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赤子 余光中散文

赤子 余光中散文

  • 字数: 17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余光中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79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创作生涯的经典收藏 余光中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本书涉及行走、观点、创作、回忆四个向度的散文佳作,都是其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作品。 ★一次性“喂饱”你的散文 余光中的散文追求多元的弹性,语言文白互补、句法长短相济。既有古典的美学,又有现代的追求。风格明显,感染力强。读起来尤其能够领略汉语之美,此外还提供了不同语言下思维碰撞的灵感。让你一次看个够。 ★中小学生提高文学修养的有益之选 余光中是一位在创作中将汉字的结构和神魄发挥到高水平的文学大师,看他如何遣词造句,潜移默化唤起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面向忠实读者的典藏级别制作 余光中家属亲自审定篇目。打造市面上符合作者气韵,具有收藏价值的版本。 ★与另一册《乡愁:余光中诗歌》互为呼应 散文、诗歌一起品读,了解梁实秋所评价他的“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装帧设计考究 雅致大方,突出中国文化精神,同时融入西方设计理念。圆脊精装,纸张友好,适合珍藏。"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当代华语文学大师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散文题材涉及行走、观点、创作、回忆四个方面。追忆童年往事,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发表独到的文学观念……生活智慧、文化随感、风土人情,满满都是山河岁月的赤子情怀。本书包括《听听那冷雨》《塔》《登楼赋》《望乡的牧神》《思蜀》等名篇,其中《听听那冷雨》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横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维写作空间,尽显一代文豪刚柔兼济、融贯中西的非凡造诣。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文学家。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目录
行走
塔阿尔湖
逍遥游
听听那冷雨
四月,在古战场

南太基
登楼赋
不朽,是一堆顽石?
高速的联想
山东甘旅
观点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猛虎和蔷薇
楚歌四面谈文学
如何谋杀名作家?
幽默的境界
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创作
鬼雨
莎诞夜
下游的一日
焚鹤人
回忆
九张床
望乡的牧神
伐桂的前夕
思蜀
金陵子弟江湖客
摘要
     塔阿尔湖 一过大雅台,山那边的世界倏地向我扑来。 数百里阔的风景,七五厘米银幕一般,迎眸舒展着。一瞬间,万顷的蓝——天的柔蓝,湖的深蓝——要求我盈寸的眼睛容纳它们。这种感觉,若非启示,便无以名之了。如果你此刻拧我的睫毛,一定会拧落几滴蓝色。不,除了蓝,还有白,珍珠背光一面的那种银灰的白。那是属于颇具芭蕾舞姿但略带性感的热带的云的。还有绿,那是属于湖这面山坡上的草地,椰林和木瓜树的。椰林并不美,任何椰树都不美;美的是木瓜树,挺直的淡褐色的树干,顶着疏疏的几片叶子,只要略加变形,丹锋说,便成为甚具几何美的现代画了。还有紫,迷惘得近乎感伤的紫,那自然属于湖那边的一带远山,在距离的魅力下,制造着神秘。还有黄,全裸于上午十时半热带阳光下的那种略带棕色的亮晃晃的艳黄,而那,是属于塔阿尔湖心的几座小岛的。 如果你以为我在用莫奈的笔画印象派的风景,那你就误会我的意思了。此刻偃伏于我脚下的美,是原始而性感的,并非莫奈那种七色缤纷的妩媚。它之异于塞纳河,正如高更的大溪地裸女之异于巴黎的少妇。这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风景,正如菲律宾的女人所具的美,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阳光髹漆而成的一样。不知你注意过她们的肤色没有?喏?我怎么说呢,那种褐中带黑,深而不暗,沃而不腻,细得有点反光的皮肤,实在令我嘴馋。比起这种丰富而且强调的深棕色,白种女人的那种白皙反而有点做作,贫血,浮泛,平淡,且带点户内的沉闷感。 说起高更,丹锋的手势更戏剧化了。他是现代画家,对于这些自然比我敏感。指着路边椰林荫里的那些小茅屋,他煽动地说: “看见那些茅屋吗?竹编的地板总是离地三四尺高,架空在地上,搭一把竹梯走上去,凉快,简洁。你应该来这儿住一夜,听夜间丛林中的万籁,做一个海明威式的梦。或者便长住在这里,不,不要住在这里,向南方走,住在更南的岛上,娶一个棕色皮肤亮眼睛的土女,好像高更那样,告别文明,告别霓虹灯和警察,告别四面白墙形成的那种精神分裂症和失眠。” “像高更那样,像高更那样……”我不禁喃喃了,“来到这里,我才了解高更为什么要把他那高高的颧骨埋在大溪地岛上,而且抛掉那位丹麦太太,把整个情欲倾入棕色的肉体里……是吗?……不要再诱惑我了,You Satan!我有一个很美的妻,两个很乖的女儿,我准备回到她们的身边!” 游览车上的女孩们笑成了一个很好听的合唱队。到了车站,我们跃下草地,在斜斜的山坡上像滑雪者一般半滑行着。凉爽得带点薄荷味的南风迎面拂来,气温约在华氏七十度左右。马尼拉热得像火城,或者,更恰当地说,像死海,马尼拉的市民是一百万条咸鱼,周身结着薄薄的一层盐花。而此地,在海拔两千米的大雅台山顶,去马尼拉虽仅两小时路程,气候却似夏末秋初之际。阳光落在皮肤上,温而不炙,大家都感到头脑清新,肺部松散。 在很潇洒的三角草亭下,各觅长凳坐定,我们开始野餐,野餐可口可乐,橘汁,椰汁,葡萄,烤鸡,面包,也野餐塔阿尔湖的蓝色。画家们也开始调颜料,支画架,各自向画纸上捕捉塔阿尔湖的灵魂。在围观者目光的焦点上,丹锋,这位现代画家,姑妄画之地画着,他本来是反对写生的。洪洪原是水彩画的能手,他捕捉的过程似乎最短。蓝哥戴着梵高在阿尔戴的那种毛边草帽,一直在埋怨,塔阿尔湖强烈的色彩属于油画,不是抒情的水彩所能表现。有趣的是,画家们巴巴地从马尼拉赶来就湖,湖却闲逸而固执地卧在两千米下,丝毫不肯来就画家。出现在画纸上的只是塔阿尔湖的贫弱的模仿。而女孩子们窃语着,哧哧地笑着,很有耐心地看着。我想的是高更的木屐和史蒂文森的安魂曲,以及土人究竟用哪种刀杀死麦哲伦。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