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赵九章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科学文化系列

赵九章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科学文化系列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赵九章传》编写组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601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赵九章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是把数学、物理学引入气象学的第一人,是我国开展海浪研究的第一人,是我国开展现代空间物理学研究的第一人,是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是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本书立足于社会历史大背景,按照赵九章院士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翔实地记录了他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想、学术活动和科技成就,同时串联起他与师长、学生、亲友和家人的交往,深刻地阐释了赵九章院士学术发展的核心脉络,立体地展现了他所遵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刚健精神、领军科学家之风范、伟岸之人格和矢志不渝之科学救国情怀。
作者简介
赵九章传编写组由罗福山、潘厚任、吾智诚、卢毓明、徐荣栏、任丽新、杨俊文、都亨和刘振兴组成。
目录
目录
总序/i
序一/iii
序二/vii
第一章 家庭、求学/1
一、家世溯源/2
二、少年求学/4
三、转学杭州/6
四、牢狱之灾/7
五、患难之恋/9
六、水木清华/10
七、名师高徒/12
第二章 开拓气象科学/15
一、迈入气象领域/16
二、留学德国/18
三、联大教学/20
四、千辛万苦/22
五、共渡难关/24
六、治所有方/27
七、动力气象学/29
八、长波不稳定/31
九、欧美之行/32
十、复原回迁/34
十一、钦天山上/35
十二、所长重担/37
十三、拒绝迁台/38
十四、新的使命/40
十五、第一幅图/42
十六、新所成立/43
十七、“联心”“联资”/44
十八、急国家所急/46
十九、云雾物理/48
二十、大气科学前沿/49
二十一、叶、顾、陶/51
二十二、人才辈出/53
第三章 海浪研究先驱/56
一、新的探索/57
二、海浪观测/58
三、指导与协作/59
四、培养与关怀/60
五、要点归纳/61
六、启动海洋调查/62
第四章 推进地震事业/64
一、地震研究追溯/65
二、国家建设急需/66
三、地震台网建设/67
四、多途径培养/68
五、请进来,派出去/70
六、规划与方针/72
七、几件往事/73
第五章 开创空间物理学/76
一、空间时代/77
二、开拓新领域/79
三、研究集体/80
四、理论研究/81
五、地面观测与空间探测/83
六、模拟实验/85
七、新的结果/86
八、任务与学科/87
九、核试验安全/89
十、导弹与空间环境/90
十一、空间光辐射/93
十二、阿尔文来访/96
十三、访问瑞典/98
十四、顺访法国、瑞士/101
十五、严格而亲切/102
十六、继承与创新/103
第六章 卫星开创奠基/108
一、呼吁倡导/109
二、筹组“581”/110
三、访苏思考/111
四、五项工作/113
五、“603”考察/115
六、宇航论谈/116
七、卫星总体/117
八、访问基地/119
九、上书总理/121
十、繁忙的春天/125
十一、轨道攻关/127
十二、代号“651”/128
十三、到上海求援/129
十四、方案论证/130
十五、西安之行/132
十六、全面展开/133
十七、卫星系列/135
十八、永载史册/137
第七章 重才善教/1389
一、教书育人/140
二、研究生培养/144
三、建议与实践/148
四、导师的影响/151
五、不拘一格/153
第八章 亲情、情趣/158
一、相濡以沫/159
二、慈父良师/161
三、兄弟情深/164
四、慈爱的四爸/167
五、诗词、书法、赏花/168
第九章 怀念、激励/174
一、遇难/175
二、设基金、树铜像/181
参考文献/187
赵九章年谱/189
赵九章主要著述目录/202
后记/205
摘要
     一、家世溯源 赵九蕈的祖籍是浙江湖州。 赵氏先祖绵延变迁,由甘肃东迁,移至安徽休宁,来到浙江湖州。湖州古名苕溪,又名吴兴,位于太湖之滨,山清水秀,鱼米之乡,人杰地灵,出了很多文人饱学之士。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赞美道:“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赵氏祖先看上了这片山清水秀的宝地,于是在此落了根。到其曾祖辈已是湖州望族。赵九章的曾祖父赵炳麟是清道光癸卯(1843年)孝廉,曾官至同知、知府、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逝于任上,享年52岁,后被追赠为光禄寺卿。曾祖父有三个儿子,赵九章的祖父排行老二,在曾祖父去世时,祖父才几岁,由曾祖母抚养成人。 赵九章的祖父赵景彬,字伟卿,号得安。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初三,祖父幼承父业,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经世学”,还兼攻医术,拜师学医。赵景彬痛感其父早逝皆因误于医道,加之其母中年多病,懂医术大有裨益,可以亲自为其母治病,因此常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抱负。赵景彬虽勤学但科举屡试不中,幸受沈仲复知遇。沈仲复历任顺天府尹,广西、安徽巡抚,后为两江总督。沈仲复召赵景彬于其幕府供事受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赵景彬被派往河南策阳任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调任河南南阳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调任河南滑县,宣统元年(1909年)调任安阳县,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河南淅川。十数年在豫为官,浮云富贵。他清白持躬,谦和接物,任职有方,口碑颇佳。当时,西洋传教士依仗帝国主义凶焰,在我国地方上包庇恶霸,使人民饱受欺凌。赵景彬闻南阳有一恶吏,以传教士为后台,作恶多端,经调查,让民众揭发此吏恶行,下之于狱。洋教士到大堂指责,要求放人,由他带回。赵景彬当即列举其恶行证据,加以驳回。洋教士自知理屈,哑然而退。赵景彬根据人证和物证,依照大清律条,对恶吏加以杖毙,人心大快,直呼赵景彬为“青天”。此为他勤政爱民之一例。辛亥革命后世事大变,他不愿再谋仕途。“烦嚣飘然至申”,于是到上海去行医为生。他与陈莲舫、张聋甏是当时上海三大名医。1915年9月21日,赵景彬因患肺疾逝于上海,享年65岁。自1899年赴河南为官,即把家眷迁至开封。由此赵氏景彬一支在开封繁衍生息。祖父有四子二女,祖母李氏育四子一女,继祖母李氏育一女。 赵九章的父亲赵燮彦,字伯勤,是祖父的长子,生于湖州(生年未有记载,估计在1873年前后)。家世儒业,幼承庭训,刻苦励学,精研制艺,为文工整。19岁时科举未第,转而去上海青浦拜名医陈莲舫为师,学医5年。当时随陈学医者甚众,造诣之深数燮彦为最。学成后返回故里湖州行医。医术精明且医德高尚,甚受乡里赞扬。1899年赵景彬去河南为官,燮彦随父前往分劳。后父命燮彦去京城求学,并去国史馆供职,兼忽行医,先后任大理寺主事、太医院大夫。清室退位后,奉父命罢官返回开封。一两年后京城故旧函电敦促其返京,又任司法部主事等职。1915年父亲在沪病笃,燮彦星夜驰往侍疾。父病逝,扶柩回湖州安葬。因继母乐居湖州,遂奉母家居并行医为业。三年左右,赵燮彦因患腿疾不适潮湿气候,遂携眷返回开封。仍行医为生,因久仰其医术,求医者甚多。他为官半生,行医半生,从不以积财为务,曾说“子孙不才多财适足贾祸”,晚年体弱多病,家境日益穷困,常坐静习禅理,但不诵经礼佛。赵九章母亲钮丽珍也是湖州人,其祖父钮保福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状元,父亲钮承聪是湖州名士。在湖州,赵、钮两家均是大户,数代时有联姻。母亲勤劳贤惠,相夫教子,悉心尽力。1926年冬积劳成疾,得有不治之症,卧床不起。父亲终日照料,治病理家,身心劳瘁,1927年1月21日逝世于开封老宅。相距仅20天,母亲也随之病逝。此时赵九章正在杭州求学,当即回开封奔丧。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