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闻一多和自己的歌
字数: 2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闻名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30255368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78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闻一多先生长女闻名将闻一多的成长、求学、婚姻、事业状况,以及与家人相处的动人点滴,在《闻一多和自己的歌》中娓娓道来,平实而真切,再现了一个饱满鲜活的闻一多。
内容简介
闻一多是当代有名诗人和古代文学研究者,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于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造成影响全国的“李闻惨案”,其为国家、为民主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国人。
本书作者为闻一多先生长女闻名。闻一多殉难时,她年仅14岁,亲身经历了那血染的一刻,又与家中老保姆一起将父亲送到医院,经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伤痛。
1950年以后,她曾长期与母亲同住,从母亲那里更深入细致完整地了解了父亲,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他那心灵的光芒。她说:这本书的取材,首先和主要的自然是母亲的炉边漫忆及她平日的一些散忆,个别地方也采用了一些家人和亲朋历年来的回忆,贯穿其间的是我自己的亲历及感受。
作者简介
闻名,闻一多长女。湖北浠水人,193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原苏联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50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后并入北京俄语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从事俄语翻译、俄语教学、苏联文学研究等工作。1988年离休。闻一多殉难时,她年仅14岁,亲身经历了那血染的一刻。多年来,闻名写过多篇回忆和怀念父亲的文章,整理出版了国内□□部《闻一多书信选集》,并协助母亲写下具有重要文献和研究价值的《一多牺牲前后纪实》一文。
目录
001写在前面
005第一章玉箫牙板听红豆
007鞭丝抽拢的伙伴
011园内与笼内
021愁苦的荆棘
023玉箫牙板听红豆
027书香诗韵伴蜜月
032断了的心弦
038伤茎上的蓓蕾
045第二章驰骋诗坛与自己的歌
047流落的孤雁
052诗集《红烛》与新诗评论
056我是一个流囚
061长诗《红豆》
062狂怒的海神与颠簸的轻舟
066在珂泉·大江会
069纽约戏兴与一首英文诗
073关于诗《也许》
078追寻着一个梦
082笑问客从何处来
086寒蕉与月亮
089为神州呼号
096梯子胡同一号的新生活
102西京畿道的诗人乐窝和晨报《诗镌》
109还有一个乐窝
112惊魂一刻
115痛失立瑛
122哪里是我的中华
129诗集《死水》出版
134自己的歌
141第三章沉潜古籍与守护之神
143走上学者之路
147青岛海滨·划时代的《诗经》研究
151海城情缘与长诗《奇迹》
157好看妙的音乐享受
161清华园里的诗人学者
170新南院七十二号的“女神”
176炮声中离平
182战乱中的别离
188三千里步行
197远方的思念和艰险逃难
205空袭受伤
208“是感动、是燃烧”的戏剧活动
211清贫晋宁和难忘的诗化生活
217死里逃生与隔帘而居
224在断炊的威胁中
230文研所的书香和学术园地的开拓者
236深夜里的两盏灯和桥头接送
239窘困生活高雅意兴
241开源节流争温饱
246手工业劳动者
255第四章豪气万丈与继起者
257严斥暴力教育
261时代的鼓手
267向圈子外喊去
273这是做人的态度
276投入实际斗争
281从人间走入地狱
287西仓坡的新居
292希望的“工程”与无价之宝
297失去了“优选的靠头”
299内战阴云·“一二·一惨案”
307战斗中的亲密伴侣
312为了早日复员北上
319在血雨腥风中
323蛛丝马迹探心迹
331碧血丹心映千秋
340黑夜沉沉
346斗士的血是不会白流的
350我要活下去
353优选的继起者
367尾声
379参考文献
380后记
摘要
当年那悲惨的一幕,不知给一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么深痛的刺激,时隔大半个世纪,母亲谈起来仍然满眼噙着泪水。她很为自己庆幸:“我没有包脚,你爸知道了,非常高兴。进了闻家就我一个是大脚,大家都笑话我。” 然而进学堂的事,可没有不缠足那么顺利了。 当父亲像灵芝一般在清华园内茁放时,母亲却像一只笼中小鸟,只能在藩篱中翘望大自然天地。 大约在她十岁左右,外祖父在武昌平沪门置下了一栋三重大院,举家搬进了城里。这里环境优美,后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还种有许多果树,推开大门就是浩瀚的长江。然而母亲能在江边尽情玩耍的机会却极少,和当时许多大家闺秀一样,她整天只能待在深闺大院中。 外祖母生育过不少儿女,养育大的女儿只有母亲一个,夫妻俩一直把她视若掌上明珠,加上时代潮流的影响,也都不愿给以过多的约束。因此,母亲小时候在双亲的庇护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但曾外祖父在世时,治家十分严格,他忠实恪守着传统礼教,以纲常伦理统治着整个家族,女孩子别说是走出家门,就连家中的堂屋都是不让进的。 民国以来,妇女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外祖父从外地多次来信敦促让女儿去上学。叔外祖父和父亲也都来了信。这使家中的女孩子们万分兴奋,个个吵着要到学堂去。曾外祖父抵挡不过这股势头,只得勉强答应。于是,母亲终于第一次走出家门,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孩提时代这一道亮丽的色彩,给母亲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她不止一次对我们忆起这一段生活,每次都那么兴奋:“我和四个姑姑、两个堂姐,一共七个女孩子,每天打着七把洋伞,说说笑笑往学校里走。 那时女孩子上学的很少,我们又是七个人,简直轰动了整条巷子!”母亲神采飞扬地说着,脸上泛着兴奋的红晕,两只大眼睛闪出迷人的光彩,仿佛此刻她就走在上学的路上!我能听到七个小姑娘银铃般的笑声,看见她们撑着洋伞袅袅婷婷穿过街巷。江风轻轻吹起她们的衣裙,就像七只叽叽喳喳的快活小鸟…… 然而,那毕竟还是风气初开的年代。高家七个姑娘上学的事,不久就传扬开去,引起了街坊邻里的议论。街头巷尾,不断有人交头接耳,说简直有伤风化。曾外祖父本来就是迫于无奈才点头的,现在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不禁怒火中烧。他拍起桌子大发雷霆,责怪姑娘们败坏了高家的名声! 就这样,在勉强支撑7将近两年的学业后j这几只刚放飞的小鸟?又被抓回了笼中。曾外祖父恢复了他的“闺门之教”,请了一位先生来家里教读。有一段时间,大约一年左右,他也亲自教,还教珠算。但窄小的天地和精神枷锁紧紧束缚了七个幼小的身心。从这以后,那每天打着洋伞说说笑笑走进学堂的美好情景,只能变成一种幸福的回忆和向往,留在七颗花朵般的心灵中。 母亲的童年,最终没能逃脱封建社会女孩子的那种不幸命运。不过和许多同龄人比起来,她也还算是幸运的,她摆脱了缠足的折磨,又进过学校,初初接触到一些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像一朵幼嫩的花苞,在大旱中吸收到了一丝甘润的雨露。 这种幸运,是和外祖父等人的良苦用心分不开的,其中自然也包含着父亲的一份努力。母亲后来第二次走进学校,是在新婚以后了,那更是直接得力于父亲的努力。 P19-2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