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花街子

花街子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曾宪国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516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重庆沿江码头中的储奇门与南纪门之间有一条叫花街子的街,是众多小街中的一条,相对于解放西路这条马路来说,它躲在其身后,是条货真价实的背街。与相邻的十八梯、厚池街、凤凰台、守备街、回水沟这些街相比,它又是最短的。短到什么程度?你若点燃嘴上的烟,呼出的烟子还没在嘴边散去,街就走完。即便如此,住在这里的人却并没觉得短小。他们一说起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脚下这块土地,往往会抬手把周围一画,说这一片都是花街子。那意味着,重庆城除了上半城的解放碑那一片外,大的地方就数这里了。不仅住在这里的人们这样认为,连一些生意场所也如此。例如,十八梯农贸市场,它不在十八梯,却在花街子;南纪门劳务市场,它不在南纪门,也在花街子。 其实,人们都晓得这里的各条街的名字,都清楚每条街的界线,但就是要这么喊、要这么想——花街子。 ——曾宪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重庆著名作家曾宪国的中篇小说集,以重庆渝中区一条真实的小巷“花街子”作为书名,由《入戏》《弥合》《别无他求》《南麻布的家》等四部中篇小说组成。其中,《入戏》讲述的是张长寿夫妇收养陪舞女邱小惠为干女儿的故事;《弥合》写的是退休教师罗长贵丧妻后,与儿子不断产生误会,在追忆往事后,父子俩用亲情弥合因悲痛产生的隙缝;《别无他求》写的是老年丧偶的李渝山不顾女儿反对,勇敢追求幸福,与知己易华展开的一段黄昏恋;《南麻布的家》叙述了叶紫云带着小女儿随夫赴东京工作,房东松花奶奶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的故事。这些作品都着眼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虽然主人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在时代的变化中,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作者简介
曾宪国,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篇小说集《嘉陵江边一条街》、中短篇小说合集《人市》、长篇小说《雾都》《门朝天开》。
目录
重庆下半城:一个人的小说版图
第一篇入戏
第二篇弥合
第三篇别无他求
第四篇南麻布的家
后记
摘要
     一 大浪淘舞厅有跳神。跳神——舞哥们的行话——说的是舞女。 万人迷就是跳神。 跳神陪跳收费,论曲算。曲子有长有短。对舞哥来说,跳到曲长的,赚了,跳到曲短的,运气不好,全凭随机。跳神的赚和运气则相反。 这里的跳,身子要贴紧,相拥的那点文明礼仪被舞哥用票子磨灭了,他的手还不听招呼。不过,只要不过分,跳神一般都认,因为双方都把跳舞看作是生意。跳神自我宽慰,男人找钱靠力气,我们靠身子,怕啥子怕,肉,摸不蚀。 跳神进场装扮,都有一套程序。她们不是影视明星,没有自己的化妆室,只能租舞厅进门处的铁皮储物柜。在开场前的几分钟,她们陆陆续续进场,用套在手腕上的有编号的钥匙,打开衣柜换行头,站在或蹲在柜前,对着柜里面的镜子梳妆打扮。即使她们挨得很近,互相也从不攀谈,各自保护着各自的那点隐私。她们对脸上的妆,是一点不会马虎的,不仅为生意,还求个自我欣赏。浓妆艳抹,粉厚得不怕掉渣;身上尽量少穿,寒冬腊月再冷,该露的要露,就是不该露的,也要搞得似露非露。昏暗光线下要舞哥们两眼发亮,提神醒脑。 跳神陪一曲五块,这是大浪淘不成文的规矩。万人迷却要收十块。别的跳神,价钱便宜,屁股下的板凳坐得发烫,万人迷贵一倍,曲曲却不落空,舞哥们等她还得排队。一个女人长得怎么样,其实不用久看,普通人都能知晓,更不用说眼光有毒的舞哥了。万人迷却特别,不化妆,淡妆也不化,素面上舞场。 万人迷来自哪里,本来不值一提,但由于鹤立鸡群,就值了。她来自巫山,那里的大山里,蜿蜒着一条河,叫巫河,巫河有巫术,将一派秀美风光化入一川流水,印上沿河女人的脸盘,女子个个容貌姣好,水色粉嫩粉嫩的。巫河从万人迷家门口流过,近水楼台的女子,整个身子更是被滋润得山娇水媚,该凸的,该翘的,都恰到好处。 万人迷肯定不是她的真姓名,这不重要,大家都晓得,是舞哥们捧她,送的美名。说来,人怕出名猪怕壮,其后果,谁心里都明白。可万人迷不怕出名,却怕人缠。被人迷,是讨人喜欢,她正巴不得哩:遭人缠,是讨自己厌。这一点,她心里也明白。在讨舞哥们喜欢的同时,偏偏就有人来缠她,缠她的是牛滚龙。 牛滚龙是这一带有名的烂人。烂人,不是身上肉烂,是为人的章法烂、德性烂。不谈他在社会上的行为,单拿在大浪淘来说,进场五块的票钱,他也要混,每次进场必找万人迷跳三曲,只给一曲的钱,两曲白跳。这明目张胆地搅生意,万人迷拿他却没办法,对一个烂人,咬他屁股臭,啃他脑壳硬。这当然是一道摆在万人迷面前的难题。不过,叫她为难的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牛滚龙的跳又不同于那些舞哥,那些舞哥身上刷了胶水,挨着就粘上。牛滚龙抱着万人迷跳舞很绅士,相拥时距离只一拳,跳国标,却是夹生的。因此这种白跳和绅士,回数一多,就很伤万人迷的脑筋。拒绝,他拿了钱,且绅士;不拒绝,两曲白跳,误生意,钱受损失。两头为难的万人迷,真不晓得如何打发这瘟丧。考虑再三,万人迷将这伤脑筋的事,告诉了守门收票的王十块。 二 王是十块的姓,十块却不是名,十块是外号,缘于他的日常消费不超十块。这是他从进厂当学徒时开始养成的习惯。十块在他当时的月工资中占大头,既然这样,为啥要一次把它用出去?他喜欢将钱存银行,像小孩在沙河坝垒沙塔,垒得越高越有成就感。对这种成就感的追求,表现在他喜爱银行存折上增加的数字。都说,钱在他手上,能捏出水。都劝他,钱不用,留来做啥,到两脚一抻,人上天堂,钱却在银行,带不去,带去也不流通。王十块听了从不争论,一笑置之,认为那是那些不懂得钱的金贵的愚蠢之见,并断定这些人迟早会倒钱的霉。这种消费观下,他不仅管着自己,还管老婆。且不说买什么大的物件,连买一斤白菜也要报账。若哪笔用超了,他自己要蔫半天,觉得日子断了链,不成天日了。两口子为钱,嘴仗没少打,感情像钢丝,绷得又硬又紧。 王十块原是水管制造厂的翻砂工,厂子前年垮了,他成了失业人员。因他的德性,又失业,老婆就带着四岁的儿子,跟他打了脱离。那天,老婆带着儿子,陌生人一般从他身边离去。儿子不知情,不愿走,回头喊爸爸。 就是儿子的那声喊,动摇了王十块的顽固意识,回头看见了自己的愚蠢,是自己倒了钱的大霉。人还在世上,命运却跌落到了地狱,在银行里的钱,被老婆分走了一大半。他人财两空。这天,王十块哭了,哭得非常伤心。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