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裁量基准运作原理重述

行政裁量基准运作原理重述

  • 字数: 2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熊樟林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095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在理论层面,紧跟前沿,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批判和理论革新,弥补了裁量基准现有理论方面的不足,培育出新的理论增长点;在实践层面,扩大了实务研究范围,关注裁量基准的新发展。相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机关的研究人员等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对裁量基准一定能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简介
在内容上,该书特色鲜明,意义重大,符合“重述”的题义。第一,该书进一步推动了对裁量基准问题深入的学理研究。在我国,裁量基准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仍然没有获得定论,包括裁量基准的概念、法律效力、制定程序、司法审查等。现有研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一般偏向于套用传统理论的框架,但结果往往无法令人满意。对此,本书作出了一些开创性的解释,纠正了一些理论认识。无论是在裁量基准的概念内涵等纯粹的理论问题上,还是在裁量基准的法律效力、制定程序等具体的技术问题上,本书都给出了与传统理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尽管可能仍然具有争议,但却充满着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新思考,并且书中也给出了逻辑自洽的佐证和解释。第二,该书开辟了裁量基准制度新的研究领域。除了回应现有研究之外,本书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对实践中大量发生但却缺乏理论关照的话题予以解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譬如,对于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梳理与检讨、对裁量基准逸脱条款的解释与适用等。这些都是现有研究中尚未集中关注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新型问题,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细致的解释,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案。这同样代表了本书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的理论担当。
作者简介
熊樟林,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东南法学》副主编,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副主任,入选201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8年东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在行政处罚、行政决策、裁量基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司法部等重量和省部级项目共计8项;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35余篇。其中,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两大权威刊物4篇;获得包括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一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和其他奖励共计10余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裁量基准的概念限缩与扩容
第一节 现行概念解释及其特征
第二节 现行概念解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节 裁量基准的概念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 总则: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基准
第二节 文本: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面子
第三节 技术与规范: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发展障碍
第四节 程序裁量: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的制度突破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裁量基准的控权逻辑
第一节 控权逻辑:问题之中的“问题”
第二节 行政自治:裁量基准的控权逻辑
第三节 行政自治控权逻辑:“答案”之后的答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裁量基准的法律效力
第一节 关于裁量基准法律效力的现行认识
第二节 对“直接说”的反驳
第三节 对“间接说”的反驳
第四节 裁量基准法律效力的单向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裁量基准的制定程序
第一节 制定裁量基准真的需要公众参与吗?
第二节 裁量基准真的需要公开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裁量基准的适用规则
第一节 遵守与逸脱:适用裁量基准的两难选择
第二节 裁量基准的遵守
第三节 裁量基准的逸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裁量基准的司法审查
第一节 作为审查依据的裁量基准
第二节 作为审查对象的裁量基准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