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信里的逝水年华——钱锺书与我

书信里的逝水年华——钱锺书与我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 许渊冲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80739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代鸿儒钱锺书与译界泰斗许渊冲——亦师亦友 20余年往来书信首次结集出版——原汁原味 字里行间尽显家国情怀和温润人性——至真至美
内容简介
“值得回忆的事是生活中的诗。”许渊冲先生也曾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这本“大家小书”讲述的就是了一代鸿儒钱锺书与译界泰斗许渊冲这两位中国学界很好人物之间许多值得回忆的交往轶事,关于翻译他们深入交流、书信不断,关于生活他们亦师亦友。他们20余年往来书信在此书中首次集结出版,原汁原味,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许渊冲,1921年生,江西南昌人。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专享人”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优选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目录
钱锺书先生和我
和钱锺书先生谈文学翻译
摘要
     【三不朽自有德言功业在,初无待于招邀不三不四之闲人,谈讲不痛不痒之废话,花不明不白之冤钱也。 ——《不一样的记忆》(140页)】 如果说闻一多先生讲唐诗并世无第二人,那么,钱锺书先生贯通古今中外的才学,不但是少有,就是以后恐怕也难有人能和他相提并沦的, 《不一样的记忆》中有一篇对我的采访,题目是《许渊冲眼中的钱锺书》,里而有不少的问题,现在我来再谈一谈。 钱锺书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他读书求学时,才智过人;二是他写文章或说话时,妙语惊人;三是成为一代宗师之后,嘉勉后人。 首先,他考清华大学,国文和英文得优选分,数学却不及格。这给我的肩发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不能而面俱到。因此我上大学时,喜欢的课程就好好学,不感兴趣的就敷衍了事,不想做梅贻琦校长要求我们做的通才。钱锺书上课时不大听讲,考试成绩常是全班第一。这点我只学到他的缺点,却学不到他的优点。例如我听“中国通史”时,雷海宗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年代数字,滚瓜烂熟,使同学们赞不绝口;但他讲的史实很少超越我在中学时代学过的知识,所以我听时心不在焉,而考试成绩也只及格而已。但是也有例外,上“法国文学史”时,全班同学都选了法文,只有我选的是俄文,结果考试时,学俄文的居然胜过了全班学法文的,这就使我洋洋得意,自以为学到了钱锺书的九牛一毛。其实,清华才子,后来当了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说过: “鐘书的脑袋也不知怎么生的,过目不忘,真是照相机一般的记忆。”所以不但他的同学,就是他的老师。也无不对他刮目相看。据说他在清华毕业时,学校希望他升研究院,他却说道:“西洋文学系没有一个教授能做他的导师。”老师和同学都这样看他,后生小子怎能望其项背呢? 《不一样的记忆》154页上说:钱锺书“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里,就是层出不穷的警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警句”。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妙,因此,记者采访我时问道:“据说钱锺书先生曾发‘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之论,杨绛先生、李赋宁先生都曾书而澄清绝无此事。作为当时西南联大外文系的一个学生,您怎么看待这句话?”我当时回答说:“这句话看起来像是钱先生说的,因为它是一个警句。” 杨振宁说过:“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往往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概括起来,而我看这个公式也可以算是一个警句。”冯友兰谈到金岳霖时说:“他的长处是能把很简单的事情说得很复杂;我的长处是能把很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冯先生化复杂为简单的本领也可以说是善于运用警句。这正是中国哲学的长处。例如他把孔子的政治哲学概括为“礼乐”二字,又把“礼”简单总结为“模仿自然外在的秩序”,把“乐”简单总结为“模仿自然内在的和谐”。这些都可以说是警句。这些警句对我很有帮助,后来我用英文解释“礼乐”的时候,就用了“duty and beauty”两个词。而妙语如珠正是钱锺书的拿手好戏,我看对叶、吴、陈三人的评论可以算是妙语。 记者问到杨绛先生等曾书而澄清绝无此事,我却说有无此事我不敢肯定或否定,因为说有易,说无难。但我觉得这话像是钱先生的口气,评论也不无道理。其实他不但是对教师,就是对当时的世界文豪,批评起来也是一针见血,毫不容情的。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