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

  • 字数: 1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然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690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为研究视角,以载体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学科及其相关文化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落脚点,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基本概念、生成发展、典型样式、价值功能、发展现状以及建设路径等重要问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当代阐释
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概念的厘定
(一)文化
(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三)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界定
(一)伴随文化流变而易的客观存在
(二)负载价值意义的文化符号
(三)传递价值意义的媒介工具
三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
(一)意识形态性与审美形象性的有机统一
(二)稳定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三)区域性与共通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生成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历史生成
(一)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爱国主义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契合
(二)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外在契合
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时代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发展的动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发展的形态演进
三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发展趋势
(一)超越时空圃限的科技化
(二)多样融合共生的综合化
(三)普遍参与在场的大众化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样式
一符号体系
(一)语言文字: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始文化载体
(二)建筑场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固态文化载体
二组织体系
(一)大众传媒: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文化载体
(二)规章制度: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力文化载体
(三)榜样人物: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文化载体
三仪式体系
(一)文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文化载体
(二)节日: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文化载体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价值功能
(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内在价值
(一)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的完整性
(二)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实效性
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外在功能
(一)存储文化,唤起公民文化记忆
(二)选择文化,塑造公民文化身份
(三)传播文化,寻求公民文化认同
(四)整合文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三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价值实现的逻辑前提
(一)反映社会主导价值观
(二)满足教育对象需要
(三)重视自身包装推介
(四)把握大众社会心理
四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集成优化的原则
(三)继承与创新统一的原则
(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统一的原则
第五章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发展现状
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与时俱进的扩容发展
(二)与日俱增的辐射面与影响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思想内容遭遇异质文化的冲击
(二)建设发展遭遇文化异化的阻滞
(三)价值功能遭遇客观要素的解构
第六章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
一辩证处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关系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三)文化加载与文化卸载的辩证统一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群体文化建设
(一)家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学校文化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载体
(三)单位文化是培育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载体
(四)朋辈群体文化是濡染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力量
(五)精英群体文化建设是国家机器正常运作的核心保障
三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独特标识
(一)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坚守与发扬革命文化
(三)繁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选文化
四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社会动力机制
(二)组织领导机制
(三)运行保障机制
(四)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