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 字数: 30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47712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粮食产业的中央精神、高层观点、地方亮点,多维度深入分析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新突破,具有很高价值,值得推荐。
内容简介
新时期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有新思路、新视野、新办法。一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现在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适应消费者选择,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目录
中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讲话、指示(摘编)
李克强总理关于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讲话、指示(摘编)
副总理关于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讲话、指示(摘编)
副总理关于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讲话、指示(摘编)
高层观点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在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的致辞
在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的致辞
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与国家粮食安全
构建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提高站位 担当作为 努力开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政策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创新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施意见
财政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9部门关于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科技部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人才兴粮”的实施意见
调研报告
关于滨州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加快推进河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亮点成效
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市
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好粮油示范市提档升级
坚持“三链同构”做强主食产业着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五优联动”做强稻米产业
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特色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六新”举措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完善营销体系开创“优粮优销”新局面
产业联盟聚力打造广西香米品牌
实施“天府菜油”行动培育四川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引领带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高水平建设稻米全产业链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坚持“五优联动”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争做粮食产业化先锋
勇担使命保粮安深化改革求发展
推进转型促发展做强产业助脱贫
金融创新加持赋能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媒体宣传
人民日报:国办印发《意见》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政策解读)
新华社:抓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解读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
新华网: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一)
新华网: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二).
《瞭望》新闻周刊: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
经济日报:把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
经济日报:实施3年间,助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质粮食工程”硕果累累
经济日报:粮食滨州——山东滨州粮食产业化道路探寻
人民网: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各地有哪些好招?
中国网:粮食产业经济的“漯河特色”——以主食产业化大发展促品牌提升
中国新闻社:中国粮企各展所长合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人民政协报:中国碗装中国粮
摘要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新中国成立 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系统宣示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立场和政策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我国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1996年首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时相比也有许多新的进展成效。立足新时代新起点,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深刻认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特别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准确把握“头等大事”,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粮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数连续3年增长,2018年达到8.2亿人。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虽然近年来全球粮食供应总体宽松,但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实现全球2030年“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回顾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强国之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自古以来,粮食就被看作“政之本务”,粮食储备被认为是“天下之大命”。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发展大局就有了坚实基础,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就更有底气。我们是人口大国,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要居安思危,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第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三大经济安全。袁隆平院士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就是粮食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只有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有能力掌控和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做到“手中有粮”,方可“心中不慌”,才能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贯穿白皮书全篇的主题主线。要结合当前形势,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尽管连年丰收、储备充足,但不能高枕无忧,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国粮食年总产量连上新台阶,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企业达到2.3万户,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粮食市场供给充足、市场平稳,进入粮食安全形势优选、保障能力不错的历史时期。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要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外“六对关系”,切实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在资源约束趋紧背景下,保障好近14亿人吃饭,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就整体而言,坚持立足国内,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更多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从品种来看,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稻谷、小麦等口粮保住,切实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就质量而言,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就价格而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着力保证粮食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新时代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对此,白皮书从七个方面作了概括。主要是:在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方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方面,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