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理论与工程实践(精)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理论与工程实践(精)

  • 字数: 65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张春生//刘宁//褚卫江//张传庆//严鹏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849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水工隧洞工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与深埋围岩损伤相关的试验方案、理论方法、监测测试、现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深埋岩石力学特性与损伤特征、深埋围岩损伤演化规律与描述方法、深埋围岩开挖损伤区支护优化设计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着重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为其他类型深埋地下工程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也可作为水利水电、交通、矿山、国防等行业从事地下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教材。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围岩损伤机理及其演变规律
1.2.2 损伤的描述方法
1.2.3 损伤的影响因素
1.2.4 工程安全性评价方法
1.3 研究主要内容
1.3.1 损伤的力学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
1.3.2 损伤的非线性特征描述方法
1.3.3 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损伤围岩的现场测试方法和工程安全评价方法
1.4 主要依托工程介绍
2 深埋岩石损伤特征与力学特性
2.1 概述
2.2 岩石特征强度
2.2.1 启裂强度
2.2.2 片帮强度
2.2.3 长期强度
2.2.4 残余强度
2.3 特征强度的确定方法
2.3.1 特征强度的力学意义
2.3.2 启裂强度的确定方法
2.3.3 损伤强度的确定方法
2.4 深埋岩石无损取样方法
2.5 深埋岩石特征强度试验
2.5.1 大理岩变形破坏特征
2.5.2 损伤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2.5.3 典型岩石的特征强度分析
2.5.4 围压对特征强度的影响
2.6 深埋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2.6.1 变形特征
2.6.2 扩容特征
2.6.3 破坏特征
2.7 深埋岩石力学特性与描述方法
2.7.1 大理岩的基本力学特性与工程意义
2.7.2 大理岩力学特性和破裂特性描述
2.7.3 大理岩特性的细观非连续描述
2.8 本章小结
3 深埋岩石损伤特征检测与试验方法
3.1 岩石损伤特征检测
3.1.1 损伤检测方法简介
3.1.2 声波检测
3.1.3 CT扫描方法
3.1.4 声发射测试方法
3.2 岩石损伤程度试验
3.2.1 试验背景
3.2.2 试验方案
3.2.3 岩样预损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3 岩石损伤控制加卸载试验
3.3.1 岩样制备
3.3.2 试验设备
3.3.3 试验方法
3.3.4 试验成果
3.4 本章小结
4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的时间效应
4.1 时效破坏的现场表现
4.2 时效破坏试验
4.2.1 试验设计
4.2.2 时效破坏试验结果分析
4.2.3 影响因素
4.3 水压一应力耦合时效破坏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过程
4.3.3 岩石时效破坏变形及破坏分析
4.3.4 孔隙水压力作用分析
4.3.5 试验结论
4.4 时效破坏的数值分析
4.4.1 研究概况
4.4.2 应力腐蚀模型
4.4.3 短期破裂损伤特征分析
4.4.4 长期破裂特征
4.5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时间效应模拟
4.5.1 模拟方法说明
4.5.2 损伤随时间演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5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5.1 研究进展
5.1.1 损伤力学理论
5.1.2 数值分析方法
5.2 深埋围岩损伤的力学模型
5.2.1 模型说明
5.2.2 小尺度岩石损伤力学模型
5.2.3 大尺度岩体损伤力学模型
5.3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特征分析
5.3.1 深埋围岩损伤特征
5.3.2 损伤区特征描述
5.3.3 基于连续方法的损伤深度分析
5.3.4 基于非连续方法的损伤深度分析
5.4 结构面影响分析
5.4.1 平行于洞轴线的陡倾结构面的开挖响应
5.4.2 垂直于洞轴线的陡倾结构面的开挖响应
5.4.3 缓倾结构面开挖响应
5.5 本章小结
6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现场原位试验
6.1 原位试验简介
6.1.1 原位试验的发展
6.1.2 部分研究成果
6.2 锦屏二级深埋隧洞原位试验方案设计与论证
6.2.1 原位试验方案
6.2.2 原位试验内容
6.2.3 原位试验方案论证
6.3 原位试验监测设备及安装测试步骤
6.3.1 监测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6.3.2 监测仪器安装测试步骤
6.4 原位试验监测方法与原理
6.4.1 声波监测
6.4.2 声发射监测
6.4.3 围岩应力监测
6.4.4 围岩变形监测
6.5 原位试验监测成果
6.5.1 声波监测成果
6.5.2 声发射监测成果
6.5.3 围岩应力监测成果
6.5.4 围岩变形监测成果
6.6 深埋围岩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6.6.1 强度包络线
6.6.2 应力演化特征
6.6.3 裂纹演化特征
6.6.4 损伤区特征
6.7 本章小结
7 深埋隧洞开挖损伤区检测与解译
7.1 深埋围岩开挖响应特征
7.2 深埋隧洞开挖损伤区特征、
7.3 深埋隧洞开挖损伤区检测
7.3.1 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
7.3.2 锦屏辅助洞开挖损伤区检测结果
7.3.3 锦屏引水隧洞开挖损伤区检测结果
7.4 深埋隧洞开挖损伤区特征解译
7.4.1 开挖损伤区分区特征分析
7.4.2 内、外损伤区形成机理分析
7.4.3 损伤区孕育的时间效应
7.5 本章小结
8 深埋围岩安全性态的监测与测试
8.1 常用监测和测试方法
8.2 锦屏二级深埋大理岩监测成果分析
8.2.1 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8.2.2 锚杆应力监测成果分析
8.2.3 声波测试成果分析
8.2.4 综合分析与评价
8.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