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河边

河边

  • 字数: 1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 作者: 陈玉芬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47716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三生石上刻情缘 万年始度梦中牵"
内容简介
李峰与曹兰芝在少年时代相遇,两人有一段难忘的青涩之恋。当尝尽世间百味、历经聚散离合之后,鬓发斑白准备牵手的两人终以悲剧收场。小说表现出人生的生离死别与“求不得”之苦,以及“无论生活给我多少苦难,我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时代变迁的震荡与性格即命运的暗线交织,构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真实生动的背景与细节描写中,蕴含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作者简介
"陈玉芬:天津人,1968年生于山西灵石,国家 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介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心语》。愿淡雅如兰,远离世俗喧嚣;愿安静若莲,品知冷暖人生。"
目录
楔子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摘要
     岁月流淌,古老的黄土高原进入百业待兴的八十年代中期。如果说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特定的音符,那么八十年代的音符就是一种整齐而轻快的升调,唱响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渴望和憧憬。 初春的阳光,有着蓬勃的力量和青春的气息,这样的阳光,令人兴奋和激扬。洁白的云朵快乐地飘在空中,它们时而奔跑,时而拥抱,远远望去像一顶白色的帽子戴在远处的山上。 一个星期_的早晨,十八岁的高中生李峰骑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哼着歌去学校。他的家在县城边上阳镇的河西村,离城里的学校有十多里路。其他同学平时都住校,每个星期六才回一趟家,到星期一再返回学校,而李峰每天晚自习后都要到邻村保健院接姐姐回家。这个星期则不用,因为姐姐去外地培训了。当然,这点路对于庄户人家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算啥,不过一个钟点的事。 在河西村,李峰家里的光景还算不错的。李峰他爹有木匠手艺,在上阳镇还叫上阳公社的时候就在公社的木器厂干活。前两年土地分给个人,木器厂解散,李峰他爹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就出去揽些木匠活干。本村里有几家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就跟着他做学徒,大家都叫他老李。老李为人和善谦虚,在村里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李峰他娘身子骨有些弱.只生了李峰和他姐姐一双儿女,这在大多数家庭兄弟姐妹五六个的年代,他们家的人口是单薄了些,但比起那些干活的人少、吃饭的嘴多的人家,他们家的日子算是不错的,李峰可以说从小就没受过什么委屈。姐姐李丽初中毕业后,在邻村卫生保健院里当卫生员,她一向疼爱弟弟,这不,李峰骑的“飞鸽”就是她攒了一年的钱交给了爹娘给弟弟新买的。李峰原来上学骑的那辆老“较为”,就成了家里的“公车”。父亲去别人家做木匠活时骑上可带些工具;姐姐出远路时就骑一下;娘不会骑自行车,但也可以推着它赶个集什么的,买了东西绑在后座上推回来,怎么也比那木头的手推车轻省。 李峰把车子蹬得飞快,车钥匙上的红绸子在风中飘舞。他不禁偷偷地乐着,感慨自己有一个这么贴心的姐姐,心想等自己将来学业有成一定好好回报姐姐。新车子就是好骑,轻轻一蹬就蹿出一米多远。路边的庄稼地里,飘出一股浓浓的大粪味,如今这里种地还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但有些农户已经买了小型的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伴随着不时喷出的黑烟,为亘古不变的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机。一些村镇的围墙上,在白色底墙上用红色油漆刷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还依稀可见,“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的标语牌也非常醒目地立在道路两边的墙上。 此刻李峰的心里盘算着一件“大事”。这次回家,爹到集上割了二斤猪肉,娘切下一半包了饺子,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另一半加咸菜丝和两个干红辣椒炒了,装在一个铝饭盒里全都让李峰带到了学校。学生们每月交十五元钱餐费,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大锅饭大锅菜,平时少见荤腥,有心疼孩子的爹娘,就会趁孩子回家时准备些好的吃食给孩子带上贴补贴补。饭盒一路摇晃着,隔着挂在车把上的尼龙布兜,李峰似乎还闻到了一丝香味。娘的手艺真是不错,这一饭盒肉菜要是打开,眨眼间,准会被身边那群馋猫饿狼一般的同学给抢光了。他准备先忍一忍,等到这星期过半时再拿出来,算是和宿舍里的那些伙伴们一起聚个餐。 离学校还有四五里路的时候,李峰一眼瞥见路边有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正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绿书包大步向前,那是他的同学柱子。柱子和李峰是一个村的,两人小时候一起尿尿和泥、捉知了、掏鸟蛋、偷桃子、烤蚂蚱……偷鸡摸狗、调皮捣蛋的事常常联手,感情深得胜过亲兄弟。柱子家兄妹三人,哥哥没念过几年书就跟着李峰的父亲学做木匠活,早早地成了家单过了,家里只有爹娘和妹妹小玉。柱子比李峰大一岁,早上了一年学,但是他开窍晚成绩跟不上,一年级念了两遍,后来柱子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功课慢慢赶上来,到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中等水平了。中考时,他超水平发挥,竟然考进了县一中。发榜的时候,柱子正和他爹一起推着几袋麦子到镇上的面粉厂换白面,听说自己考上了高中,柱子半天没回过神来。柱子他爹腿脚不好,家里的光景也不好,很少有在人前挺直腰板的时候,现在儿子考得不错,总是一件光彩的事,无论如何也得供儿子继续念书。开学后,柱子和李峰这一对好伙伴又分到了一个班里,自然就比别的同学更为亲近。 李峰一个劲儿地摁铃,引得柱子回头。“怎么今天没骑车子?” 柱子挠挠后脑勺,憨憨地一笑:“我爹有急事骑走了。”柱子的目光落在李峰锃亮的新车上,惊叫道:“你换车子啦?这车真不赖!来,让我骑会儿。” 两人的个子差不多高,柱子更壮实一些,李峰则是挺拔瘦劲的体形。柱子飞身上车,带着李峰直奔学校驶去。 进了县城,快到学校了,车子奔驰在下坡的路上,李峰在后面捏着柱子的背:“前面人多,你慢着点。” “没事,”柱子正在兴头上,一只手按着车把,另一只手连连摆动,“这算什么,我——” 话音未落,一个俏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