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国史(1914-1945)(精)

英国史(1914-1945)(精)

  • 字数: 54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英)A.J.P.泰勒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80971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A.J.P.泰勒是英国泰斗级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著作等身,专攻20世纪欧洲史、英国史与大战史。从一战爆发的1914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是深刻影响人类命运和历史的三十年,英国在二战中对抗轴心国、最终取得同盟军的胜利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本书《英国史:1914-1945》中,泰勒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焦点,深入探讨每一关键事件的成因,不仅深刻勾勒了当时英国政治家和各国领袖诸决策多方考虑下的心理纠结与必要的果敢,亦广泛采用当时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与民情舆论等相关档案材料作为大事件背后的重要背景;泰勒对二战之所以爆发的根源探讨,引发了广泛的争论,该争论从1960年代持续至今,为此,泰勒被美国《时代周刊》入选为最富争议的泰斗级历史学家。他的大战期间《英国史》仍为无法绕过的20世纪欧洲史读物;本书也是《牛津英国史》的最后一卷第15卷,该卷的销量超过之前十四部的销量总和,其影响之深远与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邹佳茹,字穆如,江苏常州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学系跨文化研究硕士。目前从事高校教学、翻译、独立记者等工作,致力于江南地方文献、明清近代文论与文学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大战:旧式战争,1914-1915年
第二章 战争的压力,1915-1916年
第三章 战争中的国家,1916-1918年
第四章 战后,1918-1922年
第五章 正常时期,1922年
第六章 三党政治,1922-1925年
第七章 黄金岁月,1925-1929年
第八章 意想不到的危机,1929-1931年
第九章 中场
第十章 国家得救:经济问题,1931-1933年
第十一章 国家遗恨:外交事务,1931-1936年
第十二章 绥靖,1936-1939年
第十三章 勉强应战,1939-1940年
第十四章 尖峰时刻,1940-1941年
第十五章 大联盟,1942-1944年
第十六章 终战,1944-1945年
参考文献综述
历届内阁名单(1914-1945)
译后记
摘要
     第一章世界大战:旧式战争,1914—1915年 在1914年8月以前,一个通情达理、遵纪守法的英国人除了知道邮局和警察以外,无需注意到国家的存在,而平安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居住在任何地方。他没有来自官方的编号,也没有身份证。他可以周游列国或永远离开自己的国家,而不需要护照或任何形式的官方许可。他可以毫无和限度地把手上的钱换成任何一种外国货币。他购买外国进口货就像购买国产货一样,无需另付关税。同样,一个外国人也可以在这个国家度过自己的一生,不需要许可,也不需要到警察局注册。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不同,这个国家不强制其公民服兵役。在自愿的前提下,一个英国人可以到常规的陆军、海军,或者国防义勇军中去服兵役。如果不愿意,他也可以对国防的需求置之不理。富有的户主可能时而被招去为陪审团服务,否则,为国家服务的都是那些志愿者。英国人纳税率不高,在1913—1914年,英国的税收约为2亿英镑,低于国民收入的8%。国家进行干预,以防止公民吃到掺假食品或者感染某些传染病。国家为工厂颁布安全法规,以防止在某些行业工作的妇女和成年男子劳动时间过长。国家规定: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一直到13岁为止。从1909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为70岁以上的贫困者提供少量的养老金。从1911年起,国家开始为某些阶层的工人提供医疗和失业保险。这种国家干预的倾向逐步升级。自1905年自由党执政以后,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费用差不多翻了一番。但从总体上讲,国家干预的目的仍然只是为了帮助那些不能自助的人,成年公民则是国家不管的。 大战改变了这一切。在大战的影响下,人民大众首次成为活跃的公民。他们的生活开始被来自上面的指令所左右;他们被要求为国效劳,而不是过好 大英帝国各自治领政府和议会的意见无人问津。唯有加拿大议会随后对宣战表示认可。此外,各自治领总督步印度总督的后尘,分别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发布了王室公告。帝国的白种人积极地向自己的母国集结。大约5000万非洲人和2.5亿印度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卷入这场战争。他们对这场战争毫无了解,对要打击的敌人也是一无所知。特权的行使不限于此。战争爆发后所需采取的行政措施早已写入战争手册,这是帝国防务委员会秘书莫里斯·汉基(Maurice Hankey)精心撰写的。这些措施现在予以公告,付诸实施。军事地区对外国人封闭;与敌国的贸易被禁止;商船被征用来运送军队(一开始征用了250艘,后来达到1000多艘)。 对特权的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做法。它提醒我们,大不列颠在没有公开破坏宪政的前提下已经向民主推进,大英帝国正在走向联邦之路。这也反映了一个共识:战争是国家行为,如果它不是与普通公众没有多大关系的特权行为的话。负有优选责任的朝廷大臣们也都认为:大不列颠将利用自己一开始拥有的军事力量发动战争,英国的海军将在北海与德国的大洋舰队展开激战,欧陆协约国的军队则负责在陆地上击败德国。这场战争将在几个月之内,甚至几个星期之内结束。普通公众所受到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的。正如格雷8月3日在下议院发言时所说:“如果卷入战争,我们将遭受损失,可是这种损失不会比袖手旁观时遭受的损失多多少。”因此,对如何应对公众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没有登记劳动力,没有调查工业资源,没有聚积原材料,甚至没有考虑哪些原材料将有需求。公众的职责就是按部就班。用丘吉尔的话说,“照常营业”,这是店主在火灾之后贴出的告不用语。 但也有一些例外。人们普遍预期,战争爆发后会带来金融恐慌。政府宣布延期偿付,接管中立国和敌国票据的兑付责任。然而,这样的警报似乎是过头了,恐慌来自另一方向——外国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偿还债务。在国际市场上。英镑开始奇缺。英镑与美元的汇率达到1:7(正常的汇率是1:4.86)。政府还接管了海运战争险——在战争结束时盈利了。还有一种担忧是人们可能会囤积黄金,然后存储一般货币,因此财政部受权发行1英镑和10先令的纸币事实证明,这种担忧似乎也是没有必要的。这些临时应急措施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的第一个战时行动。他在最后时刻才同意英国参战,当时只关心财政问题而无暇它顾。 贸易大臣同样繁忙。政府接管了铁路,保证他们获得1913年的红利——这是另一项最终盈利的举措。实际上,接管铁路所造成的变化微乎其微。一个由铁路经理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为贸易部管理铁路,未能有效协调各铁路公司。直到1916年复活节,为了不干扰节日交通,从法国来的列车离境要等5天。有一个事件对英国将来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争切断了英国的食糖供应。战争之前,三分之二的糖来自于德国和奥匈帝国。8月20日,组织了一个皇家委员会,负责糖的买卖和分配——这是国营贸易的第一次尝试,该机构在整个战争期间独立运营。以上所有举措的主要受益人是有关商人——银行家和证券经纪人。铁路经理人和糖厂老板。在其他方面,国家则置身事外。8月10日,议会休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