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约翰·克里斯朵夫(英汉对照)/床头灯英语5000词读物

约翰·克里斯朵夫(英汉对照)/床头灯英语5000词读物

  • 字数: 2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罗曼·罗兰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82822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套读物均由美国作家执笔,以流畅的现代英语,用5500个常用的英语单词写成,语言现代、地道、标准、原汁原味,而且通俗易懂。该读物优选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风貌,而且难度适中,适用于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的读者。床头灯英语5 000词系列在语言上更具有原汁原味的特色,是通向英语自由境界的阶梯。对于难以理解之处,均有注释。本套读物在书目选择上,精选了国外十多部值得你一生去读的文学作品。故事里有人,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冲突和调和。走进一部英文作品,你实际上就生活在了一个“英语世界”里,这套读物真正帮你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生活化。读这些作品不但可以掌握英语,而且可以积淀西方文化,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全系列图书配有高质量的音频。
内容简介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有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赵凤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处理教学法,英语教学艺术手法,功能语言学。教学的蛀牙内容为外国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启发学生通过创设环境进行任务型学习,曾多次发表论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评》《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法》等。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黎明
第一章 开端
第二章 痛苦
第三章 发现
第二部分 清晨
第一章 约翰·米希尔之死
第二章 奥多
第三章 弥娜
第三部分 少年
第一章 于莱之家
第二章 萨皮纳
第三章 阿达
第四部分 反抗
第一章 松动的沙土
第二章 陷落
第三章 解脱
摘要
     第一部分 黎明 第一章 开端 屋后传来潺潺的河水声,雨水一整天都在敲打着窗户,一股水流沿着玻璃的裂痕蜿蜒流下。室内显得有些昏暗和沉闷。 初生的婴儿在摇篮里扭动。 虽然老人进来时把靴子脱在门外,但他走路的时候地板还是嘎吱作响,孩子哭了起来。母亲从床上探出身子抚慰他,祖父摸索着点起灯来,免得孩子夜里醒来时害怕。 灯光照亮了老约翰·米希尔红红的脸、粗硬的白须、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走近摇篮,鲁意莎示意他不要走得太近。她淡黄色的头发看上去差不多像白色的,面容憔悴,她不胜怜爱地瞅着孩子。 孩子醒来,哭了,惊慌的眼睛在那儿乱转。哦!漆黑的一片、突然照过来的灯光,多可怕啊!他没有力气叫喊,吓得不能动弹,睁大眼睛,张大嘴,只在喉咙里喘气。他脸上与手上的皮肤是棕红色的,还有些黄黄的斑点。 “天哪!”老人语气很肯定地说,“他太丑了!” 鲁意莎好似挨了骂的小姑娘。约翰·米希尔用余光觑着她,笑道:“你总不至于要我说他好看吧?说了你也不会相信。得了吧,这又不是你的错,小娃娃都是这样的。” 她把手臂伸过去,对老人说道:“给我吧。” 老人照例先发表一通议论:“孩子哭时不该迁就他,你应该由着他哭。”可是他还是走过来,抱起婴儿,嘀咕着:“从来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孩子。” 鲁意莎迫不及待地接过孩子搂在怀里。她瞅着他,既羞怯又欢喜地笑了笑。 “哦,我的小乖乖!”她羞愧地说,“你多难看!多难看!我多疼你!” “好儿媳!”约翰·米希尔说,“别担心了,他还会变呢。即使丑也没关系,我们对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做个诚实的人。”接着,约翰·米希尔在椅子上微微—仰,加重语气说:“做个正人君子才是好看的事。” 他沉默了一会儿,想着要是把这意思再阐述一遍是否不太合适;但他再也找不到话可说。沉默了半天后,他生气地问:“你丈夫怎么还不回来?” “我想他在剧院里吧,”鲁意莎怯生生地回答,“他要参加预演。” “剧院的门都关了,我刚路过那儿,他又扯谎了。” “没有。别老是埋怨他。也许我听错了。他大概在学生家上课吧。” “那也该回来啦。”老人不高兴地说。他踌躇了一会儿,很不好意思地压低了声音问道:“是不是他又……?” “没有,父亲,他没有。”鲁意莎抢着回答。 老人瞅着她,她避开了他的目光。 “这不是真的,你骗我。” 她悄悄地哭了。 “哎哟,天哪!”老人一边嚷一边往壁炉上踢了一脚。拨火棒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把母子俩吓了一跳。 “父亲,算了吧!算了吧!”鲁意莎说,“您会把他弄哭的。” “我造了什么孽,生下这么个酒鬼儿子?我这一辈子过的什么日子啊,省吃俭用的,真是受够了!可是你?你难道不能阻止他吗?老天呀!这是你的本分啊……你应该把他留在家里的!……” 鲁意莎哭得更伤心了。“别埋怨我了,我已经够伤心的了!我已经尽力了。您真不知道我自个儿在家的时候有多害怕!好像老听见他上楼的脚步声,然后我等着门开。想到这个我就难过死了!” 她抽抽噎噎地在那儿哆嗦。老人开始慌了,走过去用手摸着她的头:“得啦,得啦,别怕,有我在这儿呢。” 为了孩子,她静下来勉强笑着:“我不该跟您说那些。” “我可怜的孩子,是我难为了你。” “那只能怪我,”她说,“他不该娶我的,他一定后悔曾经做过这件事。” “后悔什么?” “您明白得很,当初您也因为他娶了我而生气。” “别再说啦,当时我的确有点伤心。我这么说可不是怪你,像他这样一个在我的精心养育之下成长的年轻男子,又是位优秀的音乐家,接近可以攀一门体面的亲事,用不着追求像你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既不门当户对,也不是音乐界的人。姓克拉夫脱的一百多年来没娶过一个不懂音乐的媳妇!可是你非常清楚,我并没有恨你;自从了解你以后,我就喜欢你。而且事情一经决定,也用不着再翻什么旧账,只要老老实实地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P5-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