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为人类学家

成为人类学家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051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多位学者的学术自述合集,结合研究者的个人研究经历和成长过程,思考一些具有学科普遍性的问题。作者们从初出茅庐到执教多年,皆热情洋溢,行文引人入胜,充满对学术作为志业的投入和艰辛的科研跋涉。既然我们的现在既由过去所定义,也被未来的想象所限定,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够激发、创造出作为对话伙伴的彼此。这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学术研究者的需要,也是作为集体的学科共同体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人类学家田野故事集。人类学家在从事各自专业方向的田野调查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带来了一种非常亲切的个体感受,行踪更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北美。本书囊括了国内外杰出的年轻人类学者的三十篇学术自述,包含进入田野点的过程、思考和启发,故事背后共同蕴含着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价值,可读性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教于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访学于香港中文大学、Notre Dame大学、Baylor大学等学术机构。龚浩群,女,湖南人,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目录
按语001
纹路001
潘天舒:一名老青年的人类学之旅003
张亚辉:学习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一点体会009
杨德睿:人类学的修行014
张志培:学术自我——不再××人类学016
赖立里:与人类学相遇,是我今生优选的幸福020
龚浩群:我与泰国的不解之缘024
冯莎:当代艺术研究实验原理035
杨渝东:三山界间见神州——苗疆、运河与韩国的人类学之路041
刘珩:文化亲昵与我046
卞思梅:互为礼物——我与人类学050
层理063
刘宏涛:The Tao of the Anthropologists065
宋红娟:阳光下的新鲜事074
张亦农:遇见自己078
崔忠洲:嗨于人类学立体式的学习082
赵萱:蔷薇流氓,灵魂比剑更强——写与人类学的一封情书086
人类学家组合:田野歌声,乡土格调100
曦力:入门人类学的一点跌宕花絮110
李静玮:从一花一叶,到天地山水117
陈祥军:砥砺千山,方得入门——人类学和我的故事126
白玛措:游牧Zomani的田野者135
才贝:致这些年的山水——以诗歌的方式142
波形153
张原:酒醉之后悟清明——我的学术经历自述155
刘谦:人类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159
陈乃华:追寻挟艺穿行的无名者164
覃延佳:比理论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脉络感168
张青仁:从妙峰山到恰帕斯:我在边缘看中心174
陈波:陌生人中的喜悦与沉思182
王博:忧郁的年轻人类学家189
黄剑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类学与人类学家的自我发现之旅194
颗粒197
李耕:始终背离初衷199
朱靖江:游走于影像与田野的河山201
张慧:人类学之魅——自我发现、反思甚至生活的契合204
陈晋:“反那耳喀索斯”207
袁长庚:凝望深谷210
雷雯:我的人类学时刻216
高瑜:边走边玩做田野220
袁丁:一个“过客”的自述225
徐薇:我与非洲人类学——时代、学科、平台与个人238
顾芗:人类学是我的那条“鲸鱼”243
李伟华:船到桥头自然直248
温度259
郑少雄:遍历甘孜莲花十八峰261
代启福:我在矿山做田野,但不是研究矿山267
刘琪:学术自述272
杨春宇:从海外踏上认识中国社会之路275
郭金华:我的民族志——从社会到人类280
余成普:我的人类学探索之旅292
何俊:学术江湖之外的“非”人类学研究306
王彦芸:与他人相遇——人类学的平凡之路311
吴银玲:走进“香格里拉”——我的人类学之路316
张文义:“做我喜欢的事,有人给发工资,最快乐莫过于此”:纪念我的导师F.K.L.Chit Hlaing321
编后记35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