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6卷

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6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27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中国概念史领域权威辑刊之一。 2.和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合作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杂志《亚洲概念史研究》的第6卷。本书以“类的概念”“新名词”两部分推动亚洲概念史的研究,本卷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
作者简介
孙江,长江学者,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和历史学院特聘教授。1993年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在早稻田大学法学部、驹泽大学文学部等教授东亚史;2000年赴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国际文化系工作。
目录
代序:科塞雷克“命题”与跨文化的概念史
基本概念
跨语境的“自治”概念——西方、日本、中国
一、引言
一、西方语境中的“自治”——英国与德国
三、明治时期日本的“自治”概念
四、清末中国语境中的“自治
五、结语
论”功利主义“概念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变迁——兼论utilitarianism汉语译词的变化及厘定
一、utilitarianism最早的中文译词
一、utilitarianism译词在日本的嬗变
三、”功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功利主义“译词在中国的厘定
五、译词”功利主义“的接受及讨论
六、结语
“民本主义”之输入与意涵之回归
一、吉野作造与日语中“民本主义”之意涵
一、陈独秀与康有为之争:作为日语借词的”民本主义
三、陈独秀与杜亚泉之争:“民本主义”之新解
四、1919年前后汉语中“民本主义”之多重意涵
五、梁启超与“民本主义”回归本土意涵
六、20世纪20-40年代:“民本主义”双重意涵之消长
斯托达德的种族主义学说与孙中山晚年的中国文化观
一、异质语境下斯托达德的种族主义学说
一、文化转向与对生物决定论和“不平等主义”的消解
三、中国文化优越论的提出
四、作为“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孙中山
文本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中的“本家”和“资产阶级”——由译词的确定过程看革命对象的固化
一、《宣言》中的“Kapitalist”和“Bourgeois(ie)”及其汉译词的诞生
一、译词的转折:陈振飞译本和陈望道译本
三、“资本家”与“资产阶级”的固定
近代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战争爆发之原因
一、叶名琛与“火烧圆明园”
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四、余论
国族
“法兰西民族是一个”——近代法国政治语境中的概念、修辞与论辩
一、传统法国“民族”概念的“多元”意象
……
方法
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