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声之辩

无声之辩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燕燕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559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推荐1:“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唐帅的首部传记 “中国首位手语律师”的首部传记,35载人生图景,20个经典案例,记录唐帅的成长与辩护之路。 唐帅,1985年生于重庆一个聋哑家庭,精通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他做过家政工,当过驻唱歌手,卖过盒饭,开过酒吧,在公安局担任过专职手语翻译……2012年,他从公安局辞职,成为一名专职律师,开始为聋哑人提供法律服务,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中国专享的手语律师”。2018年12月4日,唐帅荣获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 “我愿尽我所能,让法治之光照亮着无声的世界,让聋哑人群体能够跟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唐帅 推荐2:抽丝剥茧式讲述聋哑人犯罪和遭受侵害的真实事件 拐卖、抢劫、偷盗、强迫卖淫、性侵、旁氏骗局……本书通过唐帅深入一众聋哑人案件的过程,文学性地还原唐帅为许多因为语言沟通不畅而遭受歧视、冤屈、欺骗、虐待的聋哑人讨回公道的情形。 推荐3:关注弱势群体,为聋哑人发声的正义之作 购买本书,您将为聋哑人公益事业捐赠一元钱,为搭建通往无声世界的桥梁添砖加瓦。让我们以文学的方式向近三千万聋哑人伸出有力的援手,让聋哑人群体感受到法治所带来的光芒和温暖。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让法律细雨浸润无声世界。 推荐4:李燕燕用心之作,一部极具时代意义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历时两年,作者奔走于成都和重庆,除了采访唐帅及其亲友,还侧采了法院院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心理医生等相关社会人士,构筑成一部极具时代意义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当代有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倾情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一位手语律师、2018年中国法治人物唐帅的传记。唐帅,一个为聋哑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手语律师,出生在聋哑家庭的他自学手语和法律,为无声人群做有声辩护,成为聋哑人最信赖的律师。本书通过专访唐帅,以成熟的文字和丰富的一手素材写出了这名正直善良的法律工作者的公道壮举。本书既是对唐帅三十多年人生经历的记录,也是一次精彩的普法宣传和教育,叙述和展现了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促进和保护残疾人权利和尊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方面所做的努力,呼吁更多人参与其中,让聋哑人沐浴法治光辉,幸福生活。本书文笔流畅、结构独特新颖,是一部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李燕燕,知名青年作家,主打“非虚构”写作,现居重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院、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李燕燕推崇“一叶知秋见时代”的创作观,爱钻进现实,爱关注周围人周围事,代表作有《燕子的眼睛》《天使PK魔鬼》《拯救睡眠》,曾获第八届“重庆文学奖”、第十三届“军事文学奖”等。
目录
序章/001
老厂记忆/009
无声世界/021
结缘手语/029
硬币两面/043
手语翻译/053
手语律师/063
毒树之果/081
“刑辩资源”/097
无声罪恶/117
“庞氏骗局”/137
“网红”生活/175
普法春风/185
打破“专享”/207
编辑后记/221
摘要
     序章 2018年初春的某个凌晨,重庆市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B座10层,偌大的律师事务所大厅早巳空无一人.白日里的紧张忙碌及各色抬眼可见的锦旗标牌。都被深夜的暗淡遮蔽。唯有往里拐角的地方,透出一线光亮,光亮来自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办公室。 时针指向两点。城市已沉睡。律所主任唐帅正忙碌着。白天他奔走了好几个地方,入夜才能坐下来处理这些非常要紧的事。这段时间,他深入到了一场战斗中,而且是靠前的恶战。他的手机上、电脑里、办公桌上、保险柜里。都是关于那起“庞氏骗局”的举证材料——它们来自成千上万受害的聋哑人。而这场骗局的操纵者,同样也是聋哑人。一段段视频、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令人瞠目结舌。在这场战斗中,唐帅很孤独,并且,只能进不能退。一如往常,他正聚精会神地处理这些报案材料。忽然,案头的座机骤然响起,唐帅稳了稳神,在三四声铃响之后才猛地拿起电话。就在半个多月前的某个晚上。电话也如这般响起.接通后,一个熟人声音低沉地劝告他:不要再管那件事,你管不起,也与你无关。但唐帅没有听劝。对于各种夜间的来电,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没有想到的是,这通电话却是B栋大楼的保安打来的。 原来,这位尽职尽责的保安正在各个楼层巡夜,从楼梯上来,在10楼的电梯口附近,他看见了几个奇怪的人——穿着警服,乍一看是警察。却互相比画着手语,这些人瞧见保安后就神神秘秘地回避到一旁的安全出口。保安一琢磨,这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很可能跟“手语律师”唐帅有关,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保安也知道唐帅正在办一个“大案子”——最近有太多报案的聋哑人进出律所了。于是,保安小心翼翼地下了楼,确定周围没人以后,他掏出手机,打通了唐帅的电话。“唐律师,一定小心哪!”保安压低声音嘱咐。那头唐帅故作镇定:“谢谢你,我知道了,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请放心。” 该来的终究会来,怕归怕,但这是个法治社会,暗夜中蠢蠢欲动的东西终归不敢太嚣张。放下电话,唐帅立即拨打了“110”。接着,马上锁紧办公室的门,又把靠墙的两个大沙发吃劲地挪过去,死死抵住:唐帅知道,即使那些个歹徒拿榔头、棍棒等凶器砸碎了律所的玻璃门,闯进大厅,可要攻破办公室的这道门,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这期间,警察就会赶到。 好在,那个令人恐惧的凌晨,有惊无险。几分钟过后,警察来了,那几个可疑的陌生人消失无踪。 这段故事是唐帅亲口向我讲述的,且不止一次讲到。那是他做律师以来,遭遇的最惊险的场景之一。 2019年初,对唐帅的采访开始一段时间以后,在某个茶会上,我与几位年轻的律师围绕这位司法界的“网红”进行过一次深入讨论.他们都是我熟识的朋友。此前,三十四岁的唐帅——重庆义渡(化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刚被评为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也是十位杰出人士当中专享的一个“体制外”。在网页搜索“唐帅”,所有的介绍都直指央视那台意义非凡的颁奖典礼,唐帅手捧奖杯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一身庄重的律师行头,自来卷的短发修得很是得体。我分明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卷发长到需要用一根橡皮筋扎着.似乎与“庄重”这一律师自带的属性不搭。 话说,“正当红”的唐帅被评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新闻,在网上很火爆,点击率甚高,随之邀请他做节目的广电栏目组更是一个接一个。说起这些事,对于“出镜”早已轻车熟路的唐帅,甚至开始有些“挑挑拣拣”,还常常带着几十个人的团队一起上节目。但热闹的是外面。重庆的圈子里似乎很平静。 对这种现象,我很好奇。作为纪实作家,我非常明白,仅听传主一面之词是不严谨的,必须有许多周详的侧面采访——向知道他的人了解他。 ……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