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天上有个纳木错
字数: 2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 夏业柱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53966903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安徽省援藏干部,本书为作者援藏期间在报刊公开发表的散文随笔合集,共收录散文随笔50余篇。作者以对藏区生活的细致体察,对藏民的深厚情谊撰文,描绘了西藏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生活故事等,并配以丰富的图片,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多彩、神秘的西藏。
作者简介
夏业柱,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曾援藏三年。在《散文》月刊、《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多家报刊共发表散文随笔近三百篇。已出版《本色男人》《好看的园林》等。
目录
序一(许辉)/001
序二(琼·旺久)/005
玛吉阿米的月亮
走在八廓街上/003
太昭不是城/010
雅砻河边公主梦/015
青冢无时不黄昏/021
青瓦达孜山的大唐魂灵/026
扎布让悲歌/031
土林中的小城/036
走近帕拉庄园/041
年楚河不会忘记/049
拉加里的背影/055
悬崖上的摇篮/060
修行在青朴/066
巨石上的帕崩岗/072
拉姆拉错观湖/077
色拉寺看辩经/081
天上有个纳木错
西藏看冰川/089
在珠峰星空下/094
云端上的家园/100
邦锦梅朵盛开的地方/106
太阳照在喜马拉雅山上/112
天上的雪莲/117
深秋,走在冈底斯山下/124
路过卡达/129
你知道西藏的色彩有多艳/135
娘姆江边的人们/141
边城,不寂寞/147
在扎日神山下/151
别样吉木错/156
石头上的家园/161
天上有个纳木错/166
错嘎湖,天边外/172
在羊卓雍错湖边/177
盐湖静悄悄/182
说不尽的格桑花
转山/191
神山无言/196
西藏看佛塔/203
洁白的哈达/209
流动的佛堂/214
开在佛国的花/219
藏獒不是神话/223
藏民与鱼/229
虫草传奇/233
狗在高原/238
活在牛背上/242
即使有了藏香猪/248
离太阳最近的舞者/253
茶味里的藏家/258
啤酒飘香的高原/262
西藏,水,水,水/266
说不尽的格桑花/273
酸奶的节日/277
藏刀,藏刀/283
永远的藏香/287
在藏家做客/292
西藏的年事/297
悠悠酥油香/304
糌粑与木碗/308
向青稞致敬/312
后记/318
摘要
走在八廓街上 去拉萨绕不开八廓街,不想去也得去,它是拉萨老城的核心,老拉萨味道浓,不去八廓街等于没去西藏。我去西藏前,对八廓街的印象是从电视节目里获得的,热闹而不乏时尚,感觉与云南丽江、湖南凤凰古城类似,是酒吧和咖啡屋的天下。去西藏后发现,影像的感觉与亲身走近大有差别,八廓街与我见过的所有街区都不同,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转经道,藏民骨子里就没拿它当街,而是把它当成一条朝圣的路,一条能把人的灵魂引渡上天的路。 据传,八廓街最初是因转经而生。吐蕃时期,今天的拉萨老城区一带还很荒凉,到处是沼泽水塘,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专为她建了大昭寺。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也被当作很好圣物供奉在大昭寺内。从那时起,藏民为了一睹释迦牟尼尊容,就开始朝圣,朝圣的人越来越多,围绕着大昭寺便形成了固定的朝圣道路,也就是转经道。大昭寺周边因此出现了旅馆、帐篷、临时民居等供人吃喝拉撒的场所,这便是最初的八廓街。当然,那时的八廓街还只是杂乱的聚居区,与今天的八廓街有天壤之别。但从那时起,八廓街再没萧条过,春夏秋冬,始终人气很旺。而热闹也始终只在那一小块,直至今天,虽然拉萨已扩大了数倍,八廓街依旧是当初的规模。有人说它长三里,宽三丈,有八条岔巷伸向八方,故又衍生出八角街的称呼。我多次去过八廓街,始终没辨清八个方向。我想,要是从空中俯瞰,八廓街的形状没准像蜘蛛网。实际上它的功能不亚于一张网,不仅网住了万千信徒的心,也网住了拉萨的古旧、时尚、繁华、肃穆和神圣。 在西藏,朝圣是了不得的大事,饭可不吃,经不可不转,信徒以能到大昭寺朝圣为荣,故而也以到八廓街转经为幸。藏语中,“八”是中间之意,“廓”是转经道之意,“八廓”连起来说,就是顺时针转经一圈的意思,可见八廓街得名就源于转经。任何人一进大昭寺街口,就会身不由己地顺时针“随波逐流”。有人说拉萨有六条转经道,八廓街是优选,信徒们每天要绕八廓街转三圈,风雨无阻。更有不少拖家带口磕长头转圈的,不谙世事的孩童跟着父母,挂着羊皮垫子,戴着手板,举手摸脑又扪心,一步一匍匐,向前磕长头,天长日久,街心的地面被磕出光溜溜的一条印迹。磕长头向来是八廓街最吸引人的风景,磕的人是那么虔诚,对来往人流视若无睹;看的人总是很好奇,想不明白哪股子力量把人变得这么虔诚,八廓街的魅力多半就在这看和被看中。 八廓街到底有多少人转过经,永远是谜。我每次走过八廓街,都被磕长头的信徒吸引,那些打扮各异、口音有别的男女,有的是信徒,有的是旅人,到了这里,都成了“转经人”,捻佛珠、握经轮、磕长头,五花八门,在八廓街的艳阳蓝天下,形成了强大的气场,每每看到,便忍不住想拍下他们。但我从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怎么来,又到哪里去,我想,每个磕长头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或悲或喜,只有朝圣的心是一致的,他们都向往一个共同的天国。 在八廓街最神圣的还不是转经,而是前往大昭寺朝拜。大昭寺是八廓街的心脏,是八廓街的灵魂,皆因寺里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等身像很有故事:大昭寺初建时,供奉的是赤尊公主带来的八岁等身像,那时文成公主与她从大唐带来的十二岁等身像都在小昭寺。到了金城公主时期,因小昭寺动乱,金城公主为了保护娘家的宝贝,特意将小昭寺十二岁等身像与大昭寺八岁等身像调了位置,从此八岁等身像就到了小昭寺,而十二岁等身像就安放在了大昭寺,成了大昭寺的镇寺之宝,被万众敬仰,信徒们见像如见佛陀。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