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流云在 张元济孙女的自述 增订版

水流云在 张元济孙女的自述 增订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张珑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7737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合璧之书”由两本书组成,分别是《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和《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两书的作者,李瑞骅先生和张珑先生是一对夫妇。他们一位是阳光俊朗的归国学子,一位是腹有诗书的大家闺秀,从上海到北京,从民国到共和国,他们携手半个多世纪,成就了一段世所罕见的美满婚姻。 他们一位是被人遗忘的钢结构大师,一位是为山区孩子自编教材的北大教员,从都市到山区,从火热的工地到宁静的学堂,他们把毕生学问,都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嫡孙女张珑先生的同名回忆录《水流云在》的增订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通过细致入微而又极具穿透力的观察,通篇用平和、沉静、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从民国到共和国的近代风雨激荡中起伏跌宕的长达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全书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出生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的深宅大院,见证了张元济先生盛年最舒心的出版家岁月;较长时,在江西九江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和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求学生涯。参加工作后,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后随丈夫下放焦作附近的秦屯干校,又辗转赴湘西黔阳山区重执教鞭;1973年调回北京,从事建筑情报编译和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建设部建研院创办我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本书也记载了1994年后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这是一本世如棋局时代的个人记忆,书中所忆,并没有惊天的波澜,也没有过多的悲悯和怨怼,大量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工作和游历的细节。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没有放过。是以个人化的视角为她所亲历的这个时代作了细腻、感性的见证式忆述。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他们奉献于时代,奉献于国家,同时也写下了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
目录
第一章家庭背景
极司非而路40号
牯岭中路118号A
上方花园24号
第二章求学的年代
中西小学
中西女中
圣约翰大学
第三章步入了高等学府
进京
在老北大工作的一年
燕园均斋
教学
1956年的学习气氛
政治运动的年代
第四章携手五十五载
甲五楼
乙三楼
第五章告别北大
第六章下放干校
第七章湖南黔阳
黔阳师范
回家
重执教鞭
苦与乐
出入湘西
还京
第八章翻到大变化的一页
变之一:工作
变之二:住房
变之三:有客自境外来
变之四:西出国门
第九章感慨万千话交流
编写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
十年辛苦编杂志
第十章我的退休生活
还乡
不能落伍
病痛
祖国山河多美景
写回忆录
第十一章十年后记
317个日日夜夜
自我救赎
祖父诞辰150周年纪念
还原被歪曲的史实
絮叨话往事:悼念堂姊张祥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