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与我的瞬间

历史与我的瞬间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梁鸿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14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家、学者梁鸿的文化随笔集,是梁鸿近年思索、阅读,回望家庭人生,紧随文学文化现场形成的文字结集。于书斋中思索,实地中行走,第一辑讲述的都是关于家庭、成长、时光的点滴,少女的梁鸿到成熟的梁鸿。第二辑以国外经典文学作品为引导,阐释了有关爱、情感、死亡等严肃话题,新鲜的阅读笔记。第三辑则探讨了部分国内作家作品,海外华文作家作品,涉及文化表达、语言学、身份认同,以及“Metoo”运动等女性话题,题材跨越广阔。
作者简介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短篇故事集《神圣家族》。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等多个奖项;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辑 归来与离去
家的地理
我们吴镇
历史与我的几个瞬间
书斋与行走
归来与离去
一次回家
“在地”农民
黑洞与灰烬
艰难的“重返”
第二辑 文学在树上的自由
爱的形式
你没事吧,妈妈?
死亡的维度与关于世界的想象
与大师的瞬间相遇
文学在树上的自由
铁皮鼓、黑暗军规与纯粹精神
恶毒马尔克斯
白痴、疯子与先知
两个书单
小说的写法:契诃夫和纳博科夫
小说的写法:三部书
小说的写法:女性的书写或关于女性的书写
第三辑 千江有月,万里无云
如何寻找传统的现代性
遗失的身体、语言和镜像中国
千江有月,万里无云
从“声、色、气、味”说起
土地的黄昏
个体乌托邦的追求与困境
“煦”之痛
花街的“耶路撒冷”
“塑造”乳房
沉默之海
性别意识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意识
摘要
     家的地理 夜晚黑黢黢的。天空一动不动,乌青的蓝色,没有星星,没有月亮,连空气都是黑暗的。房屋后面那棵高大的毛构树,四处张扬的枝条覆在房屋的顶部,似一只正向房屋内部窥探的怪兽。凝神盯视,屋顶从黑暗中显露出来,然后是倾斜的屋架,青瓦在黑暗中泛着一点微光。接着,长长的房屋的轮廓冲破阴影,矗立在我面前,笨拙而严肃。房屋是灰黄的土的颜色,除了青的瓦,木的门,一切都是灰黄的。即使在黑暗中,那颜色依然存在。万古长存。 我似乎站在另一个空间,充满迷惑而又清晰地看着这房屋慢慢呈现,看那房子里的人在活动。父亲和他的一个朋友,坐在堂屋昏暗的灯光下,抱着腿,整夜整夜地聊天;母亲躺在后墙的阴影中,永远躺着;姐姐们相互拥抱着躺在那张专享的大床上,做着不知什么颜色的梦;而我,因为麻疹,被幽闭在由被单围成的狭小空间里。足足一个月时间,不能见光,不能被风吹,不能见任何人。我学会了在黑暗中识别事物,在黑暗中想象生活,在黑暗中,把一面墙壁涂满了字符。 黑暗逐渐褪去,弥漫在我眼前心中的那团雾慢慢消失,我看到了房屋旁边的那个小厨房,看到了院子,院子里的枣树、椿树、苦楝树,看到院子前面那更土色的房屋和正在酣睡的邻居。然后,我看到了村庄、坑塘、湍水与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在这广大的时空中,那笨拙而严肃的房屋是我的家。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家,第一次意识到家的地理位置。 八岁那年,好吧,也许是九岁,我离开家,到父亲的朋友那里,另外一个村庄的一户人家住了一段时间。那个村庄离梁庄有十来里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较长时间在外生活。我不曾记得。 在那个村庄,我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我记得那些温柔。那家母亲,非常瘦弱,勉强对我笑着,每天在厨房里忙碌。那家姐姐,同样瘦弱,大大的眼睛里却是倔强的神情,闪着火花,仿佛就要把自己或什么东西燃烧掉,让人莫名害怕。那个姐姐经常出现在我家,和我父亲商议着什么,一连几个小时,一连几天。有一次,那个姐姐晕了过去,父亲俯身抱着她,我看见了父亲的脸,我有些不理解,但却很受震动,有点慌乱。我不喜欢那个姐姐、她身上的强悍和脆弱,还有她和父亲在一起时的那种气息。那家哥哥,一个沉默的年轻人,时刻关注着我,给我找小伙伴,带我到村庄外面玩,给我拿不知从哪儿来的发皱的水果。我忘了是什么水果了,但那发皱发黑的表皮的形状却记得很清楚。我记得他忧愁的黑眼睛,和他黑色的眉毛几乎连在一起,像一片海,能让人淹死在里面。也许是时间过去太久,而那黑又太鲜明,眉毛和眼睛之间的空间消失了,记忆里只有那片海。 是晴朗的春天。三问狭小低矮的土屋,房顶中间的瓦已经下陷,好像大波浪一样,游动到另一端,有点倾斜,但仍然没有丧失安全感。灰黄色的院子,有几只鸡在地上啄食,一边悄声“咕咕”地互相叫着。几株月季长在墙根,开着深红的花,怯生生的。隔着低矮的院墙往外看村庄,好像是一连片灰色的梦,同样的房屋,房前屋后是几棵歪脖柳树、榆树或槐树,田野是平的,只有树和屋顶形成空间的起伏的形态。空气轻清上扬,我无端觉得有些孤独。像往常一样,我让自己陷入定格状态。站在一个地方,呆呆地盯着某个事物,一片被风卷起的树叶,一粒上下飘游的灰尘,一只摇晃脑袋快速啄食的鸡,我盯着它们,好像在理解它们,但实际上也只是盯着而已。这是我从很小就开始玩的游戏,我喜欢让自己沉浸在一种状态里面,外表呆滞寂静,心里却在不断抓住,失去,再抓住,再失去。 那家哥哥清晨起来就在院子的两棵槐树间忙碌,拿着一根很粗很长的麻绳,爬到树干的中间,绑上,下来,然后,拿着绳子的另一端,绑到另一棵上。试了试,再爬上去,再往高处绑。他沉默地忙着,有时候看一眼在发呆的我,继续忙碌,好像带着一股子决心,一定要完成这项工程。 他邀请我去坐。那个简陋又结实的秋千架,中间那块厚实的木板被牢牢地捆住,他已经试坐了好几次。我不记得自己是否喜悦,但肯定是喜悦的。从来没有人这样专门为我做过什么,一个清晨和一个上午的专心巴结,迟钝的我虽然还不会特别感动,但看着渐渐成形的秋千和那个哥哥的眉毛,我应该是喜悦的。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