦。邻村有学校,不到10岁的孩子,根本赶不了那么远的路。上午9点的课,6点就得出发,孩子坐进了教室,累得只想打瞌睡。 山,阻隔了生计,耽误了前程,更夺去了人们最后的生机。村里有很多人和邓迎香一样,因为这山,失去了抢救亲人的机会,也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山,堵在家门口,沉甸甸地压在邓迎香的心口。失去孩子的痛苦与遗憾,紧紧地扼住她的咽喉。 每到天黑,邓迎香就枯坐在煤油灯前,想念自己的老家。 老家爱停电,每次来电后,各家各户都会一齐传来欢呼声。而麻怀村没有电,只有煤油灯,到了夜晚,整个村子都陷入黑暗,毫无生气。 “我们走吧,离开这里!”1994年冬月,邓迎香和丈夫袁端林决定逃离这片伤心之地,回到董当镇高峰村一邓迎香的娘家。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