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2020)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2020)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071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是由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形成的系列专著。该系列专著致力于金融安全领域的研究,就金融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展开专题研究,以期对涉及我国金融安全的中的重大及热点问题保持及时、深度的跟踪与分析。本专著已连续四年出版,2020年度共包括四个专题:《承诺还是相机决策?中国货币政策偏好的实证研究》、《非标债权业务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家庭农场信贷的基建投资效应及风险防控》和《美国银行监管史:1789—1927年》。
作者简介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为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设立的。是由西南财经大学倡议并牵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联合发起成立的。 中心瞄准国家金融安全的形势剖析和战略构建所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和理论前沿,有机整合高校、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力量,充分发挥金融学和多学科交叉优势,成功探索重大金融安全问题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有效支持,力争成为不错的金融安全科学研究与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学科建设与融合载体、金融安全人才培养与教育基地、金融安全政策服务与咨询平台。
目录
课题一:承诺还是相机决策?中国货币政策偏好的实证研究刘定(1)
摘要(3)
一、研究动机(3)
二、研究问题(4)
三、研究发现(5)
四、研究贡献(7)
五、研究方法(9)
(一)理论分析框架(10)
(二)中国人民银行目标函数和很优货币政策(15)
(三)实证方法(16)
(四)实证结果(19)
六、研究结论(24)
七、政策建议(25)
参考文献(26)
课题二:非标债权业务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许坤(29)
摘要(31)
一、引言(31)
二、文献回顾(33)
三、研究设计(35)
(一)样本选择(35)
(二)指标选取(36)
(三)模型构建(37)
(四)描述性统计(39)
四、实证模型的估计(39)
(一)非标债权业务与银行盈利能力(40)
(二)非标债权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44)
(三)非标债权业务与银行稳健性(4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52)
参考文献(53)
课题三:家庭农场信贷的基建投资效应及风险防控彭克强(57)
摘要(59)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60)
二、文献述评(62)
(一)关于金融信息不对称的西方文献综述(62)
(二)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63)
(三)关于家庭农场基建及其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64)
三、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66)
(一)农场信贷、消费和投资模型(66)
(二)家庭农场的规模经济分析(67)
(三)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67)
四、估计方法、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68)
(一)倾向得分匹配方法(68)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69)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70)
五、实证结果及其分析(72)
(一)匹配变量的筛选与倾向得分值的计算(72)
(二)共同支撑假设与平衡性检验(73)
(三)平均处理效应结果分析(74)
(四)稳健性检验与分组分析(75)
(五)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比较分析(76)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77)
(一)研究结论(77)
(二)政策启示(78)
七、家庭农场信贷风险防控对策思路(78)
(一)解决家庭农场与县域信贷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78)
(二)着力降低家庭农场与县域信贷机构间的交易成本(79)
(三)应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79)
(四)县乡政府应组建现代农业发展基金(80)
(五)应当建立健全差异化县域涉农金融风险处置机制(80)
参考文献(81)
课题四:美国银行监管史:1789—1927年张琳(85)
摘要(87)
一、引言(87)
二、美国经济与银行监管:1789—1860年(88)
(一)美国经济发展(88)
(二)银行监管(90)
三、美国经济与银行监管:1861—1929年(94)
(一)美国经济发展(94)
(二)银行监管(95)
四、美国银行监管的反思与启示(97)
参考文献(9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