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方立法谦抑论

地方立法谦抑论

  • 字数: 2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吴玉姣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702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得到了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本书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描述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冗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方立法谦抑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界定
一、“谦抑”的词义及在法学中的含义
二、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
第三节 地方立法谦抑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及可能的创新
一、本书结构安排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第一节 国外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渊源的概述
一、古代时期
二、中世纪时期
三、近代时期
四、现代时期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和制度实践的追溯
一、先秦时期
二、帝制时期
三、清末民国时期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三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第一节 地方立法数量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一、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二、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第二节 地方立法内容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越发明显
二、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三、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第四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第一节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一、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二、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第二节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一、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二、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三、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第五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第一节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一、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二、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第二节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一、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二、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三、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第三节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一、异化情形一: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
二、异化情形二: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
三、异化情形三: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
第六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一、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二、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三、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四、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五、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第二节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一、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二、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三、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第三节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一、普遍性地方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二、加强省市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第四节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一、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二、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三、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七章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适度下放是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
一、辅助性原则下的地方治理优先理论
二、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
三、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
第三节 地方立法适度扩张的可能性
一、地方立法主体的适度扩张
二、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适度扩张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