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莉莉的梦想 甜甜

莉莉的梦想 甜甜

  • 字数: 14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线装书局
  • 作者: (英)海伦·谢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20375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三代中国女性的真实励志故事 莉莉,是我外婆 她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就是甜甜的故事 1918年,外婆出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庄中。伴随外婆一生的是她那独立的个性、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我和外婆非常像,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外婆和我妈妈梅布尔激发并促成的:我在学校成绩优异,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后来回归餐饮业,回中国进行寻根之旅,并在此过程中也寻到了她的根。
内容简介
本书讲诉三代中国女性的真实励志故事和她们从东方到西方的旅程。这部故事丰满、激发人心的回忆录回顾了三代了不起的中国女性的生命历程,她们以非凡的经历带着我们从二十世纪初赤贫的中国乡村,走入三十年代欣欣向荣的香港,最后到达英国。她们的生命就如同她们所经历的时代一样充满戏剧性。
作者简介
海伦·谢,1977年生于曼彻斯特并在那里长大。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在伦敦、香港和曼彻斯特多地担任金融律师。2004年,她和两个姐妹丽莎、珍妮特一起开办了得奖餐厅“甜甜”,继续追随她们的外婆和母亲在料理方面的脚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小米口袋
第二章酱油之乐
第三章苦瓜
第四章翠玉黑檀
第五章爆竹展
第六章莉莉的咖喱鸡
第七章龙凤
第八章梅布尔砂煲鸡
第九章筹码,危机,薯条
第十章罗汉斋
第十一章甜甜
后记
致谢
摘要
     第一章:小米口袋 中国广州 1918—192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外婆莉莉在广州城附近的一个以农业为主要营生的村子里长大。广州位于中国东南部,是珠江上的一个港口城市。珠江流经广州,然后流入一片三角洲地区,最后汇入中国南海。在珠江入海口的两岸,分别是古老而繁荣的香港和澳门。广州被称作“花城”,因为这里的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鲜花一年四季开放,这在中国非常不同寻常。 根据当地的传说,广州城周围的花田第一次百花绽放时,有五位仙人下凡来此,他们骑着五只山羊,每只羊口中都叼着一穗稻谷。神仙将稻穗给了农民,并向他们承诺广州从此再无饥馑。之后,他们翩然飞去,山羊则被留了下来,化作石头,就是如今坐落在广州城中越秀公园内的五羊石像。这个传说很美丽,而且寓意着欣欣向荣,但是当我外婆于1918年出生在那片土地上时,她所见识到的,是特别的贫穷。 在我十几岁时,外婆和我会花上几个小时,一起欣赏她喜欢的那些华语肥皂剧。我几乎接近听不懂演员们说的台词,也看不懂那没完没了的简单剧情,但剧中那种民间传说的形式很容易让我追下去。每个星期,我们都会怀着期待的心情,把电视调到想看的剧集。有一个故事不断重复出现:当一个年轻女人付不起地主的租金,并且拒绝了地主的非分要求之后,邪恶的地主就会将女人和孩子赶出本属于他们的家。女人哭哭啼啼,然后一个英俊的会功夫的侠客就会大张旗鼓地来到村子里,救女人于危难之中。我当时十分天真,曾经问外婆,这是否和她知道的旧中国很像。“但愿如此啊!”她摇着头叹了口气。 她从没有详细说过她童年时经历过的贫穷,但是我知道,她和我不同,童年时的她从来都没有享受过温暖舒适的高床,从没有过储备充足的厨房。她身处的中国,还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灾难性创伤中恢复过来,那时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尸骸遍野。 外婆的父亲梁庆昌和她的母亲——被我们称作太婆,在战争爆发前很早便订了婚。这婚姻与爱情无关,不过是他们的父母达成的一项约定,订婚的时候他们都不过是四岁的孩子。他们的订婚过程严格遵循了被称作“三书六礼”的一系列中国传统礼仪,这套礼仪贯穿了从他们议亲到成婚的整个过程。在中国,自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所有家庭,无论贫富,都要遵循这些礼仪。 六礼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最优选行的。梁家的父母请了一个算命先生,他根据太婆的生辰八字和出生地点推算,认定太婆是合适的儿媳妇,然后他们便派出一个媒人,去向这个女孩的父母正式提亲。太婆和梁庆昌自幼便知道他们的婚约,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还见过几次面。六礼中的每一项都有正式的仪式或文书。 三书中的“礼书”会详细列明新郎的父母送给新娘的聘礼细目。太婆当时十一周岁,从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当她看到这一长串东西的时候,肯定觉得眼花缭乱。一包包茶叶和香料、莲子,一篮篮果实和红豆、绿豆,一瓶瓶酒,一轴轴发带,喜饼和各种美味佳肴,铺展在她面前。谁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能够明白接受这些东西的含义呢?不过,她在这件事上也没有什么选择权。 等太婆十四岁时,他们又请了一个算命先生,推算出了一个适合举行婚礼的吉日,日子是在一年后。在婚礼仪式的当天,三书中的最后一书会被呈上,确认并庆祝太婆被我曾外祖父所属的梁氏家族正式接纳。 在今天的中国,人们都与自己相爱的人结婚,但是我曾外祖父母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还几乎是陌生人。婚礼那天早上,太婆被她的母亲和姐妹们打扮得全身着红——这是为了吉利和好运——然后被送去新郎的家中举行仪式。她再没有回过娘家,按照当时的习俗和宗法,从那天开始,太婆就属于曾外祖父和他的家族的了。 据说,当时梁庆昌被那些正式的仪式吓坏了,整个婚礼过程中一直在哭,尽管太婆比他还小,却一直在努力地安慰他,让他安心。太婆家并不富裕,她的嫁妆只有一些手工做的厨具和几件家具。按照传统,新婚夫妇需要居住在新郎父母的家中,他们必须循规蹈矩。 他们不能公开表现出任何对对方的感情。太婆必须服从她婆婆的命令,并且侍候婆婆。她要负责家务活,也要到家里的田中去干活,但她最重要的任务是给这个家族生下一个男丁延续香火——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梁庆昌和太婆很幸运,尽管他们的婚姻是遵从父母之命,但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只是要面对来自梁氏家族的压力。 他们一同生活,一同劳作,彼此相敬如宾,很快便产生了爱情。作为儿媳妇,太婆在家中的地位是大力度优惠的,梁庆昌必须始终顺从父母,不过他一直努力做一个细心体贴、支持太婆的丈夫,陪着太婆度过了艰难岁月。他们当然有过艰难岁月。太婆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但三个儿子全夭折了,没有一个活到两岁生日。她为梁家生下的孩子有六个活到了成年,这六个孩子都是女孩。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