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五"计划时期中苏工业合作史实研究(吉林卷)

  • 字数: 2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36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五”计划时期中苏工业合作史实研究(吉林卷)》一书描述了中苏(俄罗斯)两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20世纪密切合作的史实。
该书在历史文献、事件亲历者回忆录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俄文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报刊资料的充分研究,向广大读者呈现了中国东北地区解放之初乃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苏联在经济、军事政治、工业技术、科学教育以及干部培养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全面援助的史实。
书中以中苏两国合作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即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很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为例,详实地研究了中苏两国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大型工业企业建设中,在企业的设计、建设、技术流程及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的方面进行合作的史实。
作为佐证材料,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图片、照片。
作者简介
王宁,1970年10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俄语笔译学科带头人。作为长春大学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王金玲团队与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叶赛宁梁赞国立大学、国立叶赛宁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俄罗斯作家协会、太平洋国立大学、俄罗斯-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等国外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与翻译合作项目。完成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研究成果《东方战场的伟大胜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俄罗斯侨民文学整理与研究”的主要翻译工作。完成叶赛宁诗歌汉译著作1部,完成中俄作家协会合作框架下的中俄当代小说互译项目,完成8部俄罗斯当代小说的汉译工作。
目录
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技术与工业合作
一二战后(1945~1949年)中苏经济技术合作的历史背景和主要领域
(一)二战后中苏合作的历史背景
(二)二战后中苏经槲的主要领域和苏联对东北地区的援建
文献摘选
二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中苏经济与技术合作
(一)合作情况概述
(二)经济合作的基本方向
文献摘选
三“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中苏工业合作
(一)“一五”计划编制情况
(二)“一五”计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中苏情况对比
(三)苏联对中国工业的援建
(四)“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取得的成就
文献摘选
第二部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专家成功合作的典范
一20世纪50年代吉林省工业发展史概述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二)“一五”计划时期——吉林省工业大规模建设时期(1953~1957年)
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展和成就
(一)筹备建设中国汽车制造业——中苏两国领导人决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汽车制造厂
(二)苏联负责汽车制造厂的总设计和建厂援建
(三)中苏双方经过实地勘察,确定在长春建设汽车制造厂
(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列入“一五”计划,中苏双方共同确定
三年建成汽车制造厂
(五)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完工并移交投产
(六)苏联斯大林汽车厂为中国“一汽”编制企业管理全书《生产组织设计》
(七)苏联为中国汽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和技术骨干
(八)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汽车制造厂到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文献摘选
历史的记忆
文献摘选
第三部分“一五”时期吉林省其他苏联援建项目的历史考察
一吉林化工集团的创建与发展
二吉林化学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吉林染料厂
四吉林电石厂
五吉林氮肥厂
六吉林热电厂
七吉林铁合金厂
八吉林炭素厂
九吉林丰满发电厂
结束语21世纪中俄合作新篇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