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邢立达恐龙手记 足迹篇
字数: 1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邢立达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2172219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古生物学家邢立达的恐龙追踪者手记,带你一同在世界各地追寻远古恐龙的印记,还原遥远又神奇的远古世界
内容简介
“邢立达恐龙手记”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迹篇、琥珀篇和特别篇,是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十数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长、发现、探索的全记录。《足迹篇》记录了邢立达自2007年至今追寻恐龙足迹的历程。十数年来,华夏大地各恐龙足迹群陆续被发现,中国的恐龙足迹研究日新月异,正在向国际优选水平靠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由足迹化石绘制的恐龙分布图,将投影出中国恐龙时代的全貌。这本书便记录下这一史诗般的大发现历程中,一个个意义重大的闪光时刻。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古生物学,有意思吗?
引言 恐龙追踪术
第一章 三叠纪——迷雾重重
1.1 手兽的神秘派对
1.1.1 牛场鬼手印
1.1.2 大洪水的罪人与手之兽
1.1.3 我的远征
1.1.4 石达开手印
1.2 盐都犀牛
1.2.1 龙骨堆上的城市
1.2.2 24个犀牛脚印
1.2.3 老城中的龙足迹
第二章 侏罗纪——恐龙崛起
2.1 烽火中恐龙觉醒
2.1.1 千万年前一世雄
2.1.2 棋盘石上的足迹
2.2 辣椒花园的侏罗纪来客
2.2.1 砖厂有了奇怪发现
2.2.2 岩壁上的铁板烧
2.3 格萨尔王的大脚印
2.3.1 昌都神迹
2.3.2 天路上寻找大脚印
2.3.3 侏罗纪的雷龙足迹
2.4 亿年前的楼兰恐龙舞会
2.4.1 鄯善,楼兰
2.4.2 断壁,侏罗纪之墙
2.4.3 鏖战,酷热与恐龙
2.4.4 沙山,库姆塔格
2.5 龙腾帝都
2.5.1 食物不见了
2.5.2 延庆的“蚕豆”和“鸡爪”
2.6 京西有猛龙
2.6.1 凤凰山与落凤坡
2.6.2 注意!“似鹬大鸟”出没
2.6.3 孤独的杀手
第三章 白垩纪——万龙奔腾
3.1 绝壁上的莲花传说
3.1.1 香火缠绕的之地
3.1.2 有心人的大发现
3.2 蜀地恐龙的漫漫长路
3.2.1 桂花乡的石凤窝
3.2.2 茶马古道龙漫步
3.2.3 赠予刘慈欣的足迹
3.3 进击!大凉山恐龙
3.3.1 只有麻雀那么大!
3.3.2 成年还是幼年?
3.3.3 恐龙会“狗刨”
3.4 魔鬼城的龙鸟风云
3.4.1 风城捡石人
3.4.2 空山不见鸟,但见鸟足印
3.4.3 中国首例剑龙足迹
3.5 张三丰的练功场
3.5.1 白岳的传世掌印
3.5.2 小壶天的恐龙世界
3.6 中国足迹目前的音
3.6.1 恐龙好莱坞影棚
3.6.2 地学人的意外发现
3.6.3 足迹学界的圣杯
3.6.4 这个杀手有点冷
3.6.5 蜥脚类的游泳谜团
3.7 马陵山白垩纪片场
3.7.1 化石猎人大发现
3.7.2 足迹梦之队
3.7.3 钻石堆的恐龙
3.8 霸王足迹
3.8.1 恐龙足迹中的王者
3.8.2 南国有霸王
3.9 韩国白垩纪恐龙海岸
3.9.1 半岛龙世界
3.9.2 飞奔的恐爪龙
3.9.3 蜥脚类托儿所
3.9.4 恐龙足迹
3.9.5 恐龙足迹
3.9.6 翼龙足迹
3.9.7 缤纷鸟世界
3.9.8 韩国的恐龙文章
3.10 危险边缘,加拿大恐龙通道
3.10.1 化石战争中的“附带收益”
3.10.2 沉睡于水下的足迹群
3.10.3 小男孩的大发现
3.10.4 最后的机会
附录 国际年代地层表(节选)
摘要
引言 恐龙追踪术 我们被称为“追踪者”,运用的是濒临失传的“追踪术”,只不过追踪对象是恐龙。 育空地区(Yukon Territory)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约有1/10在北极圈内,也是北美洲有公路可进入北极圈的省份。此地的夏季长3个月,日照却能持续不断,被称为“午夜阳光地带”;不过,这里依旧处于亚寒带气候的肆虐之下。 虽说是公路,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恶劣的气候,路面已然“跌宕起伏”。我坐在路虎车上,慢慢给雷明登M700猎枪的弹仓填装着子弹,7.62毫米口径的猎枪能确保我们在遭遇野生动物突袭时拥有最后一道防线。不过,我身边的“探险家”们早已兴奋莫名,他们更应该被称为探险客,身上披挂的都是户外用品,大脑里却全无野外知识。 车窗外的山地,超过八成是茫茫针叶林与冻土带,从数千年前的猛犸象时代到现在,这里一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配上塔臣施尼与阿尔塞克这两条北美最恐怖、最狂暴的河流,大家得出结论:育空一游,是你一生的终极冒险。 我以追踪术向导的身份来到这里,将与因纽特野外向导一起,带领这些探险客在育空地区徒步冒险,追踪可以合法狩猎的动物。 我不是传统的猎户,也不是特种部队的丛林专家,而是研究恐龙足迹的人。因缘际会,我在极地考察中认识了几位原住民,这些被称为“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的朋友向我传授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追踪经验,最后我顺利通过了他们部落的“毕业考试”——用了7天时间,成功追踪到一只落单的驯鹿。 技巧并不复杂,与“世界上没有两片接近相同的叶子”同理,世界上也没有接近一样的人或动物脚印,脚趾、脚板和脚跟的形状以及脚印的深浅都各有差异。从动物脚印中,我们可以轻易分辨出造迹者属于草食性或肉食性走兽,前者的脚印基本是半月形,后者的则是四爪形。脚印的深浅直接反映动物的体重,脚印的方向显示动物的行踪,连续出现4个以上足迹就可以推算出动物的腰高、奔跑速度,并可以推测出动物当时的状态:受伤、漫游、奔跑、格斗、独处、求偶、觅食,等等。把握住初始足迹的特点之后,便可以不断追踪下去。当然,在此期间你需要把自己隐蔽起来,整个追踪过程都要保证自己处于下风处,警惕背后的“黄雀”,还要设法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可能地淡化人体轮廓,各种迷彩服的发明便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最早追踪恐龙足迹的人,可以追溯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北部,那些平顶梯形城堡的主人——霍皮人。霍皮人的祭司穿着画有三趾型恐龙足迹的围裙,手里拿着蛇,扭动着跳起蛇舞。另外一些印第安人则把巨大的恐龙足迹直接当成儿童浴盆,想象一下那些头上插着羽毛的小宝贝们坐在宽1米有余、深约半米的恐龙足迹中戏水,该是多么有趣的场景啊。 近代追踪恐龙的代表人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柯南·道尔。1909年,道尔在他家附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足迹,这可把他乐坏了。他马上邀请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专家前来鉴定,最终将其鉴定为“禽龙足迹”。这种利用足迹的趾数、趾型、与恐龙骨骼的对比等的抽丝剥茧式的“破案”方式,深深吸引了这位福尔摩斯之父。后来,道尔还自费举办了“禽龙足迹展”,撰写了《失落的世界》一书,并在该书封底画上了他发现的那些足迹。 1929年,我的“太师公”、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1897—1979)携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成立之锐气,与法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德日进一道,在陕北神木县东山崖上侏罗统地层中发现了禽龙类足迹,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恐龙足迹。 这些距今上亿年的足迹成就了一门叫作“古足迹学”的新兴学科,这是一门由“脚丫子”创造出来的学科。于是,那些遗留下来的史前幸运足迹成为近年来古生物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你或许心存疑惑,我们不是已经有恐龙骨骼化石了吗,还研究足迹做什么?其实,恐龙足迹具有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骨骼化石保存的仅是恐龙死后的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但足迹保存的却是恐龙活着时候的精彩瞬间!恐龙足迹不仅能反映恐龙自身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贵信息。 从2007年开始,我便在华夏大地上追寻恐龙的踪迹,遇到过许许多多学识渊博的老师、惊人的化石记录和有趣的伙伴。随着国内各恐龙足迹群的陆续发现,中国的恐龙足迹研究已经日新月异,正向着国际优选水平逼近。在不远的将来,根据足迹化石位置绘制的恐龙分布图与骨骼记录分布图重叠在一起,或许就可以投影出中国恐龙时代的全貌。这本书记录的正是在这个史诗般的大发现历程中,一些令人难以忘记的闪耀瞬间。 P19-2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