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极星报告 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2020)

北极星报告 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2020)

  • 字数: 1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鲍贤,顾洁燕,李秀菊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11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自2010年起定期发布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反映博物馆领域内技术应用的趋势和挑战。在过去的10年中,地平线报告为全球博物馆界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塔,在业界一度引起重视。2017年起,新媒体联盟由于内部原因不再发行,留下了空白。国内目前尚没出现类似定位的引领性报告。
而国内博物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重视,作为重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博物馆在科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份针对博物馆界的指导性报告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尤其在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处于飞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行业统领性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团队希望通过本土研究,定期发布,反映国内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开展现状、分析其中困难和挑战,并预测趋势的北极星报告。本书的研究团队选择了全国20家有代表性的场馆,进行访谈和走访调研,从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三大方面了解科技类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延续新媒体联盟的报告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根据国内博物馆教育的现状,进行创新。除了常规的技术以外,本书将重点放在人员和教育两大核心。人员是博物馆的基础,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技术是博物馆的动力。因此,人员、教育、技术三者密不可分,共同作为博物馆的三大主轴串起整份报告,形成了“三大主轴、四大板块”的报告体系。本书内容既有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也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横向比较和基于趋势的判断,相信能对教育领域、博物馆领域的决策者、实践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目录
前言
研究方法
组织篇
教育职能——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重要战场
机构设置——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组织保障
人员招聘——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队伍的第一道关
职业发展——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专业路径
人员培训——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动力源泉
考核激励——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助推器
人员篇
科学素养——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核心素质
教育素养——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推荐技能
履职动机——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发展的内驱力
教育篇
教育生态参与——作为独特教育场域的价值体现
受众人群覆盖——实现平等、多元、包容的博物馆教育
教育活动研发——博物馆竞争力的保障
馆校教育供给——建立和加深课堂与博物馆的联系
教育活动评估——持续提升教育品质的保障
教育资源输出——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的新举措
技术篇
技术应用现状——目前应用于博物馆教育的技术手段
技术应用趋势——近年可能进入应用阶段的技术手段
总结与展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