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人文蜀地 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
字数: 2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54115767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作者用行走丈量巴蜀过往的文明与承载,多纬度书写尘封遗迹的人文精神。
内容简介
《人文蜀地: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是由封面新闻杂志集近些年文稿编撰而成,以游记的形式,把蜀中的古宅院、古战场、古桥梁、古驿道、古官寨、古寺院,一一记录在案。作者试图将每一处历史遗迹,当成一口深井,通过田野考察、口述采集、档案各种方式,去挖掘遗迹背后的人文精神,揭示其中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掌故,以一斑窥全豹,展现巴蜀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书分为“小镇大事”“名流屐痕”“蜀地沧桑”“街院遗迹”四大篇章。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编>小镇大事
宁厂:血与火淬炼的“聚宝盆”003
罗泉和天下专享盐神庙012
郪江:巴蜀古国的另一“高地”018
太平:“四渡赤水”转战地025
龙华镇的繁华旧梦031
周子:文脉最盛的嘉陵江老码头037
高庙:深山里飘零的人间烟火043
元通有个“将军府邸”050
李庄:抗战后方的学术重镇057
<第二编>名流屐痕
白马关前哀庞统065
谯周:将白旗举到底的蜀汉名臣071
李白来到了岷江流域079
“不登大雅之堂”出自丹棱086
岑参:做过嘉州刺史的唐代大诗人093
<第三编>蜀地沧桑
贾岛:长眠安岳的苦吟诗人100
李德裕:造福四川的唐代名相108
中岩寺:苏东坡初恋地116
清幽川竹,“撑”起衣食住行123
清朝阆中大战:传奇“护考”之战131
故宫文物南迁入川往事140
巴塘关帝庙:汉藏交融“大庙会”151
德格印经院的雕琢时光159
川江号子:长江文化活化石167
天宝寨:“吓”石达开的悬崖城堡175
峡江船工沧桑往事183
<第四编>街院遗迹
盐亭街头的字库塔195
马湖有个孟获岛201
姜家大院的百年兴衰208
韩家大院:三代人的“百年工程”217
川北报恩寺:惊天骗局成就惊世建筑224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红色记忆”230
安顺廊桥:构架成都历史的古桥238
四圣祠街:中西合璧的文化宿地244
摘要
宁厂:血与火淬炼的『聚宝盆』 作为川渝地区最早的盐产地,地处大巴山深坳的巫溪县宁厂古镇,面临最后的尴尬:若用重金拆旧包装,多半是华丽转身千篇一律的“油漆古镇”;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又将被岁月的铁帚扫荡得气韵全无。 这是一个接近被清新河风吹拂、又接近与时代气息脱节的千年老镇,一个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然而,它在大巴山乃至长江三峡腹地的历史舞台上,却扮演过令人咂舌的恢宏角色,大量遗迹释放出残存的烟火信息:有四五千年制盐史的大宁盐厂为何在明清时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两千多年前的巫咸先民是如何在危崖上开凿出国内最长输卤栈道的?一代代背夫是如何在崇山峻岭中走出千里盐道的?一群群卑微的生命是如何在绵亘战乱中艰难求生的? 盐泉流淌 千年盐厂成废墟 巫溪县(古称大宁县)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狭长崎岖,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多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像是从水里长出来的房屋,被称为吊脚楼。 群山环抱的古镇,有一座起源于商周、兴起于秦汉的大宁盐厂遗址。历史上,这座盐厂所产食盐远销秦楚、川陕和云贵等地,明清时更是荣耀成为皇家贡品。如今盐厂早已废弃,空气中依稀散发出淡淡的咸味儿。 那天早上,漫步在宁厂镇,厚厚的云层开始变薄,一缕阳光从云遮雾绕的山巅探出头来,经过大雨冲洗的大宁河谷,弥漫着潮湿而清新的空气。河水清澈依旧,但早已没有我多年前见过的激流滔滔,更与行舟航运无缘。印象中,原先这条河随时跳跃着很多鱼儿,夏天发洪水时还可以在浅滩上抓到二三十斤重的大鲤鱼,鲤鱼是从上游孔梁子暗河跑出来的。水流平缓时也能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待着。深水里的螃蟹、虾米、青蛙、泥鳅就更多了。那时,娃娃们喜欢用笊篱捞虾,手儿巧的还将渔网弄成簸箕形状绑在长杆上,这样可以抓到更多的鱼。 浮动的记忆阻滞了我的脚步,使我走得很慢很慢,俨然是穿行在时间隧道里,小心捡拾着童年生活的碎片。来到张家涧龙君庙遗址,只见一面小瀑布下有一方小池,池中之水呈褐色,上面泛着白色泡沫。在龙头吐珠石壁上,刻有“宝源天产”四个字。盐池下有个残损的石凿龙头。当地人说,在龙头没被破坏以前,这个龙头的嘴儿两边,一边流的是咸水,一边流的是淡水。 光绪十一年(1885)版《大宁县志·盐井》载:“北宋淳化二年(991),大宁监雷悦创建龙池,于盐泉口安一石龙头,盐泉自龙头流出,注入石池,池前横置木板,上凿三十眼孔。”搁置资源争议,分配给三十户盐商,相当于三十只原始股。 被开掘使用至少四五千年的大宁盐泉,从岁月的暗洞汩汩流出,依然丰沛灵动,但曾经名动天下的大宁盐厂早已成为废墟,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除了退休老人背着手走来走去,整个古镇平时都很冷清。 昔日的制盐车间,墙壁颓废,柱头孤立,房梁歪斜。地上,曾用于熬盐的灶、锅、木桶零星可见,锈迹斑斑。牛牛草、巴茅杆、三月莓、老虎刺、马鞭草充斥其间。草丛里,四五只小鸡儿踱着方步悠然觅食。出盐口旧址,有一片白色的东西盖住红砖,我用手一摸,发现这是当年制好的盐粒粘在砖上,经历岁月磨砺,已然钙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在亏损泥潭里挣扎多年的大宁盐厂终于停产。目前,盐厂遗址有六十八眼灶址,保存完整的十五眼,制盐厂房近三万平方米。 如今,居住在镇上的不过两百来人,大多时候坐在河边玩牌聊天,打发日子。守望着被岁月之拳击打得东倒西歪的老房子,一个个老人仰望高山深溪落寞离世。年轻的生命却如红杏枝头般探出墙外,寻找自己的出路。那天在镇上,我遇到两名埋头绣制十字绣的女孩,她们都是盐场职工的后代。面对我的相机镜头,两位淳朴的女孩有点不好意思,用手捂着脸说:“照啥子哦?我们又不像城里的女娃儿长得那么乖。”那位漂亮点的女孩腼腆地说,她手头这张十字绣,是给在深圳打工的男朋友绣的,她打算明年跟他结婚后就出去找点事做。 弹丸小镇 川渝最早盐产地 宁厂盐泉,绕不开“逐鹿得泉”的神奇传说。 南宋人王象之编写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讲,远古时,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今天的巫溪县城水洞子桥边,立有一尊“逐鹿得盐”汉白玉雕塑。 据1981年版《巫溪县志·县史述略》载,周武王伐纣时期,西南八国从之,相当于浩浩荡荡的盟军队伍,八国中以庸国(今川陕鄂三省交界处)居首,而巫溪地属古庸国,名巫咸国,“巫盐销售及于庸国辖地,开凿川陕鄂边盐大道始于此时”。又道自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当地人煮泉得盐,因盐而兴,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开辟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一方乐土。 历史上,盐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