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钢的交响 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钢的交响 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李瑞骅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773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合璧之书”由两本书组成,分别是《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和《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两书的作者,李瑞骅先生和张珑先生夫妇,一位是阳光俊朗的归国学子,一位是腹有诗书的大家闺秀,从上海到北京,从民国到共和国,他们携手半个多世纪,成就了一段世所罕见的美满婚姻。 一位是被人遗忘的钢结构大师,一位是为山区孩子自编教材的北大教员,从都市到山区,从火热的工地到宁静的学堂,他们把毕生学问,都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李瑞骅先生的回忆录。李瑞骅先生20世纪20年代出身上海中产阶级家庭。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后赴多伦多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主修的是钢结构设计;1952年回国。因抗美援朝之故,不得不绕道欧亚,历时1月有余,方达到上海。在华东工业设计院任副主任工程师。1954年,李瑞骅奉调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后又调建工部金属结构总局设计室任主任工程师,负责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工程中的军用和民用重点工程。在他的主持下,承担了数以千计的纲结构设计项目。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仅塔桅杆结构一项,就有如输电塔、电视塔等1000多座,我国的广电事业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李瑞骅先生所做的设计大多是开创性的,涉及面广泛。例如有大型公共建筑、有水利工程建筑、有施工机械方面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的钢结构设计。他所主持的数千项钢结构设计,没有一张错图。他也成为在十大建筑庆功宴上,被周恩来总理点名表扬的专享的工程师。规范是钢结构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除了设计,李瑞骅先生还是我国钢结构规范的编制组织者和最后定稿人。在中,李瑞骅先生坚持钢结构设计的强度技术标准,避免了无数的隐患。除了事业,回忆录还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他的家庭出身,包括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的记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般中产阶级大家庭的生活情状。其中涉及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在记述出国工作和留学的章节里,他让读者看到了上世纪一些西方的生活习俗,如怎么发工资、对女士应有的礼貌,以及如何和不认识的女孩“盲约”等。反映出一个兴趣广泛、富有生活情趣的“工作狂”。书后附有李先生的妻子张珑先生后记以及新整理的李瑞骅先生年表,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到李瑞骅先生为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他的高尚品德、处事魄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目录
第一章家庭和亲戚
出身
父亲
母亲
外曾祖母
叔父
外婆家
大姨家
兄弟姊妹
第二章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师
广泛的兴趣
光华附中
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章关键的六年
出国前
横渡太平洋
生活在La Chine小镇
多伦多
绕道回国
回到上海
第四章我的事业
华东设计院
北京工业设计院
“肃反”运动
金属结构室
设计研究工作
遗憾
第五章“”十年
第六章改革开放
出席ISO会议
UNIDO的援助项目
意大利之行
赴美购买铝窗设备
加拿大之行
汇光建筑咨询事务所
第七章退休生活
附录
论文与报告
1970年给周总理的报告
1982年出国访问报告
60Meter Diameter Wooden Dome
60米跨度木穹顶结构(译文)
报道与回忆
China’s Master of Steel
中国的钢结构大师(译文)
真诚忆语璀璨人生
良师益友李瑞骅
张珑:最后的日子
第一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
出入ICU
走向终点
李瑞骅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