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糖络病学

糖络病学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547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从络治糖,疗效显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精研糖尿病40余年,主持制订《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并撰写学术专著《糖络杂病论》,其根据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创新性地将糖尿病命名为“糖络病”,并提出从络治糖,疗效显著。现将该理论精炼为教材,直接指导教学与临床。
内容简介
本教材通过介绍糖络病的概念、临床治则治法及辨证论治,进一步理解中医糖络病的内涵及诊治要点,并通过引入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临床水平,为今后从事内分泌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背景:《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于2007年正式发布,其后在该《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先后出版了《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至今已在全国二十余省市推广,培训专科医师9000余名。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其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诊断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现代临床重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转归及自然演变过程,将其重新命名为“糖络病”。本教材对糖络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期、分证辨证,针对各期不同中医证候筛选出有效方剂,紧密贴合现代临床实际,构建糖络病中医辨治体系。
作者简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主持制订《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络杂病论》。
目录
第一章糖络病学概述
第一节糖络病的概念
一、糖络病的命名
二、糖络病命名的意义
第二节糖络病的分类、分期与分证
一、糖络病分类
二、糖络病分期与分证
第三节糖络病络脉病变的概述
一、络脉基本概念
二、糖络病络脉病变的特点
三、糖络病络脉病的病因病机
四、糖络病络脉病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糖络病及糖络病络脉病的主要治则治法
一、苦酸制甜
二、开郁清热
三、调理肠胃
四、补虚泻实
五、调补虚损
六、活血通络
第二章糖络病
第一节糖络病前期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期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章糖络病络病
第一节糖络病肾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眼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四章糖络病脉病
第一节糖络病脑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心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足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其他糖络病并发症
第一节糖络病胃肠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皮肤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神经源性膀胱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