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茶器 王朝瓷色一千年
字数: 19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滨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6806422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本书实景拍摄百余幅器物图片,囊括各地博物馆珍贵茶器作者用了三年时间,南来北往,寒暑无歇,参观各地博物馆,拜访专家,查找当年的史籍和遗物,跟各种各样的茶器匠人对话,一步一脚印地引领读者进入中国茶器的迷人世界,讲述从魏晋以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末,整整一千余年,王朝社会里的茶风民情、帝王茶事、茶路瓷政、国瓷贸易、海外影响等。▼全面解读千年以来中国茶器的历史流变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胎质更加细腻坚致,胎色呈灰或灰白色,基本不见气孔或杂质。器物多里外施釉,釉层均匀,釉色多呈青绿或青黄色,釉面浑厚滋润,如冰似玉,成为陆羽眼中“邢不如越”的由来。北宋汝瓷 汝瓷为人所称道的是它的色泽,它是一种胎质坚硬细腻、呈香灰色,釉色润泽、釉中据说加有玛瑙末的瓷器。它的釉色有月白、天青、豆青等,其中尤以天青和天蓝色为贵重。不独建盏 古往今来,宋朝几乎是专享追求黑色茶器美学的时代,但宋瓷的黑也绝不死板,而是空灵、深邃,看似朴素简单,其实意味深长。青花之瓷 宣德青花的画法是在实笔的细线条基础上,勾勒渲染一些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几乎是一笔勾成,有很大的艺术随意性,需要很强的功力,专家称这种画法叫作 一笔点画 。▼ 精装典藏从全书品质到装帧设计,作者均亲自把关,严谨校订。裸脊锁线精装,潘通色印刷,进口雅质纸,以松木纸浆为原料,拥有植物纤维,纸色护眼,精致双封呈现。
内容简介
茶器的发展,技艺是骨架,历史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本书以茶器的颜色为线索,讲述从魏晋以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末,整整一千余年,王朝社会里的茶风民情、帝王茶事、茶路瓷政、国瓷贸易、海外影响等。在激荡千年的苍莽背景下,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将读者们历来感兴趣却难以真正了解的的汝瓷、越窑、建盏、官窑、秘色瓷、青花瓷、高足杯等专有名词,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写活、写透,用现代人的视角穿越古今,为大众读者捧出一本十分耐读的茶文化图书,更为茶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专业的参考工具。
作者简介
周滨,作家,茶文化学者,传统文化研究者,原《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首席记者,中国共青团中央和茶业新闻奖获得者。发表《芳村三十年》《透视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之困》《西湖红茶风波记》《北京茶叶老字号的涅槃与重生》《当星巴克遇上中国白牡丹——福鼎白茶产业逆风飞扬启示录》等中长篇纪实报道,出版有《中国白茶——一部泡在世界史中的香味传奇》《美人诗里的中国史》,为图书《全国百佳茶馆经营指南》编委。
目录
第一章 邢窑白瓷
从隋朝开始,酝酿一个中国茶的盛世
茶事普及,催生了有名的隋代白瓷
贞观之治,邢窑白瓷的新高度
开元盛世,从宫廷到民间的白瓷路
第二章 越窑青瓷
南青北白,从何时开始的茶器说
秘色瓷,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五代十国,终凝成一段青瓷憾事
第三章 北宋汝瓷
《东京梦华录》背后的茶与器
北宋的文艺茶人宋徽宗
宋代茶道和汝窑的天青梦
狼烟突起处,汝瓷断人间
第四章 不独建盏
建州的禅茶、贡茶与茶风
建盏如何成为中国茶器的传奇
建盏之外,还有重量的黑茶器
第五章 南宋官窑
杭州遗梦,宋王朝的忧思换了人间
因茶而名打开的天下瓷路
盛世官窑,亦是大宋最后的荣光
官窑之外,不得不说的茶器瓷色
第六章 青花之瓷
元青花,马背民族带来的的审美
豪迈元青花的始末
罢废团茶的皇帝,拉开明青花的序幕
永乐青花瓷,人世间难忘的风情
宣德青花竟然是玩出来的艺术
晚明青花,颓废帝国最后的华丽
一定要把中国茶装进更昂贵的青花瓷
第七章 单色釉器
温柔的甜白釉,文人茶器的追求
从祭红到胭脂红,皇家茶器的较量
看祭蓝与娇黄,猜不透的人间茶事
多彩的中国茶器,王朝的最后风流
摘要
从隋朝开始,酝酿一个中国茶的盛世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春,暮色笼罩了江南。 江都城(今扬州市)内,琼花尚未开放,隋帝的行宫内却已是一片纷乱——刀光、血光、杂乱的脚步和女人的哭声结成了一团乱麻。就在这纷乱中,隋王朝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杨广被叛兵缢死。而事发突然,皇后萧氏只来得及带宫女拆了床板做棺材,草草把皇帝的尸体埋在了行宫的流珠堂下。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属于隋王朝的一页翻过,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正是这个短命的王朝,横亘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与唐宋盛世之间,成为联结中国茶文化史的一座虹桥。而被杀的隋炀帝杨广,如果以今日的角度来看,则不失为中国茶文化做出间接贡献的一员。 杨广在历史上名声不佳,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称帝后的三下江南,耗费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但正是因为这三下江南,自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至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结束,修出了一条“以洛(今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止余杭(今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它全长两干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 我们有必要说一说隋朝背后的天下。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似乎长安和洛阳,一直是隋唐两朝的双中心城市(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长安的华美与洛阳的富庶,流淌在学者文人璀璨的诗篇中,令人遐想与陶醉。但是在隋朝开国之初,形势却是严峻的。汉代长安城在历经。700多年战乱后,残破凋敝,连饮用水源都被污染,而且有水患之虞,不能承担皇城的正常功能,所以隋文帝杨坚便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龙首原以南的平原上建立新都,命名为大兴城。这块平原就是今天西安城及其郊区的所在地,比汉长安城面积大了一倍以上,是当时世界上设计最优选的都城之一。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年仅十三岁的杨广登上了历史舞台,他被隋文帝封为晋王,拜位柱国,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朝设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杨广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兼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到了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又转为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拜雍州牧、内史令。 那么淮南道在哪里?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等范围内的整个地区,也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治所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 杨广二十岁时,他一生最初的高光时刻显现——开皇八年(公元588年)的冬天,隋朝开始了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步伐,隋文帝兴兵五十万,要荡平南朝的陈国,而杨广是这次行动的优选指挥。不堪一击的陈国很快就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的正月被消灭,乱了三百多年的南北朝正式终结,天下归隋。之后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到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的整整十年时间里,杨广一直镇守江南任扬州总管,直到隋文帝废黜了长子杨勇,立他为皇太子。 正是这江南的十年,很大程度上既改变了杨广本人,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从杨广本人来说,从他登基成为隋炀帝开始,他就逐步有意疏离自己出身的关陇贵族集团。因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地缘中心在北方,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的压力,都要求皇家把根据地转向国家更中心的位置上,也就是政权的中心要东移。何况南方的势力也在崛起,如果皇帝将政权东移,就可以更有效地制衡各方面的力量。再者江南的繁华被杨广看在眼里,所以他一心要选一个地理位置适中的城市,便于转运南北方的物资,让长期依赖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北方从工商业发达、粮食生产水平高的南方取得充足供应。 他选中了洛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从前的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的地方,新建了洛阳城,命名为东都。这个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几十万人。可是这还没完,一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隋炀帝,与此同时又下令征发河南、淮北、淮南各地百姓共同修建隋朝大运河。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