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始于公元420年,刘裕废除东晋恭帝,建立刘宋朝,而后齐、梁、陈朝相继更迭,止于公元589年隋晋王杨广南下灭陈,计一百六十九年。刘义隆、刘子业、萧道成、萧鸾、萧衍、陈叔宝,六位南朝君主闪亮登场,串联起了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表面迤逦浮华的南朝,仿佛受到了命运的诅咒,背后充斥着猜忌、杀戮、奢靡、荒诞……无可奈何花落去,令人扼腕叹息。 刘义隆:他缔造了南北朝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的元嘉之治,为何广遭世人非议? 刘子业:荒淫暴虐、死后没有谥号的前废帝是如何把丧心病狂、禽兽不如发挥到ji致? 萧道成:出身并不显赫的他是如何龙袍加身、伐宋代齐的?又缘何埋下了同室操戈的种子? 萧 鸾:犯上弑君,屠戮宗室,一生与杀戮相伴随的他是怎样把南齐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萧 衍:一生大起大落的十全皇帝奈何发出“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的叹息? 陈叔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荒怠政务的陈后主是怎样一步步把江山拱手让人?
刘义隆: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刘裕托孤-废杀少帝-文帝登基-冤冤相报-谢晦举兵-元嘉之治-唱筹量沙-主相之争-元嘉草草-太子弑父
刘子业:变态少年帝王的疯狂人生
刘邵覆灭-孝武革新-义宣之乱-兄弟相残-双面人生-暴君即位-庆之告密-无耻姐弟-人心丧尽-禽兽末日
萧道成:再给我十年当使黄金与泥土同价
义嘉之难-兴世奇功-迷信天子-大开杀戒-浔阳叛乱-变态刘昱-攸之反叛-建齐代宋-高帝治国-换储风波
萧鸾:绝人后又被人绝的大写“白眼狼”
影帝tai子-清除异己-子响事件-荒唐一家-荒主末日-屠戮宗亲-鳄鱼眼泪-元宏南征-敬则之乱
萧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檀溪沉木-江家兄弟-诛杀四贵-众叛亲离-步步生莲-萧衍起兵-郢城之战-昏君身灭-萧衍称帝-十全皇帝-萧衍北伐-大战钟离-厚此薄彼-涡阳大捷-皇帝菩萨-引狼入室-侯景之乱-自我失之
陈叔宝:后主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霸先出世-萧绎其人-侯景之死-渔翁得利-江陵焚书-王陈分裂-霸先称帝-平灭割据-陈顼北伐-伯陵血案-华夏一统
刘裕托孤 景平二年(424年)七月,江陵城,宜都王府,一场事关刘宋王朝前途命运的讨论正在激烈地进行,主题是“登基称帝”,具体来说,就是宜都王刘义隆是否要到建康去做皇帝。 按说这是天下蕞大的喜事,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有多少入朝思暮想惦记着,如今似乎唾手可得,为何还要浪费时间讨论来讨论去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太诡异了。 说太突然,是因为刘义隆在兄弟里排行老三,没有任何的排位优势,更何况他从小就不受父皇刘裕的待见。 刘义隆的母亲叫胡道安,出身寒微,生下刘义隆不久后被刘裕赐死。至于她为何遭此厄运,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只是说:“被谴赐死,时年四十二。”因此刘义隆不到两岁,便成为了没娘的孩子。由母及子,刘裕对胡道安的厌恶之情延伸到了刘义隆身上,这点可从史书的记载中看出些许端倪,里面有不少刘裕喜爱刘义符、刘义真、刘义恭等其他儿子的描写,却找不到他宠爱刘义隆的只言片语。因此,对刘义隆来说,继承大统宛若黄粱一梦,在此之前,他打死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说太诡异,是因为他的大哥,刘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刘义符竟然被顾命大臣徐羡之等人废黜并杀掉,作为第二顺位继承人的二哥刘义真也被这些人处死了,而且没有听说他们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换句话说,两位哥哥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如今另一位顾命大臣傅亮却带着人赶来江陵,说是要拥立自己登上帝位,到底是凶是吉,刘义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刘宋朝局如此剧烈的变化,算得上是“惊涛骇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距离开国皇帝刘裕驾崩才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一场场接踵而来的腥风血雨,想必让尸骨未寒的刘裕“死不瞑目”。不过,如果追根溯源,刘裕和两个儿子的死脱不了干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他就是始作俑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东晋的一代战神和后来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刘裕虽然在事业上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在教育子女上,却是一个相当失败的父亲。 这应该与他“老年得子”有很大关系。作为改变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刘裕戎马一生,他平孙恩,破桓玄,灭南燕,定卢循,征刘毅,又平灭谯蜀、后秦。他的人生时光,基本上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忙得顾不上生育和教育下一代。 所以,除长女会稽公主刘兴弟外,其他子女都是在刘裕中年以后所生。长子刘义符出生时,刘裕已经四十四岁了,中间隔了整整一代人。因此,他和这些孩子不像父子,倒像是爷孙。 俗语说:“隔代人最亲。”除刘义隆外,刘裕对刘义符、刘义真等子女很是溺爱,缺乏必要的管教,导致这些皇子公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小便没有规矩意识和良好教养。 刘裕的二女儿吴兴公主刘荣男就是一个典型的“女汉子”,她嫁给了东晋名臣王导的后人王偃,这位公主脾气相当大,经常对自己的老公实施“家暴”。有一次,两人发生矛盾后,她竟然令人将王偃的衣服剥光,捆绑在树上吊打,当时正值数九寒天,亏得王偃的哥哥王恢及时赶到,才让被冻得不省人事的王偃捡回一条命。 刘裕选定的太子刘义符也不成器,他蕞大的毛病是“贪玩”,史书上称他“多狎群小”,如果换做他人,这算不上是太大的问题,毕竟恰逢爱玩的年龄,但身为储君,未来要治理天下的帝王,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 刘裕的近臣谢晦对此感到很忧心,他劝刘裕说:‘‘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shen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就是说,“陛下年纪已高,应该考虑万世帝位的事情,君王的位置至重,不应该使没有能力的人承袭帝座。”这话说得很直接也很重,摆明了说刘义符作为储君不合格,应该考虑进行替换。 刘裕对此的反应很有意思,他非但没有斥责谢晦,反而几乎不假思索地问道:“庐陵王刘义真如何?”他这样问,表明刘裕心里非常清楚太子的德行如何,废长立幼的念头应该在他脑中酝酿许久了。 庐陵王刘义真是刘裕的次子,史书上说刘义真“美仪貌,神情秀彻”,是一个容貌和气质俱佳的帅哥。刘裕很喜欢这个儿子,对他予以重点培养,当年北伐后秦时便带着他出征。 在平定关中后,刘裕班师回朝,任命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都督雍、梁、秦三州。作为留守关中的zui高领导,为了能让刘义真站稳脚跟,刘裕给他配备了zui强的“领导班子”,太尉咨议参军王修为长史负责政务,名将王镇恶、沈田子、傅弘子等镇守各地。 刘裕把手头最能打的将领几乎都留给了刘义真,但名将扎推并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要有能驾驭他们的统帅,就如同一个球队球星如云,但没有一个好教练,这些明星便很难齐心协力,往往会因为相互瞧不上或者争当老大而使队伍陷入混乱。 只有十二岁的刘义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刘裕前脚刚走,很快就爆发了王镇恶和沈田子的内讧。这两位在刘裕灭掉后秦的过程中都立下了大功,沈田子以干余人破后秦兵数万之众,而王镇恶则率先,进入长安城,接受了后秦君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