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国航母 第2部(增订本)

大国航母 第2部(增订本)

  • 字数: 2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作者: 房兵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62221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解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俄罗斯(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六个国家接近不同的航空母舰发展历程。美国为何大力发展核动力超级航母,苏联众艘航母为何相继遭遇变卖拆毁,英国如何依靠航母打响了马岛战争海空大战,法国如何在发展航母上贯彻务实自主的方针,印度出于何种考虑坚持购买二手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酝酿着怎样的航母梦……通过分析上述问题,本书介绍了各国在发展航母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受的重大挫折,揭示了大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为什么离不开航母的命题,披露了航母决定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
作者简介
房兵,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军训教研室副主任,大校军衔,军事学博士。 CCTV-10《探索发现》系列专题片《百年航母》《马岛战火》《特战奇兵》《突然袭击》主讲人。 中央电视台CCTV-4《海峡两岸》、CCTV-7《防务新观察》、CCTV-13《环球视线》《东方时空》,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广东卫视《全球零距离》,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新视野》等栏目特约军事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特约评论员。 著有《大国航母》《烽烟利比亚》《马岛战火启示录》等。
目录
第一章独霸天下——常规动力时代的美国超级航母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
“小鹰”级航空母舰
主宰海洋的“霸主”
第二章海空霸主——核动力时代的美国超级航母
走向核动力的“企业”号航母
海湾战争航母大发威
更为优选的“福特”级航母
第三章国运舰运——历尽波折的苏联航母
胎死腹中的航母计划
迂回曲折的航母之路
专享的孤狼“库兹涅佐夫”号
舰运,国之兴衰
第四章劫后余生——艰难起步的俄罗斯航母之路
悲壮的落日余晖
劫后余生的北方孤狼
重整山河待后生
第五章绝唱马岛——万里远征马岛与英国航母之路
英国航母九十年
马岛战争与航母震慑力
战后反思和航母复归之路
第六章独树一帜——利比亚战火与法国航母之路
别具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
困难重重的“戴高乐”发展之路
生机勃勃的法国军工业
第七章二手之路——第三次印巴战争与印度航母之路
独占鳌头的印度航母
印度航母的二手之路
自主设计的航母“蓝天卫士”号
第八章野心再起——自卫队名义下的日本航母之路
永不灭的航母梦
海上自卫队之路
日本之欲望
第九章另类航母——垂直登陆作战中的两栖攻击舰
乘势而出的两栖攻击舰
多功能的海上移动堡垒
战火中的两栖攻击舰
走向航母的世纪
后记
摘要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美国在战后极力发展航空母舰,可以说是世界上头号航空母舰大国。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现在,一共发展了“3+3”六代航空母舰。所谓“3+3”,就是先发展了三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分别是战后的第一代“中途岛”级,战后的第二代“福莱斯特”级和战后的第三代“小鹰”级。在三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之后,以“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标志,美国海军又先后发展了三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第一代是“企业”级;第二代是大批量建造的“尼米兹”级;第三代是“福特”级。所以。美国海军战后航空母舰的发展史,应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常规动力时代和核动力时代。 1941年12月7日,这是一个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日本在远离本土3500海里的珍珠港,以长途奔袭的方式创造了奇迹:他们仅以损失29架飞机、5艘微型潜艇的代价,炸沉美国太平洋舰队各种舰船40余艘,摧毁飞机450架。几乎让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 “珍珠港事件”改变了美国海军的战略思想。当时的存留人员计划将仅有的大小7艘航空母舰变为海上战争的核心力量。 战争伊始,美国依靠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采用流水线生产航母,到1945年已经建造了近150艘航母,“中途岛”级航母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建造。但是首舰“中途岛”号完工时已是1945年8月,“二战”已经结束,“中途岛”级因此成为美国战后的第一代常规动力航母。 从“中途岛”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诞生于或者说最初的孕育是在“二战”阶段。“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最初3艘舰的名字“中途岛”“珊瑚海”“莱特湾”,都源于“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跟日军进行的几次有名大海战,而且是决战决胜的大海战,即中途岛大海战、珊瑚海大海战,以及莱特湾大海战。中途岛是决胜之战,珊瑚海是人类战争目前第一次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超视距对攻海战。至于莱特湾大海战,是击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最后一战,也被称为人类战争目前到目前为止规模优选的一场海战。由此看来,“中途岛”号、“珊瑚海”号、“莱特湾”号所构成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最初的设计思想来源于“二战”。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有名战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掌握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中途岛战役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根据英国航空母舰的作战经验和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航空母舰受损的情况,美国海军决定建造加强飞行甲板防护、增加舰载机数量的大型航空母舰。1942年8月。“中途岛”号登记注册。尽管该级舰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却作为主力参加了朝鲜战争、中东危机以及海湾战争。 作为美国海军战后的第一代航空母舰,“中途岛”级排水量59000吨,舰体长295米,宽41.5米,大致相当于两块足球场的面积,人员编制4000名,舰载机137架。 从各种技术性能来看,它应该是接受了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历次大海战——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等一系列大海战的经验和教训。它的排水量比战时美国大批量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刚刚建成服役的时候,它的标准排水量就已经超过了50000吨,它的满载排水量则达到了64000吨。这在当时来讲,已经是一个“巨无霸”级的航空母舰了。 后来屡屡在“二战”后的战场上出现的“中途岛”号和“珊瑚海”号,即“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并不是“二战”之初建成的模样。因为“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特别是首舰“中途岛”号,在“二战”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仅外形就变得面目迥异。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现代化改装?因为航空母舰是用来运载飞机的,而“二战”结束之后,飞机由螺旋桨式飞机时代进入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喷气式飞机,无论是外形、重量,还是起飞的方式都跟螺旋桨飞机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运载飞机的航空母舰也需要随之进入喷气式时代。这就是“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先后进行几次大规模改装,最后连自身外形都变得“面目全非”的主要原因。 P3-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