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蜘蛛侠》与哲学 追问的蛛网

《蜘蛛侠》与哲学 追问的蛛网

  • 字数: 2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3071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吗?并不止于此。它要我们思考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问题:你要如何生活? 比起蜘蛛侠攀墙的能力,在大道上方晃来荡去,朝坏人射击蛛网子弹,这些思考引人入胜的程度丝毫不落下风。 ★彼得•帕克要为本叔叔的死负责吗? 蜘蛛感应怎样揭示了知觉的本质? 蜘蛛侠该如何对抗那些曾经是好友的恶棍? 小蜘蛛可以在维护正义的同时与玛丽•简谈恋爱吗? …… 在哲学家的帮助下,一起来解开小蜘蛛世界里那些错综复杂的哲学困境之网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哲学与流行文化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蜘蛛侠》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如:彼得·帕克要对本叔的死亡负责吗?伟大的能力意味着伟大的责任吗?蜘蛛侠要怎么和之前的朋友、现在的罪犯斗争?本书利用多位哲学家的理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解决《蜘蛛侠》中的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威廉·欧文(William Irwin)是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里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in Wilkes Barrre, Pennsylvania)哲学教授。开创了“哲学与流行文化”系列丛书,合编有《〈辛普森一家〉与哲学》(The Simpsons and Philosophy),并监督了《〈豪斯医生〉与哲学》(House and Philosophy)、《〈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哲学》(Alice in Wonderland and Philosophy)、《〈广告狂人〉与哲学》(Mad Men and Philosophy)等合集的编写。
目录
致谢001
导言001
第一部分蜘蛛侠的精彩人生?005
1.彼得·帕克过着善的人生吗?007
2.赎罪的代价?:彼得·帕克与无穷无尽的债025
3.“我叫彼得·帕克”:揭开正义与善的神秘面纱041
第二部分背锅侠059
4.“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蜘蛛侠、基督教伦理与罪恶问题061
5.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吗?:蜘蛛侠与助人为乐者076
6.“能力越大,过失越多”:蜘蛛侠需要为本叔叔的死负多大责任?092
第三部分蜘蛛感应与自我107
7.为什么我的蜘蛛感应响了?109
8.红还是黑:知觉、同一性与自我125
9.更强的力量:英雄主义、邪恶与身体变异138
第四部分我们这些蜘蛛:科技与人性的、太人性的149
10.超人类主义:或,制造蜘蛛侠是正确的吗?151
11.靠前克隆:关于克隆人类,克隆传说能告诉我们什么?167
第五部分你友好的邻居蜘蛛侠183
12.正义还是爱情:蜘蛛侠可以在维护正义的同时和玛丽·简谈恋爱吗?185
13.爱、友谊与成为蜘蛛侠196
14.蜘蛛侠纠结的责任网络:和朋友作对,以及堕落的同伴210
第六部分会说话的神奇蜘蛛:笑话、故事与我们的选择223
15.妙语连珠:蜘蛛侠笑话中的道德观225
16.《再多一天》背后的争论240
17.蜘蛛侠与讲好故事的重要性254
作者简介:复仇者集合268
索引275
摘要
     蜘蛛侠是个极客(geek)①。别误会——我这样称呼他是出于喜爱。我自己也很极客:白天是电脑程序员,晚上是秘密哲学家。我只是想说,如果蝙蝠侠(Batman)不是超级英雄,他会和超模一起在游艇上度日;超人(Superman)会成为律师;神奇女侠(Wonder Woman)会去肯尼亚。(看得出来吗?其实我更像个D.c.②粉丝)彼得·帕克会在大学实验室工作,或者去设计网页,或者去高中教教科学课。我们之所以喜爱蜘蛛侠,是因为他就像我们一样,只不过多出了特殊能力。彼得。帕克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他是个孤儿,被年迈保守的叔叔婶婶①养大,在许多故事线中都出身贫穷,而且一直不富裕。即便是找到了爱情,也显得笨手笨脚的。他糊涂,所以他有趣。甚至是自己的超能力,也让他深受其苦——出于保护的目的,他不得不向所爱之人说谎,而这让他难以同他们亲密。其他超级英雄也有各自的秘密,但出于某些原因,彼得总是比他们更容易感受到事情带来的后果。 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成为蜘蛛侠吗?彼得·帕克过着善的人生吗?不过,什么又是善的人生?这似乎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而有些回答好像过于简单了:假如我在玩电子游戏《模拟人生》(The Sims),我知道好的人生需要配色和谐的家具、成功的派对、事业晋升,还得做好个人清洁。另外,还有一些听起来不错(或至少复杂些)的回答,但很难让人铭记在心:当我在这周的脱口秀上看见一名作者推销他的新书《幸福的秘诀》,我会不禁回想,他们上周在同一个秀里介绍的秘诀又如何了呢? 如果哲学对什么东西有益,那就是所谓的终极问题(the Great Question),即人生意义的问题。在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约公元前624年出生)第一次对水大肆鼓吹后——泰勒斯认定水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他似乎意指所有事物要么实质上就是水,要么至少是由水演变来的——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后继而来。在这篇文章里,我只会谈及五位哲学家:一个罗马奴隶,一个乞讨的托钵会修士,一个小说家,一个精神病医生,还有一个学者。其中有两人是无神论者,另外三人是不同宗教的信徒。有三人经受过牢狱之灾,两人曾被人折磨。有两个入过集中营。其中一人为了保护无辜的人,只能用假名生活。而对于另一位哲学家,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在这五人中,有一个人从未写过书,有人的著作则超过了45本。有三人都曾出现在漫画书里。这些哲学家中的每一位都为我们提供了完整却又接近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人生,以及如何在幸福人生中,为痛苦、快乐、他人、道德和上帝寻找位置。 保罗·库尔茨:关照他人与快乐的人生 我将从当代哲学家保罗·库尔茨(Paul Kurtz)谈起,一部分是因为他住在纽约州(New York)的布法罗(Buffalo),和我挨得很近,但也是因为我猜测他对终极问题的回答会和你们的最接近。你们可能从来没听说过他,但他创作或编辑了超过45本书,还有800多篇已刊文章。他普及了“世俗人道主义”(secular humanism)的概念,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它关注快乐的、富于创造力的生活,而拒绝任何宗教主张以及一种理性的结果论基础的伦理学。 库尔茨告诉我们,善的人生有两个要义:首先,善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什么是幸福?在历史上,哲学家们不是将幸福描述成快乐(享乐主义者),就是描述成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幸福论者)。库尔茨认为要构成善的人生,这两方面都是必要的。 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