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寻找辛弃疾——满江红之旅
字数: 3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小门姨
出版日期: 2019-12-01
商品条码: 978754726509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辛弃疾的词读得透了,思绪便如天马行空般游走。在梦中与将军相遇,开启漫漫追寻之旅。 看辛弃疾与陈亮在斩马亭重逢,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看辛弃疾登临赏心亭,凭吊古人,无法实现抗金大业,发出一声叹息。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两个部分,现实和虚幻穿插而写。体裁为日记体。第一部分是“某年某月某日”,从2000年写起,一直写到2018年,以作者自己及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物经历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这18年来的发展变迁。第二部分是“某时某地某遇”,以辛弃疾的16首不同词牌的词为桥,经过这座桥,走上34首《满江红》词牌之旅。时间按照辛弃疾《满江红》词作期顺序,作者会穿越或在梦境中到达某首词作期年代背景中,与词中相关人或物进行交流。现实和虚幻其实是有所关联的,读者看完后便会明白文中所言:“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
作者简介
小门姨,1970年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兰旗营乡白旗营村,曾在兴隆县工作和生活,后随家人迁居北京,现就职于北京电视台,曾出版随笔集《门里,门外》。
目录
写在前面的梦话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念奴娇(我来吊古)
声声慢(征埃成阵)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
沁园春(三径初成)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优选楼(相思苦)
满庭芳(西崦斜阳)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
满江红(家住江南)
满江红(鹏翼垂空)
满江红(快上西楼)
满江红(美景良辰)
满江红(点火樱桃)
满江红(落日苍茫)
满江红(汉水东流)
满江红(直节堂堂)
满江红(照影溪梅)
满江红(过眼溪山)
满江红(笳鼓归来)
满江红(可恨东君)
满江红(敲碎离愁)
满江红(倦客新丰)
满江红(风卷庭梧)
满江红(天与文章)
满江红(瘴雨蛮烟)
满江红(蜀道登天)
满江红(笑拍洪崖)
满江红(天上飞琼)
满江红(曲几蒲团)
满江红(湖海平生)
满江红(尘土西风)
满江红(莫折荼蘼)
满江红(绝代佳人)
满江红(汉节东南)
满江红(宿酒醒时)
满江红(老子当年)
满江红(几个轻鸥)
满江红(我对君侯)
满江红(半山佳句)
满江红(老子平生)
满江红(两峡崭岩)
满江红(紫陌飞尘)
写在后面的梦话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某年某月某日 转眼便到了2000年。 有人说,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也有人说,2000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管怎么说,2000年是个非同寻常之年,是千禧年,是又一个新千年的开始。 2000年开端便有国际大新闻。2000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便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总理普京。当然也有民众关心的小新闻,比如两千年问题即千年虫问题,并没有造成全球电脑系统的大规模瘫痪,一切如常。 好像到了2000s年,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年我们的教育网网站访问量还少得可怜,今年忽然便以几何倍数增长。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到了2000年,在网上写博客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流连在博客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去年的时候我的博客还很安静,每篇下面几乎没有什么人留言评论,但现在忽然便凭空出现了很多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博客里给我留言的“醉里挑灯看剑”是什么人,从行文习惯来看,该是个男人。或许所有的男人都是有着英雄情结的,所以才会用这样的名字吧;还或许这个男人也是熟读稼轩词之人。不管怎样,我很感谢这个人,他是机缘巧合的开头。 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辛弃疾和陈亮来来往往地相互和了几首《贺新郎》之后,辛弃疾最后回给陈亮的。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像辛弃疾和陈亮这样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生死知己,他们能够为了自己共同的梦想一起奋力拼搏,相携砥砺前行。他们能够相遇相识且相知,是缘分,更是彼此的幸运。 也正是从这首《破阵子》开始,我便开始了漫漫寻找辛弃疾之旅。由此,这首《破阵子》于我而言,便有了非同寻常的独特意义……某时某地某遇 当很多年过去之后,更确切地说,当很多梦过去之后,当辛弃疾和陈亮终于在“斩马亭”再度重逢,当我在带湖第一次见到陈亮时,我忽然便很清晰地回想起下面这个梦。尽管那个时候,辛弃疾还没写出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梦中,我站在一个屋子中央,屋子西面角落的桌旁,一个鬓角发白的男人,带着醺醺醉意似乎用力地想把灯芯挑亮;尔后,他便在那即使挑亮却也依旧昏黄的灯光下,抽出宝剑来,映着灯光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那便是辛弃疾。 可如果说是梦,我却能听见真切的号角声,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外面。我看见四面到处都是军帐,此时,从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这声音是那么响亮激昂,听得人心潮澎湃。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军帐,忽然看见在前面的开阔地上,一个全身披挂着铠甲的将军,正在给他的将士们分发着香气扑鼻的烤牛肉。待细细一看,那将军也正是辛弃疾。 大家都正在欢快热烈地豪酣,饱餐辛弃疾分给他们的牛肉。我因为素来不吃牛肉,所以根本就没有垂涎欲滴,还在心里很冷静地想着:这被烤的牛,就是那闻名遐迩的“八百里”吗?正走神呢,又听见四面响起悲壮粗犷的战歌声。抬头看时,便见秋日绚烂阳光下的沙场上,辛弃疾神采奕奕,意气昂扬地站在排列整齐的队伍前面,颔首微笑地注视着他的兵士们。难道这次他真的是要带兵去北伐了吗? 果不其然,但见辛弃疾座下战马快如“的卢马”般飞驰而过,他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我急忙跟随着,似乎转眼便到了战场上。但见战场上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辛弃疾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便结束了战斗。瞬时,凯歌交奏,旌旗招展,将士们都在欢天喜地地庆贺。那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的确,作为一个爱国将领,能够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真乃此生一大壮举。 我望着眼前情景,正站在那里大发感慨,忽然被人从背后推了一下,一不小心就摔倒在了地上。等回过神站起来再看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屋子中央,屋子西面角落的桌旁,一个鬓角发白的男人,带着醺醺醉意似乎用力地想把灯芯挑亮;尔后,他便在那即使挑亮却也依旧昏黄的灯光下,抽出宝剑来,映着灯光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那也还是辛弃疾。 我渐渐明白过来,却原来,我方才所去的那壮观场面,是他的梦。但我心里似乎还是想印证一下外面是否真的有军营,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外面。 很是奇怪,在屋子里面时是有着昏暗灯光的夜晚,来到外面,却是天色大亮,太阳都已经出来了。 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桥,那座桥很长,站在桥头这边,我竟然都望不到那边的桥尾。我在桥头附近转了转,发现在桥头左右的石头柱子上都刻有字迹。待上前仔细看了,那左边柱子上刻的是“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右边柱子上刻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 “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我嘴里边念叨心里边琢磨着,不由自主地往桥上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