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月之殇

十月之殇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劳伦斯·赖特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14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想象超绝。亲人间的流离失所、沙特阿拉伯300万人的隔离区管理、美国费城的疫情大爆发以及生物战阴谋论下的国际间谍过招,核潜艇大战一触即发……精彩程度堪比以埃博拉病毒为主题的热播美剧《血疫》以及经典美剧《国土安全》。 ★科普专业。10年间作者邀请了数10位国际重要的生物和医学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在充满悬疑的剧情推进中深入浅出地分享关于传染病毒的产生、传播、防护知识。本书中文译校为医学博士谈绮,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参与结核病和新冠病毒肺炎在南美州和亚洲流行病学研究。 ★犀利批判。美国在面对孔戈里病毒的种种措施,预演了其现状,但在批判美国式官僚主义作风的同时,本书也思考了更大的人类与病毒、政治和环境的议题。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种新型病毒如何肆虐全球……故事开始于印度尼西亚的孔戈里拘留营,47人被宣布死于急性出血热,当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亨利·帕森斯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前往那里进行调查时,他发现了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染路径不明以及无法有效医治的病毒“孔戈里病毒”。在麦加一年一度的朝圣活动中,有一名病毒携带者到来,300万人口的城市被隔离。 面对一场大流行病,已经破裂的全球关系开始接二连三地崩溃......疫情席卷全美,医疗、学校、政府等机构纷纷崩溃,人口锐减。为与家人团聚,亨利踏上艰难的回家之路,并期望能在下一波疫情爆发前,揭露疾病大流行的真相..... 作品似乎提前构建了一个“平行世界”,作者说:“当我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知道这有一天会发生,但我没想到会在今天发生。”因其题材及预见性,小说甫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等多个畅销书榜,《纽约客》《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华盛顿邮报》《科克斯书评》《卫报》,以及CNN、BBC等30余家国际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小说灵感来自于十年前有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建议,后者也在小说出版后买下了本书的影视版权。
作者简介
劳伦斯·赖特(Lawrence Wright),毕业于杜兰大学,曾在埃及开罗的美国大学执教两年。他是《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虚构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还写有小说《上帝的宠儿》,并与人合著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他与妻子长年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2007年,他因《末日巨塔》一书获普利策奖。
目录
I孔戈里
1日内瓦003
2蓝女士012
3弗恩班克025
4白宫西翼035
5隔离040
6亨利接手047
7朝圣者057
8萨尔瓦多061
9彗星乒乓066
10石击魔鬼075
11研究进展083
12于尔根087
13大事不妙094
14老天在上105
15皇宫之内111
16殉道者问题118
II大流行
17人民不会原谅129
18鸟135
19并非疫苗146
20互相治疗151
21泡沫扑杀159
22玛格丽特女王163
23兰巴雷内171
24三杀出局175
25维护领导力183
26人体试验186
27费城血清190
28冰激凌192
29外婆的饼干201
30有何建议208
III低谷
31爱达荷州215
32请记住我230
33刀光剑影241
34金鱼草248
35众生宝贵255
36迪克逊船长260
37浴室风波268
38埃尔南德斯太太273
39魔鬼降临277
40苏伊士运河282
41七彩文鸟291
42深入丛林297
43三十四块两角七分302
44让她说307
45驾驶课311
46舒伯特315
47好戏开始321
IV十月
48海豚329
49坟墓335
50宇宙俱乐部344
51吻别347
52轮到我们353
53乌斯季诺夫毒株359
54伊甸园369
55十月革命岛376
致谢383
摘要
     1 日内瓦 日内瓦的一座大礼堂里,参加新发传染病会议的卫生官员们正在共同举行最后一个下午的议程。疲于参加了一整天的会议,听众躁动不安,还担心赶不上各自的航班。恐怖分子对罗马的袭击让每个人都如坐针毡。 “印度尼西亚难民营里,一批青少年异常死亡。”名叫汉斯某某的倒数第二位会议发言人说。他是荷兰人,高大、自负、养尊处优,他的衣领上披散着一缕未经修剪的灰金色头发,肩膀部位的衣料在幻灯片的投影光线中闪闪发亮。 一张印度尼西亚地图闪现在屏幕上。“西爪哇省的孔戈里二号难民营3月的第一周就发放了四十七份死亡证明。”汉斯用激光笔指向地图上的那个地点,接着播放出在靠前肮脏的环境中生存的贫苦难民。离家出走的难民涌向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挤在临时搭建的营地,像囚犯一样被围栏围住,缺乏食物配给,鲜有医疗设施。传染病从这种地方外溢不足为奇,霍乱、白喉、登革热——热带地区总是在酝酿疫情。 “高热、血性排泄物、高传染性、高致命性,然而这批病例真正的区别在于,”汉斯放出一张图表,“死者的中位年龄。被感染病例往往会随机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可是这里的病死率。高峰却出现在总人群中最年富力强的年龄段。” 在日内瓦的这座大礼堂中,一众卫生官员倾身审视着让人好奇的幻灯片。大多数致命疾病更易造成婴幼儿和老年人的死亡,可是不同于常见的U形曲线,这张图大体呈W形,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二十九岁。“根据初次暴发的初步报告,我们估计(此病)总人群病死率为百分之七十。”汉斯说。 “儿童和新生儿?……”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主任玛利亚.萨沃纳打破了茫然的沉默。 “在这组上报病例数据中已有大范围统计。”汉斯回答。 “可能通过性传播?”一位日本女医生问。 “不可能。”汉斯说。他很享受这种感觉,此刻他的面庞逐渐挡住投影,把一个巨大的阴影投在了下一张幻灯片上,“上报的死亡病例数在接下来几周保持一致,但是确诊总例数大幅降低。” “也有可能是只发生了一次传染而播散的性传播疾病。”这位日本女医生给出结论。 “一次死四十七个人?”汉斯说,“这场性派对可真不得了!” 日本医生脸一红,笑着捂上了嘴。 “好了,汉斯,你让我们猜得够久了。”玛利亚不耐烦地说。 汉斯得意扬扬地扫视全场。“志贺氏杆菌病,”他说完,台下传来一阵不可思议的叹息,“此病的传染性可能你们都很了解,但对于此病倒置的病死率曲线却不甚明了,这一点也曾令我们迷惑不解。志贺氏杆菌是一种贫穷国家常见的细菌,造成了无数起食物中毒事件,我们询问了雅加达卫生部门,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在饥荒环境中,只有足够健壮的青少年能夺取有限的食物资源。在这个案例中,强健的体力是他们走上绝路的诱因。我们的研究小组推断过,生牛奶是潜在的病原体来源。我们举这个案例是要以此作为警示,人口统计方面的固化思维可能会令我们忽略本来明显的事实。” 汉斯在例行公事的掌声中走下讲台,玛利亚请出最后一位发言人上台,“弯曲杆菌出现在威斯康星州——”他开始演讲。 突然,一个威严的声音打断了他:“一场严重的出血热在一周内使四十七人丧命,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百个人把头转向这个洪亮男中音的源头。听声音,你会以为亨利.帕森斯是个大块头,其实不然,他身材瘦小,童年时期的佝偻病让他显得有点驼背,他的五官比例和职业化声音对于不怎么出众的身型来说大得过头,不过赢弱的外形并没有让他自降身价。了解他传奇经历的人谈起他时都怀有一种有趣的敬畏感,背后称他为“医生先生”或者“严厉的矮子”。如果实习生没有准备好样本,或者错过一个实际上只对亨利有意义的临床症状,他能把实习生批得泪流满面。然而2014年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暴发的国际团队正是由亨利·帕森斯所领导,他追踪到了第一个有记录记载的病人——所谓的“零号病人”——一名被果蝠传染、只有十八个月大的几内亚男孩。有关亨利的这类故事有很多,若非他无视个人荣耀,还有更多可以讲出来。在人类抗击新发传染病的永无休止的战斗中,亨利·帕森斯可不是个矮子,而是位巨人。 汉斯某某斜着眼睛瞥见亨利坐在晦暗的高层阶梯上,说道:“假如你考虑到环境致病因素,帕森斯医生,那也并不罕见。” “你说到‘传染’。” 汉斯笑笑,很乐于继续这个游戏:“印度尼西亚当局起初怀疑是一种病原体。” “他们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亨利问。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