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狐说 狐狸精的前世今生

狐说 狐狸精的前世今生

  • 字数: 25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呼延苏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38129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狐说”非戏说,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狐魅”文化!
内容简介
狐狸精如何变化成人?狐狸精如何修仙?狐狸精如何避雷劫?狐狸精如何魅惑人?……八大主题,四十九个话题,为你揭秘狐狸精从兽到妖,从妖到仙的全部历程,讲述狐狸精与人类千百年的爱恨情仇。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中有关狐狸精文化形态的专著,辑录并研究《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太平广记》等数十种经典古籍中的“狐狸精”故事,从历史、心理、宗教等多个角度认真细致地探讨了狐狸精如何变人、如何修炼、如河渡劫、如何魅惑人类等“专业”问题。读者读后能充分领略中国妖怪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奇幻奇异,堪称一部出色的妖怪文化通史!
作者简介
呼延苏,资深出版人、媒体人,天涯社区第一代BBS玩主。曾为《年轻人》《生活经典》等刊物撰写专栏,亦有文章被选入《闲闲书话十年文萃》《煮酒集》等书。近年来致力以多元文化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观念存在物,“狐狸精”此其一也。
目录
第一章 狐之成精
一 何谓狐狸精
二 中国的狐狸能变人
三 狐仙
四 狐神
五 天狐
六 狐丹
七 避雷劫
八 狐狸的其他文化形态
第二章 狐之变幻
一 变化顺序
二 狐变之术
三 尾巴的烦恼
四 狐形
五 狐衣
六 狐宅
七 奇幻空间
第三章 媚与魅
一 涂山氏之谜
二 从魅到媚
三 孤狸精的性别
四 媚术与迷局
五 刀口舔血的风流
六 狐惩淫
第四章 情与色
一 狐猩精之色
二 最怕木石男
三 奈何遇上薄情郎
四 狐妹妹嫁给人哥哥
第五章 雅慧之妖
一 狐狸的智商
二 兽之好学者
三 狐书
四 媚袖添香
五 狐祟
六 狐趣
第六章 狐鬼之间
一 亦仇亦友
二 狐死也为鬼
三 前世今生
四 狐妻鬼妾
五 谁是狐狸精的领导
第七章 恩与仇
一 妖精也要个说法
二 人狐官司始末
三 报恩
四 复仇
五 狐友
六 狐财神
七 狐居
第八章 斗狐
一 以力胜狐
二 以术胜狐
三 以狐制狐
四 狐精现形
五 僧、道、狐的战斗力比较
摘要
     一何谓狐狸精 狐狸精这个概念的本义是“狐狸变成的人”。 两千多年来,数百个故事讲到:有一个书生在夜晚读书时,一个迷人的美丽少女来到他的房间,与他相爱。她每日朝逝夕来,书生便越来越虚弱。直到后来,一个道士告诉书生,这美女是个狐狸精,她要吸干书生的精气,以变成狐仙。这是美国学者W.爱伯哈德在《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关于狐狸精的描述,这段描述非常符合中国人对于狐狸精的一般性理解。动物寓言和童话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以狐狸为主角的动物故事在中世纪欧洲几乎家喻户晓,但狐狸精却是中国特产。可以说,欧洲有关狐狸的童话或寓言是“狐狸的故事”,而中国古代绝大多数与狐狸有关的故事都是“狐狸精的故事”。 按照动物分类学,狐属犬科,狸属猫科,但“狐狸”这个词并非指狐和狸,而是偏指狐。“狐狸”一词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已出现,也是偏指狐类。大多情况下,古人分不清狐与狸,因此古籍中“狐”与“狸”经常互为异文出现,如《搜神记·张茂先》:“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同一个桥段在《太平广记》中则为:“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狸。” 上古初民以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和人一样具有灵魂,其灵魂还可以与本体分离变成别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物精”。汉魏时期的文字中有各种物精的记录,略举几例: 《异苑》云:“孙皓时,临海得毛人,《山海经》曰:山精如人,面有毛。此即山精也。故《抱朴子》曰:山之精,形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后,喜来犯人…” 《录异记》记载帝尧时有五星自天而坠,其精化为坦上老人,以兵书授张良说:“读此当为帝王师,功成之后到谷城山下找黄石公,就是我。”张良佐汉功成,到谷城山下找师父,结果找到一块黄石。《八庙穷经录》写了一个虹精:后魏明帝正光二年,山中晚虹下饮于溪,化为二八少女,被樵夫看见,告诉了文显将军,虹女被捕获。明帝听说此事,召虹女入宫,见其容色妹美,便上前动手动脚。虹女道:“我,天女也,暂降人间。”声如钟磐,随即化为虹上天而去。 所谓“成精”,是在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下甲物变成乙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甲物可以是生命体(动植物),也可以不是生命体(山川星辰),而乙物则必须是生命体。植物成精可以变成动物也可以变成人,动物成精早期可变人也可变其他动物,后来则几乎只变成人。非生命体或植物成精时,原物可以消失也可以不消失,而动物成精时原物必会消失。因此,“精”本指精神或者灵魂,这时却成了一个实体名词,指由甲物变成的乙物。 动物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精,古人自有一套理论,其核心观点即所谓“物老成精”。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