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研究

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研究

  • 字数: 2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冬利,蒋舟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62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研究》从儒家文化里,捕捉到“民本社会治理”这一研究视角,在对儒家民本思想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控制论等层面的展开论述中,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的本质与特质被较为完整地展现出来,并与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合法性基础、参与模式等相呼应,从而形成儒家民本社会治理“德政”“礼法”与“选贤”三位一体的实践特点。《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研究》立足中国国情,植根乡土社会,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智慧,为创新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治理理论与路径选择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目录
绪论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二选题缘起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视角与路径
五研究的核心命题
第一章儒家民本思想与传统中国社会治理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一“民本”范畴的缘起与“民本思想”的逻辑结构
二传统中国社会治理民本的实用理性维度
第二节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与民本源流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治理与“民本”初轫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治理与“民本”雏形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治理与“民本”百家思潮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治理与民本向民主的转折
第三节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理念及治理文化的形成
一“道”: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理念的基本特质
二“家国同构”: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的结构分析
三“德主刑辅”: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文化的形成
第二章以民为本:儒家民本思想的本体论论证与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儒家民本思想的本体论论证:政治哲学上的论证
一“天命观”之外在性:天命与政命的博弈与联姻
二“人性论”之内在性:性善说与性恶论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政治科学上的推论
一“上达天道”——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以“天民合一”为逻辑起点
二“中及世事”——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以“天礼合一”为逻辑中介
三“下通人性”——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以“天人同性”为逻辑归宿
第三章政在养民:儒家民本思想的价值论论证与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以义统利”:社会治理责任主体的塑造及辩证
一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义利统一的辩证
二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义利互动的取向模式及其变化
三实现义利统一的关键:社会治理责任主体的塑造及辩证
四实现义利统一的核心:社会治理“以义统利价值观的导向”
第二节“善政养民”:民本社会治理“德”与“善”的价值导向
一“为政以德”:“为民父母”责任伦理的形成及理论逻辑
二“止于至善”:民本思想是“行善政”的本质所在
三“权力之善”:民本思想是“善行政”的价值诉求
……
第四章礼乐政刑:儒家民本思想的控制论论证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向度
第五章选贤与能:儒家民本思想的方法论论证与社会治理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六章原旨与衍变:儒家民本思想的主体论论证与传统社会治理的根本缺陷
第七章突破之机:儒家民本思想与社会治理的现代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