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构

建构"小说" 中国古体小说观念流变

  • 字数: 3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郝敬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460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专门讨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古体小说”,即主要著录于子部小说类的非白话小说,力避西人观念影响下的现代小说观念,从“古体小说”这一中国传统文类出发,考察古人相关认识的变化,对其特性和内涵的框定及流变,还原历史实相,颇多创新之处。
作者简介
郝敬,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重点项目、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数项,在《文学评论》等社科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报等转载转引,出版有学术专著《双芷斋论中古小说》等。
目录
序/巩本栋
厘清古代小说观念,完善小说研究标准(代绪论)
第一章层累的迷雾——小说起源辨正
第一节神话非小说之起源
第二节诸子寓言非小说之起源
第三节先秦小说的面貌与特征
第二章错位中的生长——秦汉时期小说学的初建
第一节“小道”与“可观”之辞——汉代小说学的建立
第二节子史的错位与游移——小说观念形成初期的再思考
第三章新变的萌发——魏晋时期的小说发展
第一节“俳优小说”——小说称谓的第一次泛化
第二节实录与虚构——史书的创新与小说的坚守
第四章禁锢与破窠——南北朝时期的小说流变
第一节南北朝时期小说观念
第二节刘宋时期对魏晋小说观念的接受——以《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小说为例
第三节以史证小说的尝试——《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第四节萧齐时期文论中的小说观念——《文心雕龙》小说观念辨析
第五节禁锢与破窠——阮孝绪《七录》小说观念的二重性
第六节《文选》不录小说辨
第七节重论殷芸《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杂传对小说文体流变的影响
第五章巨变前夜的沉寂——唐人小说观念的最终确立与衍化
第一节《隋书·经籍志》与唐人小说观念的最终确立
第二节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刘知幾《史通》“小说”辨
第三节唐人注疏与小说认知——以《史记》“索隐”“正义”和《文选》李善注为例
第四节后《隋书·经籍志》时期的唐代小说观念
第五节唐人小说观念在域外的传播——以《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为例
第六章叙事之花的绽放——宋人对汉唐小说观念的突破
第一节宋人对唐人小说之学的重建
第二节唐传奇名实辨
第三节宋人对小说观念的接受——以杜诗赵次公注引小说为例
第四节宋代小说指称的进一步泛化与研究方法——“牛郎织女”非殷芸《小说》佚文考
第七章明清古体小说观念的学术旨归
第一节明代古体小说观念的持续开拓——以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为例
第二节清代古体小说观念的汉唐之风——以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例
结论与馀论
附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小说书考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