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尘封的历史 汉学先驱邓嗣禹和他的师友们
字数: 34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彭靖
出版日期: 2020-10-01
商品条码: 978750477002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该书作者彭靖,以其外祖父邓嗣禹先生的人生经历作为主线,将众多留美学者与燕京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串连在一起,揭示了这些著名学者在西方世界不为人知的交往与学术成就,在世界文学、历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们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感人事迹。该著作所考证出的众多史实,可为国内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丰富、可借鉴的史料。
作者简介
彭靖,邓嗣禹外孙,教授级高工、管理学博士,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邓嗣禹全集》主编,担任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经信委、财政局评审专家。曾在大连、上海等地国内有名企业、上市公司,历任常务副总裁、总裁助理职务,曾任北京大学、香港国际商学院特聘(客座)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内“中山讲堂”“天一讲堂”“龙江讲坛”“泰达文化大讲堂”等特邀嘉宾。38岁时获得正高职称,2017年1月曾入围“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杰出人物”。近年,主要从事东方管理理论、科举制度、美国汉学家研究,并开展相关讲座。在国内外出版有《家国万里:邓嗣禹的学术与人生》《一代英才邓嗣禹》《家国万里:中国历史的海外观察》《尘封的历史》等多部著作,译有《重访中国》等书籍。曾获“第十届丁玲文学奖”提名奖;散文《井冈山传奇》荣获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家国万里:邓嗣禹的学术与人生》入选“2014年不应该错过的108本好书”。
目录
01燕大师友往事/1
冯友兰的燕大往事3
顾颉刚与邓嗣禹在燕京大学的岁月/9
教会大学目前的一座丰碑/17
洪业对燕京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贡献/20
斯诺在燕京大学鲜为人知的往事/27
02典籍英译/31
林语堂:鲜为人知的《红楼梦》译著与红学情结/33
《中国哲学史》——联结中美的学术纽带/38
李剑农与英文版《中国近百年政治史》/44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英译本背后的故事/49
《颜氏家训》英译本及其传播意义/51
03大师风采/59
裘开明:美国第一位华裔图书馆馆长/61
邓嗣禹口述:胡适在芝加哥大学首次讲述中国思想史内幕/67
胡适聘我在北大任教/73
邓嗣禹:中国科举学领域的“陈景润”/80
他们令芝加哥大学成汉学重镇/87
赵元任、胡适、费孝通、金岳霖等给美军上课/95
胡适与邓嗣禹在20世纪40年代的交往/103
裘开明与邓嗣禹未刊往来信札/112
钱存训、邓嗣禹往来信札/130
杨联陞与邓嗣禹:在美国的学术交往与汉学研究/137
追忆钱存训先生/150
林语堂: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的多彩人生/155
赛珍珠、海明威如何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68
胡适故居:留给上海的遗憾与期待/177
04费正清研究/183
胡适对青年费正清的影响/185
费正清与中国鸦片战争研究/188
“二战”期间费正清夫妇推动中国学者访美始末/197
邓嗣禹与费正清50年合作内容/205
费正清首部中文著作出版始末231
05师友佳话/237
吴文津:费正清“三顾茅庐”请来的馆长/239
顾立雅与邓嗣禹:美国第一代汉学家鲜为人知的学识与交往/246
《清代名人传略》谱写中美两代史学家交谊佳话/258
《明代名人传》续写中美史学家合作佳话/264
邓嗣禹与芝加哥大学早期中文教学/271
邓嗣禹与贝德士之间的一场激烈争辩/281
威廉·麦克尼尔:奥巴马总统颁发过大奖的历史学家/289
附录/299
胡适出生地考证/301
四十年间翻天覆地变化的科举/306
邓嗣禹《张喜和1842年南京条约》前言/315
后记/317
摘要
冯友兰的燕大往事 燕京大学在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教会大学相比,燕大成立的时间较晚,却一跃成为“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其内在动因值得学者们去探究。冯友兰是我国有名的哲学大师,他的哲学史名著《中国哲学史》也正是在燕京大学时期开始创作的。但目前国内出版和发表的书籍与文章,对冯友兰在这一时期的活动很少提及。2013年8月出版的《燕京大学:1919--1952))一书(陈远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对燕大哲学系与冯友兰在燕大任教方面的内容则只有只言片语。而论及冯友兰在燕京大学早期的活动,对研究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形成,探究燕京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6年2月,应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美国学者博晨光(Lu。ius ChapinPorter,1880--1958年)的邀请,冯友兰来到燕京大学。当时博晨光还兼任燕大的校务委员会委员。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文时,与正在哥大学习的冯友兰相识。博晨光到燕大后,聘请冯友兰任哲学系教授兼燕京研究所导师。冯友兰在燕大任教两年半(1926年2月至1928年8月),讲授中国哲学史。这两年多的时间,奠定了冯友兰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方向。一后来多次再版、流芳千古的冯著《中国哲学史》一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笔者外公邓嗣禹于1928—1937年,在燕京大学学习与任教,曾聆听过冯友兰的哲学课程。受冯先生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于1931年曾在《北平晨报.学园》发表过一篇《儒家之社会政策》的文章。该文章经译成日文后,还曾刊载于日本学术刊物上。 初创的燕大位于北京城东南的盔甲厂,校舍狭小,教师和学生为数不多,学校设备简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冯友兰来到燕京大学的时候,该校在北京西郊的新校园还没有修建好,仍在北京城内授课。据《燕大周刊》描述,课堂分布在城内盔甲厂的几栋旧楼里,全校有336个男生,94个女生,教员中有52个是外国传教士,其余28个是中国人。那时的燕大,只不过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教会大学。当时的北京教育界也是非常困难,为数不多的教育经费也被军阀们挪用了,许多学校经常仅能发几成的工资。有一个教授,同时在四个大学里兼课,可是到了年底,四个大学都发不出工资,被称为“四大皆空”。当时在北京,被教育界人士所羡慕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所是清华大学,另一所是燕京大学,只有这两所学校教师每月的工资照发。 1919年,燕大的、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1876—1962年)担任燕大校长,从1922年起,15年内他10次漂洋过海,以传教士的虔诚、教育家的执着为学校募集捐款,将一所曾以蜗居面貌出现的学校,迅速建成中国乃至世界好看丽的校园。几年后,燕大迁入了西郊海淀美轮美奂、湖光塔影的新校园。据说,新校址是在清朝王公的一所废园基础上修建的。这座园林原名“淑春园”,曾是乾隆的宠臣、大贪官和坤喜爱的园子,民国初期被陕西军阀陈树藩占有。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介绍:“燕京得到这个地基以后,就在美国募捐。谁能捐出一座楼的建筑费,这座楼就以他的名字为楼名。对着西校门的那座楼,原来名叫‘贝公楼’,据说是有个叫Baker的人捐建的,这座楼的规模比较大,是燕京的主楼。”司徒雷登买下地基之后,十分下功夫地将一座美丽的新校园建设于此。校园内大量采用了被焚毁后的圆明园石料和石雕,作为装饰材料。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燕大被撤销,燕大校址成为北大校园。不少圆明园的遗物,如一对精美绝伦的汉白玉华表、一对雕刻精美的麒麟、一方雕龙的“云阶”等,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北大的校园里。 校址和资金的解决,为燕大的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真正让燕大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教会大学跻身为一流大学的,还是其学术水平的迅速提升,以及为此付出努力的一流学者们。早期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教师以外籍为主,中国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司徒雷登认识到,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要把燕大办成一流大学便无从谈起。为此他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为燕大招募人才。首先,他针对过去教会学校所有教师都由教会组织委派的惯例,向纽约托事部提出申请,要求给燕大聘请教师的自主权;其次,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燕大任教,司徒雷登决定不过问教师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和学术观点,只要有真才实学,具备任教资格,燕大都可聘用;最后,司徒雷登决定从燕大自筹经费中拿出一笔钱,大幅度提高中国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与外籍教师同工同酬。 在刘廷芳和洪业相继来到燕大的第二年,燕大宣布正式实行中西籍教师待遇均等。教授的月薪与校长等同,定为360银圆,1929年吴雷川先生担任校长,校长月薪改为500银圆,司徒雷登改任校务长,仍与其他教授一样领着360银圆的月薪。司徒雷登的这些举措,吸引了一大批在学术界深有影响的大师来到燕园。到20世纪30年代,燕大已是大师云集,在从国外归来的博士、硕士中,除了冯友兰之外,还有洪业、吴文藻、雷洁琼等;在国内享有盛名者,如陈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