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邢立达恐龙手记 琥·珀·篇

邢立达恐龙手记 琥·珀·篇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邢立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22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十数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长、发现、探索的全记录,《琥珀篇》陪你打开时光胶囊,上百张定制琥珀照片,走进神奇的远古世界
内容简介
“邢立达恐龙手记”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迹篇、琥珀篇和特别篇,是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十数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长、发现、探索的全记录。《琥珀篇》是一部关于琥珀的科普作品。远古时滴落的树脂,在沧海桑田中被凝结成了黄灿灿的琥珀,也将光阴封存在其中。在近亿年的岁月后,偶被发现,成了我们得以一窥亿年前恐龙时代的一道缝隙。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如何与琥珀结缘,如何从琥珀中窥视到一个靠前的神奇世界,并配以上百张定制照片,直观呈现琥珀中的世界。
作者简介
邢立达,青年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险家。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先后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国及美国国家地理科学与探索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 2016年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为当年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科学发现之一。2017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8年获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非凡贡献人物”奖。2020年,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该奖颁给那些在沉积地质学领域做出很好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与翻译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并多次接受CCTV等国内外媒体频道采访,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
目录
001第一章琥珀第一课
011第二章人鱼的眼泪与琥珀之路
025第三章虎目精魄的前世今生
039第四章草山湖的曙光
053第五章一位东方奇人
063第六章密支那卖珀人
077第七章远征野人山
091第八章缅甸琥珀与大海的前世今生
107第九章失之交臂的白垩纪蜥蜴
117第十章龙、鸟和羽毛
133第十一章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145第十二章小恐龙伊娃
155第十三章揭开龙鸟的秘密
173第十四章琥珀色小鸟比龙
189第十五章缤纷鸟世界
209第十六章没有脚的蛇宝宝
225第十七章几亿年前的旅行青蛙
237第十八章尴尬的触角和毛茸茸的壳
249后记再给我一颗时光胶囊
摘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抬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得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 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 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 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 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篇经典的课文《琥珀》,既在我的小学课本里,也在我孩子的课本里,这么多年来竟从未改变。不同的是,我上学时这篇课文是需要背诵的,我一字一句地背着,把琥珀也刻进了心里。 后来我才知道,这篇课文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小孩子通常对现代和近代没什么概念,但柏吉尔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其实相当远,他生于1804年,也就是中国的清嘉庆九年。那时候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德国,而只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彼此独立的邦国。 柏吉尔一辈子走过了78个年头,去世时是1882年(清光绪八年)。早在那个时代,柏吉尔就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想象、拟人和夸张,并以童话的笔调描述自然界的奥秘,使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正是这些妙趣横生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人,促使他们从小立志投身科学研究,我勉强算其中之一吧。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