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异质性与差别化 农民工的社会保护需求与社会政策调适

异质性与差别化 农民工的社会保护需求与社会政策调适

  • 字数: 34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沈君彬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99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农民工群体流迁模式多元化与代际需求异质性的事实正成为国家在调适农民工相关社会政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双向度城镇化背景下,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农民工队伍主体的客观事实,研究和掌握多元流迁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异质性特征对完善农民工社会保护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作用。而在代际分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保护需求上存在一定代际差异,动态、准确、灵活的把握其社会保护需求位序与需求结构的异质性对提升农民工社会政策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如上研究空间考量,本课题组对苏州、泉州、温州与东莞2250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来收集第一手研究数据、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流迁模式的分析表明其流迁模式呈多元分化之势,该群体内部已经分化出“定居型”新生代农民工、“循环型”新生代农民工与“返乡型”新生代农民工三个亚群体,“扎根”“无根”抑或“归根”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根据自身实际的能动选择。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对不同流迁意愿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展开统计描述。继而,基于龙岩、南平与三明三地56名返乡农民工的深度访谈动态展示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从“离乡进城”到“离城返乡”的决策过程籍此打破新生代农民工均希望在城市定居或者长期生活的“刻板印象”。
目录
第一章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节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四节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六节本书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扎根”“无根”抑或“归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多元化的流迁模式
第一节数据来源和样本描述
第二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流迁模式的多元分化
第三节乡关何处:生命历程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与返乡决策
第三章多元流迁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异质性的社会保护需求
第一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现状——基于东南沿海四市的调查
第二节“生存—问题”型社会保护需求的异质性
第三节“生存—福利”型社会保护需求的异质性
第四节“发展—问题”型社会保护需求的异质性
第五节“发展—福利”型社会保护需求的异质性
第四章流动与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流动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
第二节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
第五章体面劳动议程:政策框架、国别计划及其政策启示
第一节体面劳动议程的政策框架
第二节体面劳动议程的国别计划
第三节体面劳动议程的政策启示
第六章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以“终身—全程”式农民工社会保护体系为依归
第一节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宏观目标、中观原则与微观建构
第二节宏观目标
第三节中观原则
第四节微观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从“青椒”到“中焦”的生命历程与本书的难产史
附件1东南沿海四地(苏州、泉州、温州与东莞)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
附件2福建省内三地(福州、厦门、泉州)流动农民工调查问卷
附件3福建省内三地(龙岩、南平、三明)返乡农民工调查问卷
附件4东南沿海四地新生代农民工访谈提纲
附件5生命历程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与返乡决策访谈提纲
附件6福建龙岩、南平、三明返乡农民工群体访谈提纲
附件7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流动农民工群体访谈提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