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小儿推拿精粹(精)
字数: 412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金义成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7250020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全书内容系统全面,穴位、手法图文并茂,详细介绍儿科六十个常见病的推拿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总结了金义成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向读者呈现了金义成教授对推拿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些理论在海派儿科推拿临床实践中的灵活应用。其中儿科推拿临床医案涵盖了各个系统的儿科常见病症,案例详实、手法清晰,在书后还附有手法解说及图示,不仅可作为专业推拿医师的参阅资料,普通家长们可以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保健推拿。此外,书中相关知识点皆附有“文献辑录”,将历代儿科推拿相关文献整理分类,可供读者作为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金义成,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会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主任医师、专家委员会专家,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名誉会长、山西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名誉会长, 曾任上海中医学院推拿系儿科推拿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瑞士中国传统医学中心中医学教授。
目录
第一篇 常识篇 1一、小儿推拿史话 2 (一)小儿推拿学形成的基础 2 (二)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和发展 6 二、小儿推拿补泻 11 (一)按照“方向”确定补泻方式 12 1. 按照“旋推”来区分补泻 12 2. 按照“上下”来区分补泻 12 3. 按照“顺逆”来区分补泻 13 4. 按照“内外”来区分补泻 14 (二)按照“性别”的操作不同来区分补泻 14 (三)按照阴阳确定补泻方式 15 (四)按照“方向、性别、时辰”等特征确定补泻方式 15 (五)按照“速度”来确定补泻方式 16 (六)按照“力度”来确定补泻方式 16 (七)按照“手法”来确定补泻方式 16 三、药摩 17 (一)单方 18 1. 水 18 2. 姜水 19 3. 葱水 20 4. 葱姜水 20 5. 麝香水 22 6. 姜葱水与麝香水 22 7. 其他介质 23 (二)复方 23 1. 治千金膏方 23 2. 丹参膏 24 3. 丹参赤膏 24 4. 五物甘草生摩膏 25 5. 治小儿鼻塞不通及涕出方 25 6. 青膏 25 7. 黄膏 25 8. 白膏 26 9. 治顽麻方 26 10. 通鼻方 26 11. 治伤筋骨、肿痛不可忍、摩痛膏方 26 12. 治肿方 27 13. 治小儿风痫、掣疭戴眼方 27 14. 治小儿惊痫方 27 15. 麻痧躁渴滋肾膏 28 16. 脾肾双补膏 28 17. 治厥冷方 28 18. 治寒痰方 28 19. 定惊膏 28 20. 治急惊风方 29 21. 治小儿惊风方 29 22. 治诸症重症方 29 23. 麻黄汤 30 24. 羌活汤 30 四、小儿推拿次第 30 1. 全身推拿次第 30 2. 头面部推拿次第 31 3. 四肢及身体推拿次第 32 五、小儿推拿时间 33第二篇 手法篇 36 一、手法 36 1. 推法 41 2. 一指禅推法 41 3. 掌推法 41 4. 擦法 42 5. 揉法 43 6. 摩法 44 7. 挪法 44 8. 搓法 45 9. 摇法 45 10. 按法 46 11. 捺法 47 12. 拿法 48 13. 捏法 49 14. 撮法 49 15. 拈法 50 16. 掐法 50 17. 捻法 50 18. 刮法 51 19. 扯(撦)法 51 20. 拍打法 52 21. 捣法 52 22. 弹法 52 23. 笃法 52 24. 滚法 52 二、复式操作法 53 1. 二龙戏珠 54 2. 双龙摆尾 55 3. 乌龙摆尾 56 4. 苍龙摆尾 56 5. 龙入虎口 57 6. 老虎吞食 57 7. 双凤展翅 57 8. 凤凰展翅 58 9. 凤凰单展翅 59 10. 凤凰鼓翅 60 11. 赤凤摇头 60 12. 丹凤摇尾 61 13. 孤雁游飞 62 14. 猿猴摘果 62 15. 打马过河 64 16. 引水上天河 65 17. 水底捞月 66 18. 清天河水 67 19. 取天河水 68 20.飞经走气 68 21. 飞金走气 69 22. 肘走气 70 23. 黄蜂入洞 70 24. 黄蜂出洞 72 25. 天门入虎口 72 26. 按弦搓摩 73 27. 老汉扳缯 74 28. 运土入水 75 29. 运水入土 76 30. 揉耳摇头 76 31. 开璇玑 77 32.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78 33. 总收法 79第三篇 穴部篇 81一、特定穴部 82 (一)头面颈项部 82 1.顶心 82 2. 天门 83 3. 坎宫 84 4. 天庭 84 5. 天心 85 6. 眉心 85 6. 泪堂 86 8. 眼眶 86 9. 山根 86 10. 年寿 87 11. 准头 87 12. 牙关 88 13. 耳风门 88 14. 耳珠 89 15. 囟门 89 16. 高骨 90 17. 天柱 90 18. 桥弓 91 19. 颈夹脊 91 【附】其他 91 1. 两额 92 2. 虎角 92 3. 龙角 92 4. 两颊 92 5. 三阴 92 6. 三阳 92 7. 气池 92 8. 两颐 93 9. 食仓 93 10. 无门 93 (二)上肢部 93 1. 脾经 93 2. 胃经 96 3. 肝经 97 4. 心经 98 5. 肺经 99 6. 肾经 100 7. 膀胱 102 8. 五经 103 9. 五经纹 104 10. 四横纹 105 11. 小横纹 106 12. 大肠 107 13. 小肠 109 14. 肾顶 109 15. 肾纹 110 16. 掌小横纹 110 17. 板门 110 18. 手心 112 19. 内八卦 113 20. 天门 114 21. 小天心 115 22. 大横纹 116 23. 阴穴 117 24. 阳穴 117 25. 总筋 119 26. 三关 121 27. 天河水 123 28. 六腑 125 29. 洪池 128 30. 十王 128 31. 皮罢 129 32. 母腮 129 33. 老龙 129 34. 端正 130 35. 五指节 130 36. 二扇门 132 37. 二人上马 133 38. 威灵 135 39. 精宁 137 40. 外劳宫 138 41. 虎口 139 42. 甘载 140 43. 外八卦 140 44. 一窝风 141 45. 膊阳池 142 46. 靠山 142 47. 螺蛳骨 143 48. 肘 143 【附】其他 144 1. 大指 144 2. 胆 144 3. 食指 144 4. 气关 144 5. 手膻中 145 6. 中指 146 7. 黄蜂 146 8. 三焦 146 9. 胞络 146 10. 命门 146 11. 水底 147 12. 赤筋 147 13. 黑筋 147 14. 青筋 148 15. 白筋 148 16. 鱼脊 149 17. 浮心 149 18. 合骨 149 19. 交骨 149 20. 五指爪甲 150 21. 大指甲 150 22. 中指甲 150 23. 止泻 150 24. 手背 150 25. 琵琶 150 26. 走马 151 (三)胸腹部 151 1. 喉下 151 2. 前胸 151 3. 乳根 152 4. 乳旁 152 5. 脐中 153 【附】绕脐 154 6. 丹田 154 7. 胁肋 155 8. 腹 155 9. 肚角 156 10. 肾囊 156 (四)腰背部 156 1. 七节骨 156 2. 龟尾 157 3. 脊柱骨 158 4. 腰俞 159 5. 中枢 159 【附】其他 159 1. 青筋缝 159 2. 剿 159 (五)下肢部 160 1. 百虫 160 2. 足膀胱 160 3. 鬼眼 161 4. 前承山 161 5. 大脚指 162 6. 足心 162 【附】其他 164 1. 行间 164 2. 傍肚 164 3. 鬼胀 164二、经(奇)穴 164 (一)常用经(奇)穴 164 1. 太阳 164 2. 风池 165 3. 瞳子髎 166 4. 迎香 166 5. 人中 166 6. 前顶 167 7. 脑空 167 8. 少商 168 9. 列缺 169 10. 曲池 168 11. 后溪 169 12. 阳池 170 13. 外关 170 14. 璇玑 171 15. 中脘 171 16. 天枢 172 17. 肩井 172 18. 大椎 173 19. 风门 173 20. 肺俞 174 21. 足三里 174 22. 三阴交 175 23. 解溪 175 24. 大敦 176 25. 内庭 177 26. 太冲 177 27. 委中 177 28. 承山 178 29. 仆参 179 30. 昆仑 180 (二)十四经经穴与奇穴 194 1. 十四经经穴表 194 2. 奇穴穴位表 214第四篇 病症篇 217一、 感冒 218二、咳嗽 220三、头痛 222四、发热 224五、 哮喘 227六、支气管肺炎 229七、暑热症 230八、疰夏 231九、呕吐 232十、呃逆 234十一、厌食 235十二、疳积 236十三、 腹痛 239十四、便秘 242十五、婴儿泄泻 243十六、痢疾 247十七、先天性巨结肠 251十八、蛔虫团性肠梗阻 252十九、肠梗阻 253二十、脱肛 255二十一、脐突 256二十二、疝气 257 【附】鞘膜积液 258二十三、汗证 259二十四、流涎 260二十五、鼻炎 260二十六、近视 261二十七、眼睑下垂 262二十八、斜视 263二十九、小儿湿疹 264三十、鹅口疮 265三十一、新生儿黄疸 265三十二、遗尿 266三十三、小便频数 267三十四、癃闭 268三十五、淋证 270三十六、麻疹 271三十七、百日咳 272三十八、白喉 273三十九、腮腺炎 274四十、水痘 275四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276四十二、急性结膜炎 278四十三、走马疳 279四十四、不寐 280四十五、夜啼 281四十六、惊厥 283四十七、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285四十八、儿童多动综合征 286四十九、小儿麻痹症 287 【附】小儿瘫 289五十、斜颈 289五十一、佝偻病 291五十二、情感交叉症 292五十三、癫痫 292五十四、面神经瘫痪 295五十五、脑性瘫痪 295五十六、婴儿手足搐搦症 297五十七、臂丛神经损伤 298五十八、腓总神经损伤 299五十九、桡骨头半脱位 300六十、寰枢关节半脱位 300六十一、脊柱侧弯 301六十二、髋关节滑囊炎 302六十三、臀肌挛缩 303六十四、拇指腱鞘炎 304第五篇 歌赋篇 305一、诊断类 306 (一) 《按摩经》 306 1. 论色歌 306 2. 认筋法歌 306 3. 面部五位歌 307 4. 命门部位歌 307 5. 面色图歌 307 6. 察色验病生死诀 308 7. 汤氏歌 308 8. 内八段锦 308 9. 外八段锦 308 10. 入门歌 309 11. 病症死生歌 309 12. 诊脉歌 309 13. 陈氏经脉辨色歌 309 14. 论虚实二症歌 310 15. 五言歌 310 (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310 16. 面部险证歌 310 17. 险症不治歌 311 18. 面部捷径歌 311 19. 小儿无患歌 312 20. 夭证歌 312 21. 面部五色歌 312 22. 虎口三关察证歌 312 23. 虎口脉纹五言独步歌 312 24. 寸口脉诀歌 313 25. 入门先知诀 314 26. 虎口三关察纹 314 27. 五色不治歌 314 28. 正面部位歌 314 29. 天吊惊歌 314 30. 脐风撮口惊歌 315 31. 禁风惊歌 315 32. 发搐证歌 315 33. 内吊惊歌 315 34. 急慢惊风不治歌 315 35. 伤寒门总括歌 315 36. 咳嗽歌 315 37. 斑疹门总括歌 315 38. 伤寒斑疹不治歌 315 39. 吐泻不治歌 315 40. 疟疾不治证歌 316 41. 痢疾不治歌 316 42. 疳积门总括歌 316 43. 疳积不治歌 316 44. 肿胀门总括歌 316 45. 自汗盗汗大汗证歌 316 46. 腹痛证歌 316 47. 蛔虫痛歌 316 48. 夜啼客忤惊歌 317 49. 蒸变证歌 317 50. 囟陷证歌 317 51. 囟填证歌 317 52. 赤游风证歌 317 53. 语迟证歌 317 54. 滞颐证歌 317 55. 癞头疮证歌 317 56. 重舌木舌弄舌 317 57. 鹅口口疮重腭歌 317 58. 龟胸龟背歌 317 59. 行迟大法歌 317 60. 脱肛证歌 318 (三)《小儿推拿直录》 318 61. 揉儿心前诀 318 (四) 《小儿推拿秘诀》 318 62. 看面定诀 318 63. 看指定诀歌 318 64. 看症候断诀 318 65. 看小儿无患歌 318 66. 看小儿被惊法歌 318 (五)《万育仙书》 319 67. 小儿无患歌 319 68. 相小儿夭寿歌 319 69. 识病歌 319 70. 命门部位歌 320 71. 十五死候歌 320 72. 十五死候歌又歌 320 73. 察面部气色主病 320 74. 诊脉歌 321 (六)《医学研悦·附刻小儿推拿》 321 75. 风气命三关 321 76. 看指定诀 322 77. 形色部位歌 322 78. 形色部位又歌 322 79. 小儿被惊 323 (七)《推拿秘旨》 323 80. 小儿有疾歌 323 81. 看孩儿筋色辨痘歌 323 82. 看心前歌 323 83. 十不治候 323 84. 论惊搐主病歌 324 (八)《小儿推拿广意》 324 85. 面上诸穴歌 324 86. 入门候歌 324 87. 辨色歌 324 88.五指冷热歌 325 89. 审候歌 325 90. 脉法歌 325 91. 看额脉 325 (九)《幼科推拿秘书》 326 92. 闻声察病歌 326 93. 脉法歌 326 94. 观面部形色五脏秘旨歌 326 95. 审音论 326 96. 坏症十五候 327 97. 观形察色审病歌 327 98. 五指歌 327 99. 惊风定生死秘旨歌 327 100. 急慢惊风歌 327 (十)《幼科铁镜》 328 101. 看指定诀歌 328 102. 看症候断诀 328 (十一)《小儿推拿直录》 328 103. 进门看生死诀 328 104. 进门看筋诀 328 105. 入门看色歌 329 106. 入门听声歌 329 107. 小儿不治歌 329 108. 验左右手冷热歌诀 329 109. 三关五色脉纹应病歌 330 (十二)《小儿推拿辑要》 330 110. 入门审候歌 330 111. 手探凉热定症歌 330 112. 看小儿被惊法歌 330 113. 小儿变蒸歌 330 114. 五脏气脱诀歌 331 (十三) 《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 331 115. 关纹辨色歌 331二、手法类 332 (一)《按摩经》 332 1. 手法歌 332 2. 要诀 332 (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333 3. 掌上诸穴拿法歌 333 4. 掌面推法歌 333 (三)《万育仙书》 334 5. 马郎手掌歌 334 6. 马郎手掌歌又歌 335 (四)《小儿推拿广意》 335 7. 拿法 335 8. 又拿法 335 9. 脏腑歌 336 (五)《幼科推拿秘诀》 337 10. 推拿小儿总诀歌 337 11. 三关六腑秘旨歌 337 12. 各穴用法总歌 338 13. 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 338 (六)《小儿推拿直录》 339 14. 大拿歌诀 339 15. 马郎捷径手法歌诀 339 (七)《小儿推拿辑要》 340 16. 三关六腑秘旨歌 340 17. 手法治病诀歌 340 18. 推拿手法总诀 340三、治疗类 340 (一) 《按摩经》 340 1. 诸症治法 340 (二)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342 2. 掌背穴治病歌 342 3. 二十四惊推法歌 342 (三)《小儿推拿秘诀》 345 4. 治法捷要歌诀 345 (四)《万育仙书》 346 5. 按摩症候诀 346 (五)《幼科推拿秘书》 347 6. 推五脏虚实病源治法歌 347 7. 咳嗽歌 347 (六)《幼科铁镜》 347 8. 卓溪家传口诀 347 9. 推拿代药赋 349 (七)《小儿推拿辑要》 350 10. 分补泄左右详细秘旨歌 350 11. 急慢惊风歌 350 12. 推五脏虚实病源治法歌括 350 (八)《推拿三字经》 351 13. 推拿三字经 351 (九)《推拿指南》 353 14. 哑口噤口治法歌 353 15. 胎惊推拿治病歌 353 16. 脐风治法歌 353 17.马牙治法歌 353 18. 鹅口推法歌 353 19. 重舌木舌推法歌 354 20. 胎寒推法歌 354 21. 胎热推法歌 354 22. 胎毒发丹推法歌 354 23. 胎黄推治法歌 354 24. 急惊风认症并推拿法歌 354 25. 慢惊风认症并推拿法歌 354 26. 实热推法歌 354 27. 虚热推法歌 355 28. 潮热往来推法歌 355 29. 惊热推法歌 355 30. 五疳热推法歌 355 31. 壮热推法歌 355 32. 烦热推法歌 355 33. 积热推法歌 355 34. 风热推法歌 355 35. 表热推法歌 355 36. 里热推法歌 355 37. 血热推法歌 356 38. 湿热推法歌 356 39. 内热外寒推法歌 356 40. 内寒外热推法歌 356 41. 骨蒸热推法歌 356 42. 心经实热推法歌 356 43. 心经虚热推法歌 356 44. 肝经实热推法歌 356 45. 肝经虚热推法歌 356 46. 脾经实热推法歌 356 47. 脾经虚热推法歌 357 48. 肺经实热推法歌 357 49. 肺经虚热推法歌 357 50. 血虚发热推法歌 357 51. 诸吐推拿治法歌 357 52. 诸泻并吐泻推法歌 357 53. 痰喘推法歌 358 四、复式操作法类 358 (一) 《按摩经》 358 1. 手法治病诀 358 (二)《万育仙书》 358 2. 诸名色手法治病诀 358 (三)《幼科推拿秘书》 358 3. 手法治病歌 358 (四) 《小儿推拿辑要》 359 4. 十三手法歌 359五、药物治疗类 359 (一)《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359 1. 寒门总括歌 359 2. 热门总括歌 360 3.急惊歌 360 4.慢惊歌 360 5. 胎惊歌 360 6. 脾风惊歌 360 7. 盘肠惊歌 360 8. 惊痫证歌 360 9. 伤风门总括歌 360 10. 吐泻门总括歌 360 11. 疟疾证歌 361 12. 痢门总括歌 361 13. 伤积总括歌 361 14. 脾胃门总括歌 361 15. 解颅总括歌 361 (二)《小儿推拿辑要》 361 16. 用汤时宜歌 361六、调护类 361 (一)《小儿推拿广意》 361 1. 调护歌 361 (二) 《幼科推拿秘书》 362 2. 保婴赋 362 3. 保生歌 362主要参考书目 36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