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
了解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
了解课程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1.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
人的眼睛没有透视功能 ,而建筑物一般在主体结构之外覆盖了其他材料 ,所以为了将设计意图反映在二维平面且方便他人度量 ,就需要在业界制定一部绘图标准。施工图是根据投影的基本原理并按一定规则绘制的图样 ,是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用来指导生产、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无论建造工厂、住宅还是其他建筑物都需要依据图纸施工 ,所以读懂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推荐的基本能力。
“建筑识图 ”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主要介绍画法几何及建筑工程图等内容 ,旨在强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 ,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如下。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及相关规定。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 ,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
技巧(。2)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正投影原理和建筑形体投影图 ,运用投影法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信息 ,并初步具备阅读与绘制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能力。
(3)培养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之间的信息映射能力。
将投影分析和作图过程有机结合 ,理解三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信息映射关系 ,掌握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信息转化规律。
(4)培养阅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通过学习建筑工程图样 ,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 ,初步掌握阅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
2.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建筑施工图识读三部分。学完本课程 ,读者应掌握以下技能。
(1)通过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了解制图的基本规范 ,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 ,掌握
2
绘图的基本技能。
(2)
正投影法是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基础 ,学习运用正投影法正确表达常见的基本形体的投影 ,不断强化对建筑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图能力。
(3)
通过学习建筑工程图样的图示特点和表达方法 ,了解国家制图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内容 ,初步掌握专业图样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 ,除需理解书中的理论体系以外 ,有必要辅以适量的练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施工图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 ,也是建筑施工的依据 ,绘图或读图的差错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 ,要严格遵守制图标准的各项规定 ,形成认真负责的学风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本课程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在古代社会 ,人们建造各类建筑物时就已使用直观的图样来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墨子的著作中就有 “为方以矩 ,为圆以规 ,直以绳 ,衡以水 ,正以锤 ”的记载 ;在《史记》中还有 “秦每破诸侯 ,写放其宫室 ,作之咸阳北阪上 ”的表述 ;公元 1100年北宋的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最完整的记载有关建造技术、建造艺术和建筑制图的典籍 ,其中涉及工程图样的内容有六卷之多 ,与当代的投影法极其相似。
18世纪末 ,法国工程师、数学家蒙日用几何学原理系统总结了绘制空间几何形体的规律和方法并编著了《画法几何学》一书。该书的出版不仅奠定了工程制图的理论基础 ,更使得画法几何成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独立学科 ,使工程制图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当代制图手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传统的手工绘图正向计算机自动化绘图方向发展。随着 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的成熟与普及 ,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读者对空间复杂形体的认识与理解 ,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从业人员的推荐职业素养仍需借助相关课程的学习进行强化。初学者应掌握和理解本书所述知识体系的逻辑框架 ,搭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浅入深地学习基本形体、建筑施工图等相关内容。
了解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掌握尺寸标注的组成、标注规则和标注方法。掌握工程图绘制的一般方法。了解几何作图的基本画法和绘图步骤。
()GBJ11973—的基础上 将房屋建筑各专业的通用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颁布了,,11.
11制图标准基本规定.
能按要求绘制常见的平面图形。
能熟练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
为了使工程图样统一规范 ,图面整洁清晰 ,图纸符合施工要求且便于技术交流 ,国家对建筑工程图样的格式、画法、尺寸标注、图例和符号等内容制定了标准。 1965年原建筑工程部批准颁布了《建筑制图标准》( GBJ9—1965),后来由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将其修订成《建筑制图标准》( GBJ1—1973)。 1986年又在《建筑制图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J1—1986),还将原标准中的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