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两种范式的对话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历程与转向
字数: 36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卓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30721072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传播学领域极具学术地位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媒介效果研究,以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经典范式围绕媒介效果展开的论辩为核心,呈现效果研究丰硕成果表象下错综复杂的问题,剖析两大学派截然不同的研究目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简介
张卓,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使用及其影响研究、本土媒体全球化发展历程及问题研究、亚洲电视新景观、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行业创新与文化自治等。
目录
绪论:从“效果”到“影响”
第一章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奠基:20世纪30年代之前
一、理论起点:“大众社会”的核心概念
二、研究传统:芝加哥学派
三、宣传分析的开端:拉斯韦尔与李普曼
第二节 经验研究一枝独秀: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一、硕果累累的效果研究里程碑
二、确立主导范式的拉扎斯菲尔德
三、推陈出新的“使用与满足”
第三节 批判研究异军突起: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一、传播与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问题
二、传播研究作为文化研究
第四节 多元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一、经验学派:重返“强效果”
二、批判学派:反思与借鉴
第二章 媒介效果:影响的手段还是控制的权力?
第一节 经验学派:个体如何被影响
一、问题导向
二、个人影响
第二节 权力控制:批判学派研究主旨
一、权力精英的媒介“霸权”
二、用“所有权”制造共识
第三节 传播与发展
一、共同的理论基础:创新与扩散
二、不同的研究立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三、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全新解读:创新新闻学
第三章 媒介生产:内容还是意义?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与编码/解码
一、内容分析法:客观系统的定量描述
二、编码/解码:意义源自关系
第二节 暴力研究的交锋
一、经验研究的成果
二、暴力问题的现实悖论
三、对“暴力恐慌”的批判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观念的聚合点
一、同中存异的概念理解
二、“意义的输出”与观念的对话
第四章 媒介受众:特殊还是一般?
第一节 受众研究路径之差异
一、经验学派:将异质群体的普遍化
二、批判学派:建构理解受众的多重标准
第二节 儿童:受质疑的“特殊受众”
一、定义儿童:“靶子”还是“积极受众”
二、心理学传统和文化研究的差异
三、解构假定:对儿童受众的再认识
第三节 主体的想象:理论孤岛与生态谬误
一、硕果累累的理论孤岛
二、社会生态与个人影响
第五章 行政型研究:解决问题还是掩盖问题?
第一节 行政型研究传统的形成
一、基金资助:传播学萌芽的批判性温床
二、历史语境:战争背景与传播研究的汇流
三、路径依赖:拉扎斯菲尔德传统的延续与误读
第二节 “淫秽录像带”与效果研究的负面放大
一、夸大的社会运动
二、媒介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三、学术研究的争论与反思
第三节 效果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效率与价值:哲学框架的深层差异
二、效果的源头:以媒介为“中心”的问题取向
第六章 研究成果:“假说”还是“理论”?
第一节 假说与理论的本质体认
一、假说:由已知设想未知
二、理论:抽象化与一般化
三、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范式差异与对抗
一、以“假说”为逻辑起点的经验学派
二、以哲学思辨为“理论”坐标的批判学派
第三节 范式整合与理论建构
一、范式之争的替代性选择
二、理论建构的未来可能
第七章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知识图谱(2007—2016)
第一节 发文数量和年度分布
第二节 研究热点
第三节 重要作者和经典文献的共被引分析
第四节 研究机构与研究地域
第八章 离散与向心:经典媒介效果理论的十年嬗变
第一节 框架理论(Fraining Theory)
一、媒体新闻框架的生产倾向与动因探析
二、框架效果的持续验证及其影响因素
三、反思与展望:急需优化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培养分析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 Theory)
一、从“涵化”到行为:媒介暴力研究的争议与演进
二、跨领域与跨地区:培养效果的实证拓展
三、概念的维护与革新:培养分析研究的多元演变
第三节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
一、研究范畴横向拓展:从政治传播到妄、匕研究
二、研究议题纵向深化:从效果印证到机制探索
第四节 第三人效果理论(The Third-person Effect)
一、第三人效果作用机制的多重检验
二、第三人效果强度的实证探索
第九章 拓展与转向:新媒介语境下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统视角·多维探索
一、女性主义
二、作为边缘群体的“酷儿”
三、作为社会少数的族群
第二节 政治传播
一、政治表达与参与
二、公共领域和舆论
三、集体记忆与国家意识
第三节 健康传播
一、叙事策略
二、报道框架
三、社会支持
第四节 新技术·新关注
一、新技术·新对象
二、新技术·新交往
三、新技术·新新闻
第十章 分裂、守望与对话
第一节 持续“发酵”的范式之争
第二节 从全面交锋到理性反思
一、立场鲜明的全面交锋
二、困惑中的范式迷失
三、潮起潮落中的理性思考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