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话剧生涯

我的话剧生涯

  • 字数: 51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71390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老艺术家口述历史"丛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项基础工程,旨在保存各戏曲曲艺剧种发展演变的史料,抢救、总结和传承老艺术家的经验,探寻艺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勾勒出近现代上海戏曲曲艺发展的脉络和细节。本丛书的内容依托上海音像资料馆口述历史工作室的口述音枧频资料整理,信息量大、细节丰富,涉及各剧种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样貌、艺坛轶事,艺术家的人生轨迹、艺术体会和经验,戏剧中各工种的情况,将各剧种代表性传承人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成长从艺经历以及其艺术经验记录、整理保留下来,为各艺术门类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目录
我走过了——娄际成口述
戏剧工作者不该忘记自己的使命——张先衡口述
我做了我自己喜欢的事情——王公序口述
再苦再累,也是我所选的职业——童正维口述
我爱的是心中的角色——陈奇口述
好的话剧不会没人看的——景衡口述
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舞美——杜时象口述
效果工作是一项艺术创作——卢珂口述
要坚持我们的现实主义——陈加林口述
我没想做大导演,我就喜欢玩……——杜冶秋口述
小谢要谦虚,不要骄傲——谢德辉口述
从"非常大总统"到文化把关人——孙滨口述
我最痛苦的记忆就是我的画丢失了——周本义口述
做喜欢做的事,为自己寻找一份快乐——刘玉口述
传世之作是要经过历史沉淀的——陈明正口述
要进步你就得变革——金长烈口述
我活下来不容易——李祥春口述
……
摘要
     我走过了——娄际成口述 娄际成,1934年出生,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195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话剧代表作有:《战斗的青春》《桃花扇》《闯江湖》《年青的一代》《孙中山与宋庆龄》《莫扎特之死》《西哈诺》《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悲悼》《商鞅》《老式喜剧》《榆树下的欲望》《无人生还》《十二个人》等。 1982年获得上海首届戏剧表演奖,1996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1997年获首届佐临话剧艺术奖男配角奖、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并因演出《商鞅》中的公子虔获得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2007年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配角奖,2010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2011年获上海文艺家荣誉奖,2013年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佐临话剧艺术表演奖艺术成就奖,2014年获上海文艺家荣誉奖,2016年获白玉兰特殊贡献奖。 采访人:您能介绍一下您的家庭背景及父母的职业吗? 娄际成:在我之前,我家里没有一个是从事文艺的,我家里是搞商业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服务性行业。我的爷爷,最早从河北农村到城市来当小伙计,当学徒,然后做着做着几家人合伙搞了一个浴室,逐渐发展起来了,可以说弄得很不错了。我爷爷喜欢看京戏,我小的时候经常带着我去看京戏,我的回忆中就是看完了京戏,然后爷爷带我去洗澡,我就在澡堂子里头学花脸、学武生、学小丑。人们都会说让我来唱一段,我说我不唱,为什么不唱呢?不打板不好听,要有板,我的前辈们就经常拿这个当笑话说。我是爷爷带着我看京戏,慢慢培养出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有个(堂房)爷爷,都是姓娄的,他是京剧演员,京剧界的老人都知道,叫娄振奎,唱花脸的。他不是科班出身,他是下海的,年轻的时候天生嗓子特别好,他经常带着我到剧场的后台,因此我对京剧从小有印象,看过许多名家的戏。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文艺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我也是个积极分子,什么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这些活动我都喜欢参加。我从11岁开始练武,我姥爷给我请了一个武术教师,我下课后晚上就在那儿练武术,所以有武术的底子。还有一点,就是看人家演话剧。我上的中学是汇文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学校的文艺活动比较多,有的老大哥们去演话剧,慢慢地他们就带我一块儿去参加了一些活动。后来我们就自己组织了一个话剧队,我们有一个辅导员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他是上海老剧专毕业的,他把我介绍到青年艺术剧院去参加考试。考我的是谁呢?是孙维世。孙维世给我出了小品,说你妈妈来了,你就很激动地跑到窗户那儿去,大声地喊妈妈。那时候不懂什么小品,就是一个直接的反应。另外还给她耍了一套双匕首,因为我平时练武术,闪转腾挪,翻跟头,什么都在里头。她看完之后跟我说,你的基本功比他们舞蹈队的基本功都好。后来我就留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了。 采访人:那时你高中毕业了? 娄际成:高中毕业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每个人可以填三个志愿,反正我有一项志愿是戏剧,结果一发榜,分配我去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当时的中央戏剧学院还没招本科生,都是文工团在那儿进修、学习。我当时还犹豫,我说怎么到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留我,怎么办呢?我又找了孙维世,孙维世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你喜欢干这行,你就要从头学起。这么着我就到了上海。 采访人:您第一次上台的经历您能谈谈吗? 娄际成:虽然我在业余话剧队上过舞台,但是进了学校之后,一当众表演我就紧张了。紧张到什么程度?我口水都没有了,是干的,舌头都拉不开了。第一次上台演的这个片段叫《春风吹到诺敏河》,是写合作化的一个戏,让我演支部书记。服装是干部服,戴一个圆顶的帽子,一个干部的形象,这是入学后第一次上舞台,在四川路横浜桥老剧专四楼的一个小剧场,那是第一次。 采访人:那时候您几岁?18、19岁? 娄际成:19岁。演一个中年人,脸上化点皱纹。田稼老师对我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声音好台词好,但是表演紧张。我们班在学校里本来被评为不可救药了,什么原因呢?因为生源很杂,有的适合当演员,有的不适合当演员,教的老师也很杂,有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有的是上海剧专的老师,有的是从山东大学合并过来的,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一年级第一学期教表演基本训练,第二学期还是表演基本训练。到了二年级说表演训练还没有合格,还要再做基本训练。基本训练就是练注意力集中、想象、感觉,还有判断,就是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地教……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