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汗淋淋走过这些词

汗淋淋走过这些词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凌越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820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承接特里林文学批评传统,在诚与真中寻求文学的社会职责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是本书的题眼,是作家进行文本批评的方式,“没有道德意识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轻浮的,被道德意识捆束太紧的文学作品则是僵死的”。在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作品里,道德对作家创作起着怎样的支配作用,又是如何在文本中流现。从经典到热点。从小说、诗歌到文学批评。体味文学的复杂与纯臻。二十世纪中期,特里林、威尔逊等人在流派林立的美国文学批评界中自成一体,在日趋技术化的世界里,以其道德追问与独特的艺术感受力,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批判力量。时隔近七十年,凌越在这本书中对“文学的功用是什么”再次作答。是时代寂寞的观察者,也是文学的苦修士,“为了写一篇评论而读了一架书”凌越的老友,诗人黄灿然曾在一篇文章中评价他在写作上的认真,为一篇文章读近两百万的字,像威尔逊那样“为了写一篇评论而读了一架书”。距离他的第一本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的出版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本书可以看作是凌越写作近三十年的积累。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曾赞誉凌越的评论不追踪潮流,非时人所写。他在书桌的一隅以诗人的敏感、批评家的好奇心、翻译者越境的文化视角,观察时代、阅读文学。在文学副刊烟消云散的时代,做一次逆潮流的文化回望本书精选凌越老师早前创作的评论文章,他在每一篇末尾都标记了文章发表的具体日期与刊物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诗建设》《天南》等刊物已然消逝,《新京报》也将主阵地移到网络。于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那个曾经的副刊黄金时代,随着书中文章做一次逆潮流的回望。我们会发现近期新的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在2013年即引入国内,余秀华诗歌阅读热潮发生在2015年……本世纪前二十年的文化记忆,作为书评人的凌越于阅读中探寻深刻思考在此留下印记。
内容简介
该书收录凌越创作的二十四篇评论作品,作者承袭自特里林、威尔逊而来的批评传统,关注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的文学作品,探索文学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本书可视为对本世纪前20年的文化侧记,也是凌越作为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的深刻思考。全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辑《从道德看文学》以小说评论为主,既有新近诺贝尔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也有如《蝇王》这样经典名作;第二辑《不死的俄罗斯之魂》聚焦白银时代的诗人们,阿赫玛托娃、布罗茨基、茨维塔耶娃等人的往事,伯林与这些诗人的交际,对奥登、齐奥朗等作家评论亦归在此辑。第三辑以诗歌评论为主,包括对策兰、狄金森、马斯特斯、中国诗人蓝蓝、黄灿然、余秀华以及工人诗歌等当代诗坛的新动向的批评。
作者简介
凌越,诗人、评论家、译者。安徽铜陵人,现居广州。著有诗集《尘世之歌》,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访谈集《与词的搏斗》。与梁嘉莹合作翻译《匙河集》《兰斯顿·休斯诗选》《迟来的旅行者》等,主编“俄耳甫斯诗译丛”。
目录
辑一 从道德看文学
作为词语见证者的推销员和守门员
汽车里的奥赛罗
天堂沦为屠宰场
你必须吞下整个世界
汗淋淋走过这些词
波佩的面纱蒙住了镜子
从道德看文学
辑二 不死的俄罗斯之魂
齐奥朗:活在火焰之中
诗歌作为辔头的战地报道
作为书评人的奥登
现代诗歌:燃烧的荆棘丛
不死的俄罗斯之魂
苦难选中这女人作为喉舌
伫立在两座废墟上的爱情歌手
嵌入音韵缝隙里的道德
大受裨益的散文
辑三 经典的惯性
马斯特斯:生活包围着我
史大于文的文学史
经典的惯性
畅销的余秀华和被遮蔽的工人诗歌
日常的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蓝蓝:影子抡圆胳膊
策兰:一道伤口舔向高处
狄金森:使凶恶的房间变成一个家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