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厉害了王阳明(精)
字数: 50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程强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3067894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8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传主厉害!众多牛逼人士都因读了王阳明才开窍 王阳明是影响中国人500年的心灵导师,被称为“明朝三百年第一人”。 他被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张居正、东乡平八郎等众多大家推崇为心灵导师,他的学说被视为精神粮食。 日本明治时代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五体投地地说:“一生伏首拜阳明。” ◎作者权威!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阳明书院院长 本书作者王程强,是研究王阳明的权威专家,王阳明研究会执行会长、王阳明书院院长。由他撰写的王阳明传,不但通俗易懂,而且权威可信。 作者依据国内外阳明学研究的前言成果,去伪存真,为读者展示更真实的王阳明。 ◎故事性强!大容量,小章节,更好看,更全面 本书有496页、50万字,分10篇143章,从王阳明的六世祖开始写,一直写到他的心学再传弟子,从更加深入、多元的角度解读王阳明。 本书用翔实的内容,无一遗漏地再现了王阳明是如何成为圣人的。 ◎装帧好看!硬壳精装,烫金印银 本书是知名设计师专门打造的精品,封面印银烫金,设计制作考究,是典藏版的王阳明传记。
内容简介
被称为明朝三百年第一人的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 从小立志当圣人的学霸;敢教和尚打坐的儒者;躺着办公的县长;观竹病晚期患者;历史记录强心理分析师;妙计困敌的战略忽悠家;擅长战术的打野王者;不小心泄露天机的预言家……这些都不足以说明他的厉害之处。 王阳明——影响中国人500年的心灵导师,被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张居正等奉为心灵导师、精神粮食。日本明治时代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五体投地地说:“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研究会执行会长、王阳明书院院长王程强全面讲述心学圣人行迹; 心学、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从王家六世祖写到心学历程、再传弟子,无一遗漏。全面、权威、故事性讲述、一读就懂。
作者简介
王程强 1967年2月23日生,字诚一,号正行,河南漯河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王阳明研究会执行会长、河南王阳明书院院长。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释读、点评《王阳明家书》,主编《知行合一·王阳明咏良知手迹》《王阳明咏良知墨迹》。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少年立志
第一章 属龙的他出生了
第二章 家风家教有传承
第三章 家国天下成一统
第四章 五岁改名叫守仁
第五章 十一岁出口成章
第六章 人小志奇学圣贤
第七章 少年不幸失慈母
第八章 少年侠客巡边境
第九章 喜欢射箭炼身心
第十章 偶遇和尚获兵书
第十一章 新郎问道铁柱宫
第十二章 抄经写字也修心
第十三章 圣人都是学成的
第十四章 从今开始不放逸
第十五章 格竹子惹病上身
第十六章 再考再败不动心
第十七章 忧心边患研兵法
第十八章 前途迷茫迷养生
第二篇 初入官场
第十九章 一波三折成进士
第二十章 新官上奏少经验
第二十一章 职非所愿分刑部
第二十二章 闲官走笔忙诗文
第二十三章 悬崖峭壁觅神仙
第二十四章 茅山福地访仙踪
第二十五章 抱病回乡做山人
第二十六章 百日筑基炼精气
第二十七章 性命双修话静坐
第二十八章 淡漠亲情是道吗
第二十九章 忘不掉责任担当
第三十章 哑巴话多为哪般
第三十一章 圣人故乡当考官
第三十二章 兵部主事要讲学
第三十三章 谏君获罪进诏狱
第三十四章 诏狱囚室演周易
第三十五章 别离诗中含道义
第三十六章 归隐赴谪费思量
第三十七章 收徒妹夫徐曰仁
第三篇 龙场悟道
第三十八章 坎坷辛酸赴谪路
第三十九章 食宿无着龙场驿
第四十章 三人坟前悲死生
第四十一章 玩易窝里转乾坤
第四十二章 龙场悟通这个一
第四十三章 悟通《大学》做大人
第四十四章 名士贵州行教化
第四十五章 荒山支教育英才
第四十六章 修书一封息战火
第四十七章 知行合一传道学
第四篇 知心明理
第四十八章 一路歌诗赴吉安
第四十九章 息讼化民少刑罚
第五十章 成立道学三人组
第五十一章 要在心上做功夫
第五十二章 终生道友湛若水
第五十三章 学友弟子到姻亲
第五十四章 身心学问学什么
第五十五章 管理情绪见真性
第五十六章 书院揭示有新解
第五十七章 师友之交讲道义
第五十八章 心解《大学》出新意
第五十九章 四明山中大课堂
第六十章 滁州幽谷起歌声
第六十一章 静观楼中静观斋
第六十二章 心学立诚与立志
第六十三章 认识心学不容易
第六十四章 传播心学不容易
第六十五章 自我批评不过时
第六十六章 立志持志与成志
第五篇 南赣剿匪
第六十七章 巡抚南赣和汀漳
第六十八章 漳南剿匪试慧剑
第六十九章 仁心惠民及时雨
第七十章 选练精兵备大战
第七十一章 廓然大公敢担当
第七十二章 灵活剿匪见成效
第七十三章 仁心柔情劝凶顽
第七十四章 提督军务严军纪
第七十五章 四面烽烟惊贼心
第七十六章 破心中贼不容易
第七十七章 计擒匪首捣三浰
第七十八章 平和崇义致和平
第七十九章 圣贤常省自己过
第八十章 暗夜明烛指迷津
第八十一章 阳明先生释《大学》
第八十二章 办学兴教化人心
第八十三章 功成身退想回家
第八十四章 评判圣贤德为本
第六篇 心兵平叛
第八十五章 出差途中遭变乱
第八十六章 心兵百万阻叛军
第八十七章 集兵筹粮救国难
第八十八章 收复南昌断敌后
第八十九章 主动迎击擒叛王
第九十章 御驾亲征贪军功
第九十一章 劝谏亲征护苍生
第九十二章 得罪群小遭诬陷
第九十三章 忍辱负重当淬炼
第九十四章 今来始识九华面
第九十五章 悲切悲壮济民生
第九十六章 信守承诺不避嫌
第九十七章 练兵备战防大奸
第九十八章 须从规矩出方圆
第九十九章 狂生王银拜师门
第一百章 五十揭示致良知
第一百〇一章 新官辞爵鸣不平
第七篇 赋闲传道
第一百〇二章 父与子两代尚书
第一百〇三章 余姚龙山传心学
第一百〇四章 会试考题讥心学
第一百〇五章 凤凰翱翔于九天
第一百〇六章 戒慎恐惧破心贼
第一百〇七章 三间房喻儒释道
第一百〇八章 绍兴成心学圣地
第一百〇九章 当官亲民做大人
第一百一十章 四书五经皆心学
第一百一十一章 做官即是做学问
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胡子诗人拜师
第一百一十三章 良知岂是说空话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伦堂里学明伦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书院歌诗为哪般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向顾璘宣说道统
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不离家常事
第八篇 广播良知
第一百一十八章 良知千古用无穷
第一百一十九章 谦之守益邹东廓
第一百二十章 欧阳德崇什么一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聂豹狱中见心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福弟子惜光阴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吾心自有光明月
第一百二十四章 良知为师知是非
第一百二十五章 良知提醒致中和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阳明师生大学问
第一百二十七章 修身真谛在正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摘要
第一章 属龙的他出生了 成化八年(1472),岁在壬辰,也就是俗称的龙年,农历九月三十日,他出生了。我们看这个“他”字,拆开就是“人也”。这个小小的人还没有名字,仅仅是一个新生命。我们只好通过他的父母和祖父母才能界定他是谁。 他父亲叫王华(字德辉),是浙江余姚县的秀才,这一年二十六岁。秀才是俗称,正式称谓是县学生员。王华因为年轻,这时候还没有号,后来有些年纪和成就后,自号“龙山”。为什么自号“龙山”呢?因为他年轻时在龙泉山上的禅寺读过书。龙泉山,在余姚县城内。明代成化年间的余姚县城很小,南有舜江,北有侯青江,两条江像玉带一样,围绕守护着小小的余姚县城。几十米高的龙泉山南靠舜江,北望侯青江。这座小县城,有山,可以滋养仁厚;有水,可以含育灵秀。龙泉山的北麓有一座小院落,是莫姓大户的产业。王华一家是这座院落的租户。 王华父子两代靠当塾师养家糊口。秀才王华曾被主管浙江全省教育工作的张悦(字时敏),推荐给一省之长宁良,被宁良聘请到湖广老家祁阳(今湖南省南部)给儿子当塾师。张悦官衔是提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宁良官衔是布政司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有智慧的人能通过细节预测未来,这叫见微知著。张悦在余姚县学通过三篇文章,预见到王华的状元前途。 过去大家庭一起生活,每一位长辈都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王华道德学问优良,与父亲王伦(字天叙)的言传身教有关。王伦当了一辈子教书先生,他喜欢竹子,又擅长抚琴,三个儿子中二儿子王华和小儿子王衮是读书人。闲暇时间,明月当空,繁星相伴,翠竹做友,雅兴当胸,聚起家人,抚琴吟诗,你唱我和,其乐融融。两个秀才的哥哥叫王荣,弟兄三人的名字连起来是“荣华衮衮”。 王家诗书传家。王华的爷爷王世杰是国家优选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却一辈子不愿做官。说到家庭,我们再拆一个字看看——“安”,宝盖头,下面一个“女”字,这意味着家里有女人才安生。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定离不开贤惠的女人。王华的妻子郑氏,娘家在城北胜归山下的村子。王华的学生陆深把郑氏的品德总结为贤惠、孝敬、慈爱、勤劳、简朴。在我们心学修学者心中,郑氏就是圣母吧!王华的母亲岑太夫人享年近百岁,可谓有德有寿。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爷爷奶奶盼孙子,比当爹娘的着急,王家也一样。岑太夫人有天做了个梦,梦到神仙穿着绯色衣服,踏着祥云,伴着鼓乐,给她送来一个婴儿,梦醒就听到产房婴儿的啼哭声。王伦依据这个梦境,给新生儿取名“云”,于是就有了王阳明小时候的名字——王云。这是王云出生带有的第一个神秘色彩。此前,王华出生时的记载几乎与此类似。王云的出生还有一个不同常人之处,就是王云在娘胎里住了十四个月。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传统,给一些人的出生涂抹一层神秘色彩。 观察一个人的成长,仅仅局限于小家庭就显得视野不够开阔。 明代国祚二百七十六年,王云出生时的1472年已经进入王朝中期。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是英宗皇帝。英宗于1449年贸然御驾亲征,做了鞑靼人的俘虏。父亲蒙尘后,三岁的朱见深被立为太子。他的叔叔明代宗朱祁钰当皇帝的第三年,朱见深的皇太子身份被剥夺。四年后,朱祁镇复辟,他才恢复皇太子身份。朱见深少年缺乏安全感的经历造成他的恋母情结,成年后他依恋年长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 《明史·本纪第十三·宪宗一》记载了这一年的两件大事,其中一件事是鞑靼人入侵,明军战败,两位正二品都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战死。自从英宗当俘虏后,明军在北部边境一直处于弱势。《明史》说,鞑靼人“屡入”西北各边境。第二件事是夏季北京久旱,运河干涸。 以上是王云出生时的天下形势。他十一岁后随父亲在京生活,经常遇到北京戒严。北京之所以经常戒严,是因为鞑靼人经常入侵边境。个人成才与国家的需要密切相关,这应该是他后来一直研究军事的原因。 第二章 家风家教有传承 王云出生在诗书人家。明代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有“易经”“诗经”“春秋”“礼记”“尚书”。这都是圣贤经典。读书人天天读圣贤书,目的是读书明理,做人以诚,做事以专。书读得好,才能明白天地之道。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就不会成为书呆子,即便学个技术也能很快上手。 王家有读书的家风传承。王华小时候,他爷爷王世杰把孙子抱坐在腿上,教他吟诵经典。小孩子像一张自纸,又善于模仿,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言传也好,身教也罢,家中长辈是孩子优选的老师。 我们中华民族有个“抓周”的习俗,就是在婴儿一周岁时,摆上几样物品,比如书本、印章、杆秤、铁锤等,让孩子自己选择和抓摸。家长根据婴儿抓摸到什么东西,来判断孩子未来的职业取向。 明代简单地把百姓划分为士、农、工、商,简称“四民”,四民的排序反映了各个阶层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士,指读书人。读书人,没有功名的被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