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吃醋的人生

吃醋的人生

  • 字数: 11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冯仑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822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不平静的2020年已过大半,冯仑跟您聊聊天、讲讲段子。 在新书《吃醋的人生》中,冯叔从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聊到回归小剧场的开心麻花;从“套套”的小生意,聊到马斯克的火星移民;从追逐天价松露的大董,聊到用爱发电的建川;从李白的诗,聊到黄埔军校那惊神泣鬼的校训: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生意小,到底值不值得做?站着、坐着、躺着,哪个更赚钱?在地球上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怎么破?一百年前的黄埔军校,对今天的商业社会有怎样的启发?人活一世,为什么一堂死亡课不能少? 聊完十多个故事,站在2020年终末的节点上,“商界思想家”冯仑亮出了他的本意——让我们回归商业的本质。“一名企业家,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可以做好三件事:看未来的方向,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做的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商业人物、商业掌故、商业中的人生体会的书,为什么会起名为《吃醋的人生》呢?当我们吃惯了主菜、大菜的时候,会稍微来一点醋,调调味。商业也是一样,它有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的另一面。用“吃醋”的心情来看那些端正的、高大上的商业故事,来对照过去我们不注意的一些商业定律、法则和规范,是一个很有意思、相映成趣的事情。
作者简介
冯仑,企业家,作家。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1984年至1990年,先后任职于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1991年起先后创办御风投资公司和万通地产,长期从事房地产的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是民营企业中的先行者,布道者。
目录
商帮
晋商
温商
潮商
商机
开心麻花
建川博物馆
大董
创业
火星饭局
小套套的大生意
藏在中关村的3W咖啡
百味
李白的诗到底卖了多少钱
吃醋的人生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人生需要一堂死亡课
摘要
     晋商 百年前的中国“华尔街” 在凿空使者所著《大商帮:探秘中国商业群落》一书中,关于晋商有这样的描述:晋商是我国商帮中崛起最早、明清时期国内优选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五百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晋商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还创造了第一个经营汇兑业的票号。 这足以见得晋商——这一历史最为久远的商帮,在中国商业版图中的地位。虽然相比现在仍活跃在商界中的潮汕等其他商帮,晋商在清代以后已逐渐没落,但那些晋商留下的大院依然讲述着他们的精彩传说。 今天讲的晋商,与明清时期其他商帮优选的不同是更富有,并且在中国商界的统治地位长达五百余年。 晋商到底多有钱?在清代,他们垄断了富豪排行榜前二十名的位置。想一想,一个晋中地区,住着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许家印等富豪,是何等富有。据史料统计,把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加起来,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可以说“富可敌国”。然而,封闭的观念和清末民初动荡的时局,也让晋商走向了没落。这不免让人唏嘘。 走西口走出的“中国华尔街” 山西的平遥古城尽人皆知,在古城中心一条长两百多米、宽5米的青石板大街两边,曾林立着十多家名声显赫的票号。有人说,这里曾是大清帝国的金融心脏,堪比如今的美国华尔街。这一次,和我一起走上这条青石板路的,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周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管理思想史,并且著有《成败晋商》一书。 “晋商在中国历史商帮里算是一个挺特别的商帮,和湖湘、安徽、江浙商帮比起来,他们优选的不同点在哪儿?”刚一落座,我便率先向既了解历史又懂经济管理的周教授提出了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晋商面向的是东北、内蒙古、新疆,以及背后的东欧、俄罗斯市场。”周建波的回答让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走西口》这首民歌,“我记得当时有一首歌叫《走西口》,现在来看,实际上就是干买卖去了。” “走西口,是通过一个叫‘杀虎口’的地方去包头。还有走东口,东口就是通过张家口到东北。”周建波解释说。 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内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 “这歌《走西口》听起来挺悲凉。”我感慨道。 “出去了能不能回来不知道,生死未卜,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了。”周建波有同样的感触。 “那为什么山西的钱庄票号能发展起来?这和贸易有关吗?”我继续追问。 “这就和你现在做企业一样。”周建波的回答言简意赅,“事业做到一定程度,你一定会走向资本市场。” “也就是说,贸易过程中产生对金融的需求,发展出钱庄票号。”我若有所思,“最近几十年大家讲到晋商都是钱庄票号,但忘了贸易其实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对,实体经济一定会产生对金融的需求。”周建波进一步阐述说,钱庄票号的由来和异地贸易需要的货币、信用、兑换有关,特别是在二三百年前,一个地方一种货币,甚至每个县都不相同,所以钱庄的业务非常发达;而票号则用于远距离贸易,远距离贸易有资金调拨的需求,也有资金安全的需求,“说到底都是保证资金流。” 1823年,山西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叫作票商经济。票商经济的创始人名为雷履泰,是山西平遥人,在北京拥有一家商铺和一家颜料店。他经常遇到一些山西的老乡,他们来店里问最近是否要回山西老家,能否帮忙携带一些银两给家乡的亲人。雷履泰从中发觉了暗藏的商机:如果以半两银钱作为携带五十两银子回家的酬劳,那么帮老乡带钱所得的利润将远远高于卖颜料的利润。于是他在北京创力、了日升昌票号,专门帮山西老乡运送银子回家。 这便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也就此攀上了晋商在金融领域的巅峰。现在平遥古城内的日升昌旧址,已成为中国票号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当时经营所用的实物资料,向人们展示着晋商的辉煌历史。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