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维特根斯坦传

维特根斯坦传

  • 字数: 2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傅力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651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维特根斯坦说:“ 在我这个时代,我的思维方式并不存在,我必须不遗余力地向前游动以抵抗潮流。也许在100年后,人们真的会想看我写的东西。维特根斯坦的名声远远超出了哲学的界限,在非哲学界的人们当中,提及他的名字的次数的机会急剧增加,听到他的名字的场合也越来越多。在许多人眼中,他被认为是20世纪哲学的典型代表,哲学本身那种深邃和难解的面孔不仅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也在人格上有所展现。
内容简介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中毋庸置疑的杰出哲学家之一,他对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和语言本质的探索使其醒目地屹立在哲学史的长河之中。本传记以简洁可读的语言,讲述了维特根斯坦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足迹,逐一描绘了这位奇异哲学家从日常生活到学术生涯的方方面面,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才是怎样走过了他的一生。
作者简介
傅力,浙江杭州人,于2017年获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大学任教,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科普、社科作品多部。
目录
第一章
家族,童年,柏林和曼彻斯特(1889—1911)
一、谁是维特根斯坦//002
二、与哲学相遇//010
第二章
剑桥,挪威,还有哲学(1911—1914)
一、剑桥有哲学//022
二、旅行,以及平森特//031
第三章
战争·思考·神秘主义·《逻辑哲学论》的诞生(1914—1918)
一、在死亡的喘息中思考//044
二、《逻辑哲学论》:语言的图像说//055
第四章
理想·现实·荒芜的人生(1918—1929)
一、失败的荒野人生//084
二、新的职业和旧的身份//097
第五章
剑桥,博士,还是哲学(1929—1939)
一、重返剑桥,哲学的下半场//108
二、斯金纳·爱·宗教的观点//123
第六章
教授·战火·无所遁形的消解(1939—1947)
一、种族和职称的转变//138
二、离开,开始漂泊//147
第七章
死亡并不是隶属于生命的事物(1947—1951)
一、走向消失的身体和长久留存的思想//160
二、语言游戏和璀璨的光芒//180
维特根斯坦生平年表//216
参考文献//219
摘要
     一、谁是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出生于维也纳。作为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19世纪末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大都市。维特根斯坦的诞生正处这座城市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领导下进行第二次扩展的前夕。在当时,甚至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当人们谈起“维特根斯坦”时,指得并不是这个啼哭的婴儿,而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一个拥有着大量财富、显赫社会地位,以及极高艺术天赋的家族。1918年,晋升成为少尉的维特根斯坦被调入到意大利前线作战,10月末他成为50万名战俘中的一员,被关入了的一个战俘营。在战俘营中,他和一个叫德罗比尔的雕塑家成了好友。德罗比尔曾在一个话题中聊到克里姆特给某个维特根斯坦小姐画了肖像,维特根斯坦当时自然而然地称这幅画为“我姐姐的肖像”。一旁的德罗比尔不可思议地问:“这么说来,你是另一个维特根斯坦吗?”这一情况在事实上并没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得到太大的改变,即使他在之后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但名气依旧仅限于范围不大的学术圈中。直到维特根斯坦去世后,随着他的哲学思想影响越来越广泛,维特根斯坦这一家族的代表才逐渐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父亲卡尔的祖父摩西·迈耶。他出生在德国的维特根斯坦行政区,在1802年前搬家到了科尔巴赫,做过地产经理和经销商。在1808年,他把自己的姓改为了维特根斯坦,之后他很快成为科尔巴赫非常成功的商人。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生意在达到很好后没多久就开始衰落。他的儿子赫尔曼·克里斯蒂安在19世纪30年代末把生意搬到了莱比锡西北方向的哥利斯,家族的生意开始重新兴隆起来。克里斯蒂安皈依了新教,并在1839年娶了维也纳重要商业家族中的范尼·费多为妻。在1847年,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出生了,他是克里斯蒂安和范尼孩子们中的老六。在卡尔出生3年后,这个家庭搬到了奥地利的弗森多夫居住。 卡尔并不是一个乖宝宝,他叛逆、聪明、好看、自信、不耐烦,有时又令人感到恐惧。年轻时,他抵制父母强加给他的维也纳式中产阶级子女的教育。他在11岁的时候离家出走,17岁时被学校开除。克里斯蒂安想继续通过雇用私人教师来教育他,以确保他能通过考试,但是卡尔又逃走了。他带着一把小提琴和为数不多的钱从维也纳逃到了纽约。他在纽约混了两年多,做侍者、音乐教师和酒保的工作来维持生活。1867年,他回到维也纳,对工程学产生了兴趣,在经过1年的学徒生涯后,成为一名制图员,通过姐夫的帮助获得了一份位于波西米亚轧机厂中的职位,并在5年内接替姐夫的职务成为总经理。从那时起,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一名工业大亨,垄断了奥地利的钢铁工业。维特根斯坦家族也成为奥匈帝国第二富有的家族,仅排在罗斯柴尔德家族之后。1898年,他辞去职务,把大部分财富转移到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股票上,成功保护了维特根斯坦家族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也纳的通货膨胀。他和家人住在首都郊区的一个贵族豪宅里,称为“维特根斯坦宫殿”,这也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生的地方。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卡尔和利奥波尔丁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那个。利奥波尔丁是一名天主教信徒,维特根斯坦和他的兄姐们也因此受洗成为天主教徒,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家庭里并没有浓厚的宗教气氛。母亲与所有孩子的关系也不是特别亲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候都被保姆和私人教师包围着。但利奥波尔丁也不是对孩子们的成长没有丝毫的影响,有一件事是例外,那就是音乐。利奥波尔丁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钢琴家,花了很多时间在孩子们的音乐教育上。在音乐领域,她是一个严苛的批评家,经常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之后跟一大群音乐专家聚集在维特根斯坦宫殿里分析表演。勃拉姆斯和约阿希姆,还有许多当时的知名音乐家都是维特根斯坦宫殿的座上宾。这并不是因为维特根斯坦一家有钱且附庸风雅,而是整个家族确实对音乐有着高雅的品位。这使得她的大多数孩子在音乐上都很有天赋,这种天赋在她名叫汉斯的儿子身上最为明显。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